寧尚成
(四川省梓潼縣農業(yè)局,四川 梓潼 621000)
1.1 修補好育雛室,避免賊風侵入,杜絕老鼠或其他鳥類進入。檢修電路和供熱設備。育雛室入口設緩沖室,門口安裝保溫門簾,屋頂設排氣孔,墻頭安裝換氣扇。
1.2 準備好足夠數量的水桶、料桶等設備用具,將料桶、飲水器、燈泡、溫濕度計等放到舍外進行徹底清理,料桶、飲水器單獨清洗、消毒,晾干備用。由高到低將屋頂、墻壁、地面、下水道等清洗干凈,用3%熱火堿水噴灑或撒生石灰對地面消毒,晾干備用。
1.3 雞舍晾干后,將所需墊料薄薄平鋪在地上,每100m2需550kg墊料,用2%福爾馬林液噴灑,然后將其堆起,蓋上塑料布,3d后將其攤開。確保墊料干燥無異味。
1.4 把設備和用具搬進雞舍,放置料桶,安裝飲水器。關閉門窗和通風口,噴灑消毒,10h后通風,3h后關閉門窗和通風口,舍溫調到24℃、濕度80%時,進行熏蒸消毒,完成后立即封嚴門窗,36h后打開門窗和通氣孔,充分換氣,消毒期間嚴禁人和動物進入雞舍。
1.5 清除舍外排水溝中的雜物,清掃舍外道路及放養(yǎng)場地,撒生石灰或潑燒堿消毒。
1.6 準備好飼料、消毒藥、抗球蟲藥物、滴瓶、噴霧器和記錄表格。藥物及消毒藥準備3種以上,避免耐藥性。
1.7 育雛室在進雞苗前一天開始升溫,升溫過程中要檢查煙道是否漏氣,防止雞CO中毒或缺氧窒息死亡。外接煙道末端高過屋頂,防止有害氣體再次飄入雞舍,在升溫爐上安裝水盆,以保證舍內濕度。雛雞進舍前一個小時,雞舍空間溫度要達到32℃。仔細觀察溫度計和干濕計,確保相對濕度達70%。
1.8 雛雞進舍前3h,在飲水器中放入涼開水,以確保水溫達到18℃,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或復合多維,并迅速補充營養(yǎng),同時添加預防白痢的藥物。
1.9 雞舍用40W的燈泡,雛雞進舍前將燈泡全部打開。
2.1 雛雞進舍后,盡快清點數字,剔除殘次雞,育雛盒須放在舍外。將雛雞放入育雛室。
2.2 雛雞到達后應立即讓其飲水,第一次飲水加葡萄糖、維生素,第二次加開口藥,并保持雞舍環(huán)境安靜。隨時保證可以喝到清潔飲水,飲水器邊緣始終保持和雞背同一水平,水溫保持在18~21℃,飲水器擺放平穩(wěn),并每天清洗消毒。不要將飲水器中的水灑出,要保持飲水器周圍墊料干燥,以免發(fā)霉結塊。
2.3 雛雞在飲水后3 h即可飼喂。前3 d可將碎粒料均勻撒于料布上,每2 h喂一次,每次飼喂量在雛雞30~40min可采食完為宜,從每只雞0.5g/次開始,逐漸增加,第一次應確保每只雞都能采到水和吃到食。用料布3d后要換為料盤,后換為料桶,夜間4h喂一次。隨時調整料桶,使其邊緣始終與雞的眼睛保持同一水平。飼料添加量不能超過1/3,以確保飼料新鮮可口。隨時清理料盤中的糞便和墊料。喂料間隔3 h一次,每頓料分兩次添喂,日間間隔30min,早晚多喂,中午少喂。
2.4 雛雞前3d應全天光照。為了讓雛雞熟悉周圍環(huán)境并學會飲水、采食,需較強光照刺激,40W/m2用一只燈泡為宜。
2.5 控制好“三度一通”。保證雞舍內溫度均勻,晝夜溫差不大于1.5℃。舍內過于干燥時,可用水盆盛水自然蒸發(fā),達到增濕的目的;濕度過高,則要勤換墊料,并加強通風換氣。
2.6 光照達3d后可定時關閉1~2h燈光。夏季白天采食量較少,故應在夜晚延長光照。第4d應換成25W燈泡至第7d。7日齡后,可將燈泡瓦數調整至15W,并適當減少燈泡數。
2.7 飼料中可添加生物脫霉劑,以減輕霉菌毒素。換料應在5d或更長時間逐步完成。
采食量參照公式:
1~10日齡:1日齡6g,以后每天依次增加4g。
11~20日齡:(日齡數-2)×5
21~30日齡:(日齡數-1)×5
31~40日齡:日齡數×5
40日齡后每1d按200g計算。
2.8 可采取機械式通風換氣,即安裝換氣扇,排出舍內有害氣體,排入新鮮空氣,在通風換氣時,可同時升溫,以避免雞舍溫度突然降低。飼養(yǎng)密度是否合適,取決于雞只在雞舍內的舒適度和雞的最終屠宰體重。寒冷季節(jié)理想的通風方式為橫向通風,橫向通風進風口與排氣口距離較近,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將污染空氣排出舍外。
3.1 雞只在應激狀態(tài)下,對其大劑量使用VC和VE有很好的效果。
3.2 使用藥物時應堅持交叉用藥的原則,避免產生耐藥性。飲水用藥時,應適度斷水,加藥后,應人為驅趕雞群,確保每只雞都能飲到藥水。
3.3 寄生蟲藥物預防:球蟲卵囊對普通消毒藥有極強的抵抗力,3~50日齡時,應用燒堿消毒預防球蟲。60~75日齡應預防線蟲、絳蟲、吸蟲、體表寄生蟲,使用吡喹酮和阿維菌素混合。100~110日齡同60~75日齡。
3.4 其他常見病藥物預防
3.4.1 雞白痢危害4周齡內的雛雞,雛雞感染后死亡率很高。應在飲水中加入恩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等預防,發(fā)病雞加大劑量。
3.4.2 大腸桿菌藥物防治多使用恩諾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等抗菌,大腸桿菌易產生耐藥性,藥物應經常更換使用。
4.1 免疫時的抗應激措施,適度升溫,爭取舍溫在25~30℃范圍內;免疫前一天、后兩天飼料中添加VC和VE,也可添加多維和微量元素;保持雞群安靜,盡量減少其它應激。
4.2 用飲水免疫前,夏季斷水2h,其他季節(jié)斷水3h(斷水時間還要根據雞群規(guī)模、環(huán)境條件特別是舍溫綜合考慮)。疫苗放入雞舍后,趕動雞群,保證疫苗在45min內全部被飲完,10~15min后,立即供給雞群清潔用水。
4.3 所有疫苗均應在配制2h內使用完,在雞舍內不超過45min。
4.4 不能用金屬器具飲水,器具使用前須用清水沖洗干凈,供給足夠數量的飲水,以確保免疫效果。
4.5 免疫時間應選在氣溫舒適的時間段,如夏季選在早晨或傍晚,冬季選在中午,避免熱應激或冷應激。免疫前后3d內不使用消毒藥。
4.6 滴眼免疫時,必須看到雞眨眼,并且看不到疫苗顏色,防止疫苗外流。
準備3種以上的消毒藥,既要有酸性的也要有堿性的,交替使用,每3 d消毒一次。及時清糞,食槽不得存有霉變飼料,水槽要及時擦洗,堅持帶雞消毒。在雞舍門口建消毒池,池內鋪墊麻布,用消毒劑浸濕麻布。
雞舍消毒分4步,第一步:清掃雞糞、污物、灰塵等。第二步:沖刷設備、地面。第三步:用2%火堿、含碘消毒藥等消毒。第四步:熏蒸,煙霧無處不到,消毒更徹底。
對放養(yǎng)雞場地進行檢查,查看圍欄是否有漏洞,如有漏洞應及時修補,減少鼠害、蛇等天敵的侵襲,在放養(yǎng)前滅鼠,但應注意使用的藥物,以免毒死雞只。準備食槽、飼料和飲水器。
要在雛雞30日齡,白天氣溫不低于15℃時開始放養(yǎng),氣溫低的季節(jié),40日齡至50日齡開始放養(yǎng)。放養(yǎng)時間根據雞對放養(yǎng)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逐漸延長。
對擬放養(yǎng)的雞群進行篩選,淘汰病弱、殘疾等個體。
雛雞在育雛期即進行調教訓練,放養(yǎng)開始時強化調教訓練。
放養(yǎng)場地應采用全進全出制。
放養(yǎng)雞活動空間大,必須在雞活動范圍內保證充足、衛(wèi)生的水源供給,尤其是夏季。在冬天飲水要進行防凍處理。
放養(yǎng)早期應用營養(yǎng)全面的飼料,以保障雞群的健康生長。喂料應定時定量,以增強雞的條件反射,夏秋季可以少喂,春冬季可多喂。
放養(yǎng)后期可在配合飼料基礎上搭配使用能量飼料。5~8周齡使用中雞全價配合飼料;9~14周齡使用大雞全價配合飼料加20%能量飼料;15周齡至上市使用大雞全價配合飼料加40%能量飼料。飼料存放時間不超過15d,嚴禁飼喂發(fā)霉、變質和被污染的飼料。
放養(yǎng)時要防止雞到處亂竄,以免采食到噴過殺蟲藥的果葉和被污染的青草等,常備解磷定、阿托品等解毒藥物,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