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甲
為紀念侯寶林先生誕辰百年,我滿懷崇敬感激情腸,謹以小文講述我的切身感受和先生言傳身教對我從藝生涯的深刻影響。
作為新中國第一代曲藝人,能夠同相聲大師侯寶林一起工作、生活二十幾年,實乃一大幸事。我忘不了在隨侯老深入基層生活創(chuàng)作時所受到的感動和教益。1964年到1966年春,我們先后到遼寧新民紅旗車站、大連老虎屯先進車組,京郊房山傅合大隊、學大寨典型南韓繼,河北省勞模吳春山所在崗上大隊,上海自行車三廠等處鍛煉思想、體驗生活。在此百余天里,侯老時有感慨,別具見解。像傅合大隊地處高山頂端,缺糧少菜水井在山下,挑挑兒水上下要跑好幾里地。那次到傅合生活的還有張英政委和郭全寶、孫書筠、趙玉明、鐘德海、馬連登等十人,而每人清晨洗漱只能用半茶缸水。侯老講:“條件是苦,可咱不能叫苦。當初我進說唱團,看重的是廣播這個‘大喇叭,用它發(fā)展相聲,得抓創(chuàng)作吧?毛主席說‘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琢磨出苦中尋樂的門道,能用相聲反映當今艱苦奮斗的精神,那才叫創(chuàng)作出新呢!”(侯老常以“為民求樂”揮毫抒懷,同其多年理想分不開)出人意外地,頭天進村老支書就來找侯老求情,他說:“社員見你們來殺了頭羊,張政委說演員都必須和群眾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吃了是讓大家犯紀律。其實,誰來社員們都搶著殺羊,就圖落倆錢兒給孩子瞧個病買點藥什么的??裳驓⒘瞬怀浴??”侯老答應:“吃!”他找政委出主意:“咱一天仨倆地輪戶吃派飯,把肉分各家去,咱掏錢請社員吃,肉上桌也別讓,往他們碗里夾就是了—— 我看這‘三同算給搞活啦!”
上述實例,同行者多已謝世,而88歲的玉明大姐依然健在,她想必記憶猶新。進而言之,1972年起再度隨侯老深入生活創(chuàng)作,奔走八方,曾二下開灤礦務局采訪勞模吳旭芝的事跡,于唐山、林西、趙各莊等礦跟班勞動,共計46天;1974年10月末,專程為侯寶林創(chuàng)作選素材,我同蔡興林、郭全寶、許多(曲藝作家)五人去煙臺,招遠、海陽、石島、黃縣等鄉(xiāng)鎮(zhèn)走訪,歷時近50天;1976年,年近花甲的侯寶林先生為調(diào)姜昆答謝黑龍江農(nóng)墾總局,去北大荒“兵團”舉辦曲藝訓練班,借機赴珍寶島訪問邊防戰(zhàn)士和養(yǎng)鹿場職工,并與郭全寶先生在廣場用卡車拼臺、冰天雪地中為群眾演出,給成千上萬知青留下難忘的記憶……
在上述經(jīng)歷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侯老敬重關(guān)愛他人的品行。例如:采訪吳旭芝時,他對我說:“早上吳師傅老伴兒來吵了一頓,咱到他家去說合說合……”原來吳師傅十年如一日,沒請過一天假、沒遲到過一分鐘,心都在出煤上了,家務事全推給老婆兒子,于是鬧起矛盾。在回來路上侯老拿定主張:“故事性很強,不過用正理反說的手法寫相聲不新鮮了,不如你根據(jù)‘真材實料編段快書?!贝撕螅嗣袢請罂龅哪瞧短锎髬鸶鏍睢肪褪窃诤罾现笇碌淖髌?。再有,我們在招遠寫“民主理財”的相聲,晚間參加社員討論大會,侯老棉衣棉帽捂得挺嚴,躲到人群后邊聽發(fā)言。他怕讓人發(fā)現(xiàn)就把人家會議給攪了。在海陽更是趣事不斷??h招待所樓里沒衛(wèi)生間,院里靠墻有一排公廁。一早縣領導來看望侯老,人不在,許多說侯先生打掃廁所去了。領導們不解,派秘書找回侯老,大家全愣住了,只見這位大師身著褪色藍布的棉大衣,腳穿一雙舊棉膠鞋,手里還有把鐵鉤子……幾位領導驚訝、尷尬、茫然之際,侯老忙解釋說:“在干校勞動鍛煉習慣了,起來不找點活兒干,身上老覺著別扭?!币晃活I導感動地說:“人所皆知的大藝術(shù)家生活作風這么樸實,讓我們太受教育了。招待所的工作要改進,還有劇團年輕的演員,不能有點成績就翹尾巴,我們都應當向侯大師學習學習?!蓖砩虾罾虾臀覀儙兹苏f:“今天的事怨我不慎,人家所長忙前跑后落頓批評,還叫劇團演員向我學習,都掃廁所去是怎么的?看來這冤假錯案哪兒都可能發(fā)生啊!”一次,我們到大辛家公社聽取全國民兵英雄于化虎、趙守福講抗日戰(zhàn)績(于化虎系電影《地雷戰(zhàn)》民兵連長趙虎的原型),其中一位幾年前活捉臺灣空投特務的英雄,話語激昂,只是膠東口音濃重、加上牙齒出了毛病,講了半晌聽不懂幾句。我們有的坐不住了,只有侯老聚精會神含笑聽著。會后他講:“我真擔心你們有人‘笑場,對國家功臣我們不可有半點失敬,說實在的,我站他們旁邊照張相都覺著光榮?!绷硗膺€有件糟心的事:我們外出乘坐的小吉普,連車帶司機都是煙臺文化局向外單位借用的,司機剛結(jié)婚派出援外,期滿歸來沒等回家又被分配為侯寶林等人開車,而且圍繞八大縣市轉(zhuǎn)悠比較辛苦。這小伙子憋氣窩火一路噘著嘴沒話。侯老在副駕駛位上,想哄他高興遞過一只香煙,其回應是:“少來這套!”我們采訪或座談,司機呆車里蒙著頭生悶氣。一次侯老將一盤會間招待的花生親自送到車里,不料被倔犟的司機給打翻在地。負責接待的文化局干部詹仁忠難以忍受欲向局領導匯報換司機,我等也很氣憤,侯老卻不同意,他講:“小伙子挺不容易,援外回來又被抓了公差,想家愣不讓回去,心里能痛快嗎!再說山東人脾氣直不會藏著掖著,咱要理解他。你一匯報,輕者他挨批評,重點恐怕連援外那八個月也前功盡棄了。我說都對他熱情近乎點,等完成任務,給鑒定書寫好點,向單位致謝再多表揚他,不然咱于心不忍呀……”
誠然,侯寶林先生對相聲的發(fā)展與貢獻是全方位的,以上只是多年同先生在生產(chǎn)一線學習生活的一些小事,但足以表明侯老一向堅持“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生活中去,到群眾中去”的理念和追求。而這些年我能夠堅持創(chuàng)作,亦同侯老的直接引領密切相關(guān)。
緬懷大師所設話題,是由時下大背景而引發(fā)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識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文藝工作者第一要務。近幾年來,曲藝人奮力前行,在曲藝創(chuàng)作、傳播力度等方面取得進展。未來我們更應當將新時代的新思想、新論斷、新目標呈現(xiàn)于工作之中,并傳承侯寶林先生“視人民為父母,視藝術(shù)為生命,視生活為事業(yè)發(fā)展根本動力”的崇高精神。我深信,偉大的新時代是曲藝人彰顯才情的時代,我們會將更多富有時代生活色彩的佳作奉獻給廣大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