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雨
有這么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19世紀(jì)的美國,當(dāng)時的廢奴運(yùn)動領(lǐng)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還只是個小黑奴的時候,他的女主人開始教他閱讀。而他的男主人對此卻非常生氣,朝女主人咆哮道:“你這個笨女人,要是你教會了他閱讀,那就留不住他了,他就不可能給我們當(dāng)奴隸啦!”這句話似一聲晴天霹靂深深震撼了道格拉斯幼小的心靈,觸動了他沉睡已久的自由的神經(jīng),于是他產(chǎn)生了一個深刻的認(rèn)識:原來,閱讀是從奴隸到自由的通道。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边@個枷鎖可能是身體的不適、物質(zhì)的短缺、精神的迷惘,也有可能是命運(yùn)的無常、環(huán)境的冷漠、制度的不合理……作為個體的我們,如果要掙脫人生的枷鎖,閱讀無疑是一條十分有效的路徑。
帕斯卡爾曾說:“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人類掙脫自然屬性奴役的重要方式,便是對書籍的閱讀。
小王子說:“使沙漠變得如此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隱藏著一口水井?!鄙衬械乃强床灰姷?,可正是對看不見的東西的夢想驅(qū)使我們?nèi)ふ?、去追求,去探索,在看得見的事物里發(fā)現(xiàn)隱秘的意義,從而覺得我們周遭的世界無比美麗。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如果我小時候沒有聽過童話故事,沒有讀過《一千零一夜》和《魯濱遜漂流記》,那么遠(yuǎn)處的河岸和對岸遼闊的田野就不會讓我如此感動,世界對我而言就不會如此充滿魅力?!庇娙搜┤R也曾說過:“閱讀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存在,使我們成為一個新世界的居民。”的確,一個閱讀的人和一個不閱讀的人,他們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一個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個是荒涼寂寥、凄冷苦澀。一輪明月當(dāng)空,不閱讀的人會說這多像武大郎店里的燒餅啊,壓根兒不會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情;面對無邊無際的大海,不閱讀的人只會吼道“大海啊,你怎么這么大啊”,絕不會想到安徒生筆下海的女兒,普希金筆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倍喿x的價值就在于此,它能讓我們擺脫思維的狹隘、語言的貧乏、想象力不足的奴役,從而通向一片思想自由馳騁的天地。
余秋雨先生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shù)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xiàn)給你?!毕胂胛覀兠恳粋€個體,區(qū)區(qū)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jīng)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chǎn)生,至少有一半要?dú)w功于閱讀。閱讀雖不能改變我們?nèi)松拈L度,但可以改變我們?nèi)松膶挾群秃穸?。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對于生命有限的渺小的你我來說,這是一件多么自由而幸福的事!
閱讀,不會讓我們一夜暴富,也不能讓我們成績的提升立竿見影,然而,閱讀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思考、邏輯、談吐、與人共事,在解決問題時給我們提供多元的視角,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的人,最終能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復(fù)雜性,從而掙脫人性、思維各方面的奴役,在天地間大寫一個“人”字。
責(zé)任編輯 廖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