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V變異毒株引起腹瀉自2010年末開始,我國豬場陸續(xù)暴發(fā)了由PEDV變異毒株引起的以新生仔豬嚴重嘔吐、水樣腹瀉和高病死率為主要特征的“頑固性腹瀉”疫情。根據筆者的經驗,將PEDV變異毒株引起初生仔豬7日齡內嚴重腹瀉的防控建議總結為賈氏四步法,現簡要介紹如下。
其它豬的影響較小或是治療較為容易,一般措施是控料、控水和控制繼發(fā)感染。對于7日齡以上的小豬加強護理也可以提高成活率。但對于初生2~7日齡內的小豬腹瀉卻是致命的,存在以下防控難度。
1.由于初生小豬太小,抵抗力太差,治療效果不理想(這在大多豬場都證明了)。
2.小豬太小,不利于護理;同時一個人需要照顧很多小豬,護理上難度很大;第三,護理過程中消毒不嚴,可能會通過護理過程傳播病毒。
3.7~8月配種,天氣太熱導致返情高,母豬累積到9~10月配種,集中在12~2月間產仔,這時天氣冷,同時產房周轉不過來,管理一下子很混亂,生物安全沒有做到位。同時集中產仔,傳播范圍廣,死亡率高,損失很大。
4.眾所周知流行性腹瀉病毒生存和傳播能力很強。如:可在肥料中生存28 d;雖然消毒有一定效果,但也需要加熱;病毒可以在空氣中橫向傳播達三英里;在辦公室可以測到病原等等,這些都加大了阻止其傳播和防控的難度。
5.引起小豬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如豬瘟、偽狂、霉菌毒素中毒、圓環(huán)、黃痢、低溫等。這些也有可能單獨發(fā)生或混合發(fā)生,更加使防控難度加大?,F在據說又有新的病毒出現。
提高母豬源抗體水平;加強封群和消毒;加強母仔護理;控制繼發(fā)感染及對癥治療。
1.提高母源抗體水平。我們都知道初生小豬太小護理治療效果都很差,所以母源抗體很重要。小豬只有在3 d內吃足母豬初乳,吸收的母源抗體足夠多,小豬成活率才高。
產生母源抗體的方法有三個,疫苗、返飼和自家苗。一般首選商品疫苗,雖然傳統(tǒng)的商品疫苗效果不佳。不過目前也有公司已將變異的PED做成了疫苗。雖然很多專家都反對返飼,但筆者自已使用效果還不錯,同時美國有的豬場使用返飼卻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給了我們很好的證明。只要用得好,效果不會差。
自家苗有條件也可以使用。對于疫苗、返飼和自家苗使用后,有的效果不一定好,估計和接種時間、型號、劑量、制作方法、采樣部位等有關,當然也和其它的管理或疾病有關。
母豬飼喂卵黃抗體也可以產生母源抗體。提高母源抗體的其它方法有:母豬正確攻胎,產仔時縮短產仔時間,產仔時消炎,產后中藥催乳及使用提高豬的抵抗力的藥物(如飼料中添加葡萄糖、多維,紅糖、黃芪等)。
在生產當中須注意,當母乳帶毒會加劇腹瀉。對策是對母乳和臍帶血進行檢測,確定是否有偽狂、藍耳、豬瘟、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等。同時測抗體,根據檢測結果接種其它相應的疫苗及采取相應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會加劇腹瀉,建議添加脫霉劑或是選擇更好的飼料原料。
2.加強封群和消毒。由于流行性腹瀉病毒生存和傳播能力很強,所以封群和消毒尤為重要。封群就是通過封閉群體和豬舍小單元,盡可能的阻止病原在豬群或豬舍小單元之間相互傳播。筆者認為嚴格的封群可以減少、延緩、阻止腹瀉的進程,減少損失和防止人為傳播。封群包括小單元封群和豬場封閉。
小單元封群就是待產母豬進入產房后,將產房全部封閉。員工不能輕易進入,如果有需要進入,則需嚴格的換衣換鞋。同時空氣和排污都需好好處理,相互間不能接觸。在冬季由于保溫的需要,剛好有利于封閉的要求。豬場的封群除了封場之外,必須嚴格控制人員的進出及消毒;賣豬車及賣豬臺的清洗和消毒。
消毒是及時減少和消除環(huán)境中的病原。包括豬舍內、豬場內、空欄之后的消毒和母豬進入產房的消毒。
豬舍內消毒:帶豬消毒建議利用干粉消毒,保持豬舍內的干燥。豬舍走道可以用干的石灰消毒。產床上消毒可以撒干粉。母豬排糞后及時撒干粉,及時減少病原。
豬場內消毒主要是豬場內的走道消毒可以用消毒液噴灑。
產房空欄之后的消毒可以采用“一掃二泡三沖四消五燒六熏七空消毒流程”, 一是打掃整理干凈;二是用去污水進行浸泡;三是用水徹底沖洗干凈;四是用消毒藥水噴灑;五是用火燒消毒;六是對產房進行熏蒸消毒;七是空欄干燥7 d才能進豬。
門衛(wèi)的消毒和豬舍門口的消毒,必須重視換衣換鞋和洗手。
母豬進產房前用熱消毒水對母豬體表進入全面的清洗消毒(要注意防感冒)。
3.加強護理??梢园汛a母豬轉到其它遠離的豬舍產仔,達到遠離疫源、減少感染的目的。保溫有利于小豬的成活。產后一周內豬舍溫度必須維持在26℃左右。產后一周保溫箱內控制在32℃~34℃左右,以后每周下降2℃。同時須讓豬有進保溫箱的習慣。
母豬擠初乳給偏弱的小豬吃??梢詫⒛肛i的初乳收集起來,讓體弱的仔豬多吃初乳,達到多吸收母源抗體的目的。
一般初生小豬3 d開始喝水,因此須將水燒開后冷卻到35℃后讓小豬飲用。
小豬吃初乳前須用熱消毒水清洗抹干乳房,擠去前面幾滴濁乳汁,再讓小豬吃初乳。
在產房的所有操作須嚴格執(zhí)行消毒觀念,防止操作過程中通過手、鞋子、衣服等傳播病毒。一般流行的高發(fā)期不建議接產和用手直接接觸,后期可以精細接產,但須注意手及衣服鞋他等消毒,以防通過接產過程感染。
4.控制繼發(fā)感染及有條件可以對癥治療。
這一步對于3 d以內的初生小豬好象效果不明顯,但對于后期的感染和5~7日齡以上的小豬還是有用的??梢钥紤]如用干擾素、延緩腸道應激和腸道運動藥、阻止腸液滲出藥、減輕應激藥、減輕炎癥等的藥物。也可以用中藥等。這些都可以減緩癥狀,提高成活率。
總之,初生小豬腹瀉,原因一般很復雜,控制起來難度也很大。在現場中小一點的豬場會恢復得快一點,大豬場卻由于場內循環(huán)而復雜恢復很慢。但一般按以上的原則進行處理,可以力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得到控制。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