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喬根·蘭德斯 著 秦雪征 譚靜 葉碩 譯
從我對世界到2052年的發(fā)展預測來看,全球未來前景的確可以用“黯淡”來形容。但是,未來并不會是災難性的。
首先,在我的預測中,包括了大量的窮困人口。因此,盡管屆時世界人口遠遠少于許多人的擔憂,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以我的標準來看,仍然有大約三十億人的物質生活條件不盡如人意。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住房、醫(yī)療服務和安全保障。在未來40年間,社會將采取一些行動;但是,這些努力并不足以在2052年就徹底解決貧困問題。
第二,對大約十億正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而言,我的預測還帶來了壞消息。對富裕國家的普通人而言,在未來漫長的40年間,他們的工資不會有任何實際的增長。人均年消費水平(以通貨膨脹率調整之后的美元計算)將保持不變,甚至出現下降。原因就是,富裕國家必須使用更多的經濟資源,以解決未來40年間接踵而至的現代問題。富裕國家還必須構建更為清潔,同時也更昂貴的能源體系,投資建造高能效的住宅、汽車和工廠,并抵御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性影響。富裕國家必須修復極端天氣帶來的破壞,并支持相關研發(fā)工作,找到稀缺、高價能源的替代品。
富裕國家需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如果這些國家希望世界一直能夠適宜人類居住,就需要花費巨額成本:它們不僅需要為自己投資,還需要為貧窮國家投資。至少,富裕國家必須為貧困的副作用買單,因為這些副作用會直接影響富裕國家人民的福祉——例如,富裕國家必須解決貧窮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后者不會將解決此類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同時,我認為貧窮國家有理由拒絕為氣候問題買單。目前,大氣中有7700億噸二氧化碳是人類排放的,其中大部分來自富裕國家。
到2052年,世界人口中的大多數——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相對安全的)大城市之外的人——其生活環(huán)境將更為惡化,受到干旱、洪澇、蟲害、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喪失、風暴等自然災害的破壞。
作者:喬根·蘭德斯
更糟糕的是,在21世紀后半葉,自我強化的氣候變化將會出現,影響到每一個人,無論貧富、南北、是否接受過教育。最終,較為富裕的人們很可能行動起來,試圖解決問題。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也會有明智的領導人加入這一行列,促成行動的實現。但是,大多數人不會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動。他們正在努力工作,填飽肚子。
因此,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實際上,這包括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為了阻止我的預測結果發(fā)生,社會能夠做些什么?為了在我預測下的世界中生活得更好,你能夠做些什么?第一個問題需要國際性的社會行動。社會應該做些什么?答案人盡皆知。一些委員會和機構也早就重復過無數次了。第二個問題則在你的掌控之中——和其他人選擇做什么無關。
你應該盡量避免我做出的預測,還是做好準備迎接預測中的未來?答案是,兩個都要。你應該努力改變未來,同時也要開始找到那些你可以加以改變的事情。它們能夠幫助你在未來世界中生活得更愜意。而未來世界并不會一致行動,而是會眼睜睜地看著貧困問題頑固存在,氣候變化逐漸加深。
說了這么多,一起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1.關注滿意度而不是收入
記住,生活滿意度才是你最重要的目標。問問自己:什么是真正能讓你高興的?什么是真正讓你對生活感到滿意的?你更希望處在哪種狀態(tài)中?換言之,你希望未來40年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或者說,如果你活不到40年之后,你希望自己在垂垂老矣時,能夠對自己說些什么呢?
對那些真的只想要多賺錢的人而言,問題的答案都再簡單不過了。賺錢是一個簡單而實際的目標,可以使生活滿意度逐漸提高。但前提是,你認為經濟優(yōu)越是唯一的目標。如果你還在意自己賺錢的方式,或者在你拼命賺錢時配偶離開了你,或者你的孩子或朋友并不贊成你的目標等等,那么情況就會變得糟糕。
通過這種(私密的)詢問,大多數曾經宣稱自己只關心賺錢的人,都改變了原先的目標。通常,人們仍然堅持要賺更多的錢,但是增加了一些附加條件。例如,不從事集束炸彈的生意,不要因為總是在辦公室(或是使用智能手機),而眼睜睜地看著第三任丈夫/妻子離去。
在理解收入并不是答案的全部之后,我們就向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我們因此意識到,即便無法增加收入,也可以提高福祉。許多人選擇的職業(yè)并不能帶來最多的收入,卻能夠提供其他生活樂趣。滿意度就是為你所信仰的東西工作,并取得一些成就。
2.不要喜歡某些最終會消失的東西
從我的實證經驗來看,人們最終喜歡做的事,就是他們經常做的事。那些總是玩牌的人,就喜歡玩牌。那些總是滑雪的人,就喜歡滑雪。好處是逆命題也成立:如果你希望在老年的時候喜歡玩牌,那么你可以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玩牌,并一直保持這個習慣;如果你希望在年紀漸長的時候進行慢跑,那么你最好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這么做。在堅持大約十年之后,你就會發(fā)現慢跑給你的身體帶來的好處。
那么,這和全球未來有什么關系呢?你有能力影響自己的未來喜好,因此你應該從現在開始,選擇那些能夠適應未來變化的喜好。正如你從預測中看到的,未來生活將和現在截然不同。如果你現在不采取行動,那么你的喜好就會被生活所限制。結果就是,你可能發(fā)現未來并不盡如人意。
讓我舉個例子吧。未來將是現代化的,而且人口稠密,空間密度很高。大多數人將居住在超級大城市里,居住在某棟摩天大樓中的一間公寓里。我想說的很簡單:如果她一直住在公寓里,那么她就會喜歡住在公寓里。因此,我的建議是:不要愛上郊區(qū)生活。提醒自己,住在郊區(qū)需要定期給草坪除草、備受蚊蟲困擾,還得修理房頂,疏通下水道,忍受漫長乏味的旅程,去城里上班、泡吧或是購物。你得學著喜歡上公寓生活。
3.投資奇妙的電子娛樂設備,并學著喜歡上它們
你即便不是幻想家,也可以看到,電子娛樂——正在通過網絡或無線設備進入你的家庭——將在未來幾十年里發(fā)生巨大的變化?,F在,人們已經可以通過電視機或計算機,去之前只有勇者才能抵達的地方旅游。
而且,你還可以親身體驗到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你可以通過屏幕,看到、聽到埃及法老的聲音或者諾曼底戰(zhàn)役的情況。你也可以通過相同的方法,來攀登珠穆朗瑪峰。這些數字體驗是如此真實,幾乎可以替代實體感受。
當人們可以待在家里,動動手指就能看到各種栩栩如生的景點時,是否還有人會愿意忍受長時間的飛行,只是為了暴曬在烈日之下,在一大群游客中尋找空隙,以親眼看看真實的風景名勝。我想,愿意待在家里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么做更簡單,也更便宜。我同意,仍然有許多人愿意花一些時間,探訪罕見的、環(huán)境脆弱的地方。數十億個家庭娛樂中心,也會對電力供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負擔。但是,比起每個人都真的去旅游,虛擬旅游的生態(tài)足跡更小,更能使動物過上平靜的生活。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我并不是很喜歡電子通信手段,我還是更喜歡面對面的談話。但是我知道,這只是個人喜好罷了。正如你已經了解到的,我認為喜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的孩子就很樂意在社交媒體上,通過短信和圖像的方式交談。他們選擇了網絡交流,而不是我喜歡的電話方式;而我的祖父也不喜歡電話,認為打電話不夠尊重別人。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討論,他更期待人們能夠親自到訪。
因此我的建議是,你應該購買相關的硬件和軟件,以便在家享受一個美妙的虛擬夜晚。如果你能夠每天使用這些設備,十年之后你會更喜歡它們。在你積極地改變喜好的過程中,虛擬世界的發(fā)展也能大大超過你的想象范圍。
4.不要教你的孩子去熱愛野生生活
5.如果你喜歡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那么現在就去欣賞
人類生態(tài)足跡正在不斷增長。現在我們使用的生態(tài)服務,是地球承載力的1.4倍。到2052年,我們需要的會更多。只要我們的使用量大于生產量,那么全球儲備就在不斷消耗之中。就人均而言,目前尚未使用的土地量只有1970年的一半,到2052年,這一數字會再減半。在70年的時間里,我們就會失去全部尚未使用土地的四分之三。
當然人們還會繼續(xù)努力,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點區(qū)域——如東非大草原、喀麥隆的原始熱帶雨林、婆羅洲中心多山地區(qū)、大堡礁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稀有生命等等——但是,即便是自然公園,也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由于海水溫度上升,珊瑚礁的褪色速度將越來越快,失去往日的光彩。由于冬季氣溫過高,無法殺死病蟲,針葉林將受到樹皮甲蟲的摧殘。氣候變化所到之處,自然公園內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都會受到波及。
因此,如果你還想親眼見證偉大的生物多樣性,那么現在就行動起來吧。如果你已經同意我的第二條建議,而且更喜歡虛擬旅游,那么就不必著急。大多數生物多樣性的美景,已經通過電子設備得以記錄——而且極為詳盡。但是,親身感受散落的美麗以及未經打擾的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和諧,是截然不同的經歷。所以,現在就去看看吧;你很快就看不到了。
6.在世界奇觀被人群毀壞之前,去參觀一下吧
人類文化多樣性消失的速度,似乎比生物多樣性更快。文化多樣性的減少,是由于全球化的作用,但是其本質卻是過去50年間通信強度的爆炸性增長。在大多數人類到訪的地方,文化已經越來越相似,越來越沒有樂趣可言。
盡管許多真正的瑰寶已經消失了,但是過去的文化,有一部分仍然被保存在博物館中。俄羅斯的冬宮、法國的凡爾賽宮和中國的故宮都象征著過去幾百年來地球上存在的極度不公平現象,發(fā)人深省。它們都是值得造訪的景點。問題是,在這些景點以及其他如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吳哥窟中都擠滿了前來參觀的游客。即便是現在,如果你希望不排隊就參觀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珍寶,就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門票。如果你不想這么做,那就等到中國中產階級人數超過5億的時候吧。屆時,中國游客的數量將是美國和日本游客數量的總和。這種情況在短短幾十年之內就會出現。一些文化可能不會被同化,但是由于參觀人數過多,接近這些文化就變得更為困難。
文化面臨的威脅不僅來自擁擠的游客,還來自社會動蕩的加劇。由于本地騷亂,一些景點會面臨破壞,甚至徹底消失——就像阿富汗內戰(zhàn)中被摧毀的巴米揚大佛一樣——或者難以靠近——就像在敘利亞內戰(zhàn)中變得完全無法接近的佩特拉石城。
這些趨勢都會繼續(xù)下去,我的結論是什么?在你還可以去參觀這些景點的時候,就去吧。不要讓那些有限的障礙——例如恐怖主義威脅、提早預訂或者像馬車一樣不舒服的座位——阻擋你的腳步。到2052年,一切都太晚了。到那個時候,文化世界將更趨扁平化,而博物館里更是人頭攢動。
7.生活在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小的地方
8.搬到一個有決策力的國家
想要做出一個理智的、基于事實的、具有前瞻性的決定,決定未來居住的地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許多未知的因素影響了決定——我們知道的未知因素以及不知道的未知因素,都會造成影響。所以,你居住的國家,應該有能力發(fā)現正在出現的問題,并采取行動解決問題。
大多數工業(yè)化和新興經濟體都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如果政府決定要使用這種力量,就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如果人們可以就行動達成一致,就可以投入足夠的人力和資本,解決任何問題。只有那些理論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無需成本的能源——或者幾代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使兩種信徒眾多的宗教和諧共存——才是例外。幸運的是,阻礙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世界的障礙,大多不屬于上述兩類。這些障礙都是可以消除的,只要人們有解決的方法。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人們普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使用經濟手段來實行這些方法。
例如,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解決方法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數社會都無法取得一致意見,人們不愿意做出短期的犧牲,某些利益小集團也會強烈反對解決方法,因為它們會失去特權。
通常,人們只會在危機爆發(fā)之后,而不是危機爆發(fā)前,采取行動。在河水漫過堤壩之后,人們更容易達成一致意見,修建更高的堤壩;而在水面上升仍是理論預測時,就很難使人們同意新建堤壩。
因此,我建議你選擇一個有決策力的國家,能夠在未來幾十年采取積極的行動。這個國家必須有能力說服民眾,使民眾選擇少有人走的道路。中國自然是有能力做出前瞻性的行動的。美國目前的行動能力令人擔憂。但是,你還有其他的選擇。德國一直在通過民主手段,推廣昂貴的可再生能源體系,盡管其煤炭儲量豐富,而且一直能夠從三個互相競爭的供應國(挪威、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穩(wěn)定地進口天然氣。德國議會甚至通過抬高電力價格的手段,成功迫使消費者為可再生能源買單。
9.了解會威脅生活質量的不可持續(xù)因素
一旦你決定了居住的地點(我想你可能還是會選擇待在原來的地方,因為我們都受到安土重遷的思想影響),我建議,你應該列出未來10年或20年間該地區(qū)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實體威脅(不正常天氣、移民潮、電力管制)以及非實體威脅(稅負增加、新法案、文化削弱)。
另一個方法是,首先寫出你認為重要的東西(在某個行業(yè)工作、通勤時間短、學校質量高、環(huán)境安全、有醫(yī)療服務),然后針對每一項都提出這個問題:按目前的趨勢,這種服務/設施能夠持續(xù)多久?能夠持續(xù)10年或者15年嗎?舉個例子。假設你認為自己的福祉(至少部分)依賴于低退休年齡,那么我建議,你應該認真地考慮,從所有老齡化工業(yè)國家搬離。因為在富裕國家中,解決老年人口過多的唯一有效、顯而易見、容易得到議會通過的方法,就是提高退休年齡。如果你希望能夠依靠自己的積蓄生活下去,那么一定要給資金找個安全的避風港,以免在氣候惡化、社會緊張加劇時,造成資金損失。
在你寫完了所有對福祉的威脅之后,這張單子有兩個作用。它可以幫助你適應變化——從老齡化的國家搬走,或者建立自己“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養(yǎng)老金基金。第二個作用,就是使你采取更現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他們更能適應未來的生活。
10.如果你無法忍受服務或護理工作,那么就選擇能源效率或可再生能源工作
一旦你決定了居住的地點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威脅,那么是時候考慮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了?;蛘哒f,你已經過了考慮職業(yè)的年齡,那就考慮一下怎樣為兒孫輩提供建議吧。
去接受一些教育吧。它能夠確保你的生活更有意思,可以選擇從事的職業(yè)也更好。你學習的科目并不重要,只要你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如果那個學科的學位并不能確保你找到工作,那么就換一個學科。這總比從零開始要好。和沒有工作比起來,既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有工作,是更為糟糕的處境。
如果你喜歡做個辦公室白領——也就是從事金融、零售、教育、健康或護理行業(yè)——那么未來是屬于你的。如果你不希望成天坐在計算機前、照顧別人,或者真的希望靠雙手做事,那么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行業(yè)對你的吸引力更大。當然,建筑行業(yè)也會充滿吸引力,尤其是在氣候破壞的適應和修復工作中。
11.鼓勵你的孩子學習普通話
12.不再相信“所有的增長都是好事”
13.記住,那些基于化石燃料的資產,突然在某一天將會失去價值
14.投資那些對社會動蕩不敏感的事物
15.做份外之事——以免在未來受到良心上的譴責
一旦你在新居住地,也就是不受氣候影響、治理良好的地方安頓下來,并將養(yǎng)老金投資于未來表現良好的公司,你就應該重新考慮這個問題:未來精神福祉。
你的首要工作應該是做好準備,以便日后能夠回答一個問題,而且答案無懈可擊。這個問題就是:“祖父/父親,在21世紀初,當人們被允許隨意排放溫室氣體時,你做了什么?”
幸運的是,答案非常簡單。你所有要做的事情,就是花時間——最好是在公共層面,至少應該在個人、家庭和社區(qū)范圍內——推廣理性的看法、政策和事件。這意味著你必須捍衛(wèi)事實,那就是貧困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zhàn)的確存在,并支持各種合作解決方法。遺憾的是,在從事這些工作的過程中,你將面臨狂風暴雨般的反對聲。這些聲音來自目光短淺的選民、政治家和所有者。
在公司層面上,公司應該盡其職責,努力消除貧困現象,使氣候處在穩(wěn)定的水平。簡要地說,公司應該繼續(xù)保持增長,同時每年至少將“每單位附加值的碳排放量”減少5%。附加值就是公司對GDP的貢獻。根據傳統(tǒng)的國家核算制度,家庭活動并不能為GDP做出貢獻。因此,家庭活動應該每年減少1.7%的碳排放量。這一目標很容易就能達成。因為到2020年,通過增強住宅隔熱性能、駕駛節(jié)能汽車、減少一半的飛機旅行——將每年兩次、每次一周的假期,改為每年一次、每次兩周——就能做到。
16.在生意上:在當前的不可持續(xù)做法中,尋找潛在的商業(yè)機會
17.在生意上:不要混淆了銷量增長與利潤增長
18.在政治上:如果你希望再次當選,應該只支持能帶來短期利益的行動
19.在政治上:記住,實體限制因素將主導未來發(fā)展
20.在政治上:同意人人都能公平地獲得有限資源,比言論自由更重要
最后,與即將到來的災難共存,并仍然抱有希望
以上就是我能夠提供的全部建議?,F在輪到你了。你得選擇最適合的居住地,使自己的福祉最大化。而且,未來世界的變化并不會遵循一直以來的趨勢。
我同意,未來主要的挑戰(zhàn)來自心理。當你了解到世界正在滑向災難邊緣時,就很難對未來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即便你的個人生活多姿多彩、令人滿意,但了解到人們在系統(tǒng)層面犯下了如此巨大的錯誤,以至于集體未來將被摧毀,也是件揪心的事情。
因此最后我想鼓勵你:不要讓未來可能發(fā)生災難的消息摧毀了你的精神意志。不要讓一個頗為黯淡的未來扼殺了你的希望。希望那些不太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吧!為那些不太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努力工作吧!
你還得記住,即便我們并沒有成功地將世界變得更為美好,未來仍然存在。未來世界仍然將呈現在你面前——盡管它本可以更美麗、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