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陟縣中醫(yī)院(454950)薛柳英
1.1 臨床資料 本次參與研究的是我院62例經醫(yī)生確診的甲狀腺癌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指征,行手術治療?;颊呔鶠?017年9月~2018年2月入住我院,其中男33例,女29例。對照組年齡24~67歲,平均為(38.0±6.0)歲。觀察組年齡25~68歲,平均為(39.0±6.0)歲;通過比較,所有病人的臨床資料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采取臨床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①定時觀察患者基本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中心靜脈壓等。②定期做X線檢測患者的癌灶病變及有無轉移等情況,在患者發(fā)生不良情況時及時處理。③按照檢驗科要求收集患者的血、尿、便等標本并及時送檢。甲狀腺癌患者的穿刺細胞學實驗室檢查對患者癌細胞的狀態(tài)檢測也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④仔細核對患者的藥物使用時間、劑量、次數,指導患者口服及注射藥物。⑤在對患者口腔及皮膚等的護理中,要認真仔細動作柔和,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觀察有無皮膚破損、口腔出血等情況,防止各種管路的脫落、扭曲,定時更換床單被罩保持清潔。⑥鼓勵患者家屬正確對待患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①給每一位患者配置一位責任護士。②責任護士對患者的情緒方面進行護理,甲狀腺癌患者術前必須在床上進行休息,但會產生諸多不良反應(比如活動不便、食欲減退、排尿不利),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此時應積極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積極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甲狀腺癌手術之前需要增強患者的身體素質,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鼓勵患者采用能促進預后的飲食方案,鼓勵食用高蛋白飲食,補充維生素。③應該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術前準備工作并協(xié)助完成。交代術后過程中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設定相關的方法進行改善,并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④要詳細解釋甲狀腺癌的手術原理及過程,使患者充分理解手術并消除疑慮,并協(xié)同家屬送患者到手術室,并給予精神鼓勵,在手術中要安慰患者家屬的情緒,提高家屬對手術的信心并降低其焦慮感。⑤在手術復蘇期間應密切注意呼吸機的效率,觀測患者血中的氧含量,必要時給予面罩吸氧。⑥術后嚴密觀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認真傾聽患者敘述的感受及提出的要求并及時處理或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⑦在患者出院后隨訪患者的恢復情況并給出指導建議。
1.3 觀測指標
1.3.1 患者術前焦慮調查 根據心理學自行設計焦慮評價表,在術前發(fā)放填寫。問卷結果根據評分分為不焦慮、焦慮,非常焦慮。焦慮度=(焦慮+非常焦慮)/總例數×100%。
1.3.2 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應用平穩(wěn)度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兩個指標提示術后恢復情況。方法:統(tǒng)計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天數計算平穩(wěn)度,計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發(fā)生并發(fā)癥人數/總例數×100%,術后恢復情況=平穩(wěn)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20.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兩組資料比較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時,P<0.05。
2.1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度為41.92%,明顯低于對照組64.52%,調查結果有明顯差異,P<0.05。
2.2 觀察組的基本生命體征平穩(wěn)度為80.28%,術后恢復情況69.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8.23%、38.08%。此外,觀察組并發(fā)癥為11.03%,低于對照組的20.15%,調查結果有明顯差異,P<0.05。
甲狀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臨床常規(guī)的護理對甲狀腺癌患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臨床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對于患者的干預有限[1]。綜合護理干預則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患者自身的差異制定相關的護理方法,主要體現在能夠在患者入院的不同階段給予全方位綜合性的護理[2]。能夠對可能引起患者出現不良因素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研究顯示,甲狀腺癌圍手術期患者在經過綜合護理干預的護理方案后,患者的術前焦慮度明顯低于采用臨床普通護理方法干預,術后恢復情況明顯高于臨床普通護理方法。因此,綜合護理干預在甲狀腺癌圍手術期患者中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