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媚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海南 文昌 5713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阻肺,是呼吸內科最常見疾病之一,以持續(xù)氣流受限并呈進行性進展為特征,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咯痰、喘息、勞動力下降等,全中國患病率約為2.9%[1],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且醫(yī)療支出大費用高。本研究利用溫腎健脾納氣法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沙美特羅治療COPD穩(wěn)定期療效較為突出,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入組的120例確診COPD志愿受試患者均來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呼吸內科門診及住院部,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及治療組,均60例,其中對照組予以單純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劑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溫腎健脾納氣法。治療組男33例,女27例,平均病程(10.28±5.46)年,平均年齡(58.32±6.88)歲;對照組男30例,女30例,平均病程(11.05±6.12)年,平均年齡(57.92±7.22)歲,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2]:①有長期吸煙史,或長期接觸粉塵、職業(yè)環(huán)境污染等;②癥狀:慢性咳嗽或咯痰,喘息、勞力性呼吸困難;③胸部X檢查提示肺部過度充氣;④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的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用量肺活量(FEV/FVC)<70%。其中最后一項為診斷必備條件。
1.3排除標準 :①COPD急性發(fā)作期;②有其他臟器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者;③入組前2周有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或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者;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壓或近期有消化性潰瘍、嚴重骨質疏松等病史者。
1.4治療方法
1.4.1基礎治療:①肺功能康復宣教:指導呼吸功能訓練(縮唇呼吸、腹式呼吸方法),3~5次/周,20 min/次。體能耐受者適當進行運動,如快走、慢跑、自由舉等,活動量應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及運動強度(以最大心率的80%為最大運動強度)。②指導患者正確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劑,以使療效最大化。
1.4.2試驗方案:所有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對照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劑(商品名:信必可都保,160 μg/45 μg*60吸,瑞典生產,批準文號H20090773)治療,1吸/次,2次/d。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溫腎健脾納氣法,具體藥物組成:紅參15 g,蛤蚧1對,山藥15 g,熟地黃15 g,山茱萸12 g,川牛膝15 g,茯苓15 g,白術12 g,陳皮12 g,法半夏12 g,紫蘇子15 g,五味子6 g,麥冬15 g,甘草6 g,上方14味,每日一劑,久煎為湯,早晚溫服。
1.5觀察指標及方法:①6 min步行試驗:測定患者最大體能在平直路面上6min步行所能走的最大距離,治療前后均測定2次,取2次中最佳值為最終步行距離,中間間隔20min,不能完成第二次步行試驗者,直接取第一次步行距離數(shù)。步行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變化,不能堅持者可中止或稍作休息。②圣喬治呼吸問卷分數(shù)(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分臨床癥狀積分、活動受限積分以及疾病影響積分三部分,以判斷是否有呼吸困難、活動后喘息、咳嗽,嚴重程度,以及這類癥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問卷內容由患者自行答題,其他任何人員不可提醒或暗示,答題結束后由第三方人員初篩問卷、防止漏答,然后收集匯總并統(tǒng)計分數(shù),登記在冊。
1.6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6分鐘步行距離(m)比較: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步行距離均較治療前增加,療效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圣喬治呼吸問卷分數(shù)對比:兩組治療后較治療前臨床癥狀、活動受限以及疾病影響積分均有所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60318.90±14.28365.88±18.32①②對照組60320.12±13.98334.70±16.48①
注:與治療前相比,①P<0.05;與對照組比較,②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臨床癥狀積分活動受限積分疾病影響積分治療組60治療前19.30±1.489.72±1.2219.16±1.45治療后13.28±0.95①②6.82±0.88①②15.43±1.10①②對照組60治療前19.42±1.529.70±1.3119.24±1.40治療后16.03±1.14①8.02±1.08①17.10±1.24①
注:與治療前相比,①P<0.05;與對照組比較,②P<0.05
COPD患者肺功能持續(xù)進行性下降常導致肺動脈高壓、右心室代償性肥厚、右心衰竭最終導致全心衰竭,患者逐漸喪失勞動力,生命質量和生命安全難以保證,故如何延緩肺功能下降是本病治療的關鍵點,其中如何識別和減少COPD危險因素暴露尤為重要[3]。區(qū)別于COPD急性期積極抗感染治療,穩(wěn)定期治療目標主要是減輕臨床癥狀、提高活動耐量以及改善長期預后。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劑為吸入性激素與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組成的復合制劑,布地奈德可刺激糖皮質激素受體,減輕氣道炎性反應,抑制炎癥細胞活性,福莫特羅可高度選擇性激活β2受體,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以擴張痙攣的支氣管,長期吸入可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減少住院次數(shù)及時間[4]。
本病應歸屬于中醫(yī)“肺脹”、“喘證”等范疇,《靈樞·脹論》中有云:“肺脹者,虛滿而喘咳”,指出其滿、喘、咳的臨床特點。病因而言,多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受損、正氣虧虛有關,同時與痰瘀阻滯、外邪侵襲密不可分,病機往往虛實并見,夾雜而生,其中急性期以邪實為主,穩(wěn)定期則以正虛為先[5]。肺主皮毛,司呼吸,通過鼻竅皮毛與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氣所害,肺臟嬌嫩,邪氣入侵往往導致肺氣不利,肺失宣降導致咳喘;脾為中土,主運化,脾運不健則土不生金,痰涎壅滯氣機,一則礙肺一則礙脾,加重病情;腎為水臟,主納氣,肺臟吸入的清氣依靠腎納氣功能以維持一定的深度,腎氣不足則納氣不夠,出現(xiàn)短氣、喘息、動則尤甚,腎氣虧虛不能供養(yǎng)肺脾,則肺氣失司、脾氣不利,上中二焦清濁混淆,諸證叢生。中醫(yī)中藥療法以及非藥物療法對本病均有良好療效,治療大法基本從肺、脾、腎、痰瘀等四方面論治,在疾病后期尤重視脾腎二臟的調補[6]。本試驗中所選溫腎健脾納氣之法,以參蛤散為基礎方化裁,方中以紅參、蛤蚧為君藥,主大補元氣、納氣平喘,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三味補益腎氣、充養(yǎng)先天,川牛膝、五味子固腎養(yǎng)精,白術、茯苓、陳皮健運中焦、助脾化濕祛痰,共為臣藥,法半夏燥濕化痰,紫蘇子降氣化痰,麥冬補益脾胃之本,共為佐藥,其中紅參、麥冬、五味子又為生脈散之方,可益氣生津,助生肺脾;少量甘草調和諸藥,兼能止咳,為使藥;諸藥合用,達到溫腎健脾,納氣平喘之功效。
本試驗中運用溫腎健脾納氣法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沙美特羅吸入粉劑治療COPD穩(wěn)定期患者,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延長6 min步行距離、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優(yōu)于單純復合吸入粉劑的治療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值得臨床推廣。但本研究時間較短,未觀察到本方治療本病的長期預后及用藥反應,對于是否能緩解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癥狀、縮短住院天數(shù)仍有待進一步試驗論證。
[1] 蘭豐鈴,王勝鋒,曹衛(wèi)華,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新進展[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10):998.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2):67.
[3]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pdated 2013)[S].2013.
[4] 葉 青,張立波,范榮梅,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合噻托溴銨對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4,7(3):290.
[5] 李竹英,田春燕,劉文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中醫(yī)病因病機概述[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1):92.
[6] 李相良,萬文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中醫(yī)藥治療進展[J].世界中醫(yī)藥,2014,9(12):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