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如約來到吳維甲的畫室。眼前的吳維甲,淳樸真誠讓到訪的人頗感親近,藝術的話題便很自然地打開了。他的表述并不太多,對任何一個藝術問題只需寥寥幾句就表達清楚了。但他作畫則堅定有力,靜美幽遠的畫面藏著深厚的現(xiàn)實觀照和文化內涵。
1965年,吳維甲出生在內蒙古赤峰。赤峰,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這里曾是商族、東胡族、匈奴族、烏桓族、鮮卑族、庫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20世紀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龍,更在全國引起轟動,被譽為“華夏第一龍”。由此證明這方熱土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區(qū)一樣,是遠古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人類文明的厚重,使這座城市煥發(fā)著無盡的神秘和魅力。在這里,幼年的吳維甲受母親的影響,走上了藝術之路。
母親喜愛剪紙和畫畫,幼年的他便跟在母親身邊,用樹枝、木棍在地上隨心所欲地開始了藝術的萌芽??吹绞裁淳彤嬍裁?,喜歡什么就畫什么,到上了學便跟隨老師學習了最初的繪畫基本功。
高中畢業(yè)后,吳維甲如愿考入了河北美院。在學校他開始正式的系統(tǒng)學習,如饑似渴地吸納關于繪畫的各方面知識,從基礎訓練到中西畫法,從畫史到畫論,從素描、速寫、靜物寫生、色彩搭配,到水彩、水粉創(chuàng)作,都一絲不茍、認真對待。
努力的學習,奠定了藝術的根基,再加上畢業(yè)后美術專業(yè)的教學,讓他對藝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于是,他師從中央美院的德勒教授開始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以草原風情為主,勾畫人物、動物。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屬于寫實派,比較細膩。他的作品,將真實的現(xiàn)實生活與藝術的想象虛幻完美融合,用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性和隱喻、象征等手法巧妙結合,締造出寂靜、神秘、沉思般的畫面。由于生在草原,有生活、有感情,他畫出來的草原風景別有韻味。就這樣,吳維甲一路走來,他保持著藝術家的敏感,賦予寫實油畫以新的內涵。
那段時間,他進行了大量的油畫風景寫生。在寫生風景時,吳維甲特別喜歡有遠景的畫面,非常重視遠景的刻畫,他說:“寥廓的遠景強烈地吸引我,自己的心也馳騁得更遠。為了讓畫面的視野更深遠,我能站著畫就絕不會坐下,一直畫到目極所至?!彼娘L景畫傾向于色調的觀察方法與傳統(tǒng)的寫實繪畫造型的融合,用寫實的油畫語言敘述特定的情景。面對自然的描繪,自然本身的色彩極其豐富,尤其是因光線、天氣、時間的不同,而產生微妙的變化,把這種變化關系表達出來,才能反映出自然中不斷變化的特有之美。景物的細節(jié)是他所不能忽略的,他常常像處理肖像一般去塑造筆下的景和物,而這種塑造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堅實感,更加雕琢出流暢超然的意境。
吳維甲的油畫作品簡潔明快,意境清新優(yōu)美,仿若一首秋日的抒情詩,帶給我們草原上美好的秋日旋律和節(jié)奏。畫面上高低起伏的草原坡地上,樹木披著黃燦燦的衣裝,矗立在秋風之中,它們唱著秋日的戀歌。同時草地的顏色也變得青黃交接,他通過細致的觀察與極強的表現(xiàn)力,表達著對草原的贊美與嘔歌。他將對草原,對生命的熱愛,全部傾注到他的作品之中,美麗的草原、勤勞的牧民、飛奔的駿馬、雪白的羊群……無不給人以自然的氣息和感人的力量。
在進行了7、8年的油畫創(chuàng)作后,由于當時油畫在當?shù)貨]有多少人欣賞,市場太小,吳維甲便把眼光轉向了國畫創(chuàng)作。油畫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出的對色彩的偏愛,讓他喜歡上了彩墨山水創(chuàng)作。他大量閱讀了彩墨畫大師林風眠和吳冠中的彩墨畫作品和理論,細細品味其中的融合之美、和諧之美。真善美是永恒的社會主旋律,畫畫就是畫自己,畫自己的內心,畫美的事物,畫對美的感受,畫對初心的追求,不重色輕墨,也不重墨輕色,他認真地追求彩墨的融合之美。他用色彩、用筆墨痛痛快快地無拘無束、隨心所欲,不受任何圈圈框框的束縛來表現(xiàn)著對大自然由表及里之美。
吳維甲以傳統(tǒng)水墨為主,在宣紙上創(chuàng)造著意境,力圖超越時空的局限,把大美的境象與崇高的精神融為一體。他擅長以古法變我法,在法度謹嚴中求取成法之外的天然機趣。巍巍高山,挺拔屹立在天地之間;浩浩長風,拂弄著云天下的林谷幽泉,演繹著一曲曲雄渾激蕩的樂章。他在水墨技法的層面上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歷史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等等,這些在他的反復思考、長期實踐中漸漸地明晰起來。受過正規(guī)美術教育的他,最終確立了傳統(tǒng)基礎與現(xiàn)代精神并重的審美取向,以貼近現(xiàn)代人審美心態(tài)的個性化語言,追求著蒼茫渾厚、博大雄奇的山水氣勢。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山水畫家來說,到自然山水中體驗天地間浩瀚博大的氣息猶為重要。多年來,吳維甲以造化為師,行色匆匆,流連于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之間,去體驗真實山水的壯美與秀麗。壯麗的山川每每使他激情滿懷、不能自已。寫生采風歸來,他的胸中貯滿山川的雄魂偉魄。然后,開始用筆墨去追溯,去創(chuàng)寫。他認為,中國氣派的大山大水,要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山水畫一定要給人一種昂揚向上、振奮人心的情感體驗,要激發(fā)出一種雄渾、深沉、陽剛、大氣磅礴的精神。
中國山水畫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脈相承,深厚的文化底蘊深深地吸引著吳維甲,令他向往,令他陶醉。他將傳統(tǒng)筆墨技巧融入到色調意境去表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能夠看到一些歸納性的東西。畫中都可以找到他運用哲學和藝術審美的法則來指導畫面的效果。每一幅畫都安排有對比關系,如色彩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面積對比。包括構成上的疏密、韻律、節(jié)奏、虛實、大小及色彩上的冷暖變化等。他把自己的情感體會融入到畫面中,經過提煉,潑墨潑彩,把那種意境畫出來。尤其在色彩的表達上,冷色調一般人在安靜的時候,在空氣清新的時候,是看到草原的時候,是心情特別舒暢的時候!你一定會喜歡用這樣的顏色。暖色調一般都在于心情澎湃的時候,感情熱烈的時候還是會出現(xiàn)在畫面上。他筆下的山水畫,既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延續(xù),同時又具有現(xiàn)代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使得他的作品,一眼望去,既有傳統(tǒng)的繼承,同時又具有了現(xiàn)代中國畫的蓬勃生機;既有中國水墨情愫,又有西方的色彩魅力,體現(xiàn)出作品獨特的風格和藝術境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畫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產物,是幾千年文化脈絡的延續(xù)、演釋、發(fā)展和傳承。到今天,她蘊含著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營養(yǎng)的汲取是形成吳維甲藝術風格的重要原因,也是他能夠在同時代人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他堅信,中西融合能為中國畫的振興開辟廣闊的前景,也深諳“洋為中用”的道理。其對色彩的把握源于對西方繪畫的借鑒。他以復合色直接入畫,不僅吸收了西洋畫法,同時賦予了國畫傳統(tǒng)的精、氣、神。
對藝術的追求,讓吳維甲渾身充滿了動力,這時候創(chuàng)新成為他孜孜以求的藝術目標。他在繼承國畫傳統(tǒng)的同時,大膽地將油畫技法融入其中,獨創(chuàng)出了現(xiàn)代彩墨牡丹的系列作品。
“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牡丹因其氣質的不同凡卉,雍容華貴,儼然花君之相。所以被人們稱為“百花之王”,有“百花之首”、“艷冠群芳”之美譽。這使得牡丹倍受世人的青睞,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表現(xiàn)的題材。吳維甲將中國畫的厚重典雅與西畫的大膽夸張結合起來,將國畫的細膩與油畫的隨意和灑脫結合起來,汲取西畫的空間和透視效果,刻意表現(xiàn)牡丹在不同狀態(tài)下鮮活的質感。他用蘸滿淋漓豐色的畫筆,縱情地描繪著牡丹的領袖氣度和王者風范。利用宣紙材質的特點,還有中國畫的顏料、中國畫的筆墨、中國畫的構成,同時也借鑒了一些西方的繪畫技法,憑色彩造型,借原色入畫,以塊面構成、以色助墨,采用西畫的調色方法,將大面積色彩的塊面結構與幾何形體的分割刻畫來表現(xiàn)牡丹的結構。
20余年來,中西方繪畫的觀摩研究和筆墨實踐形成了他獨有的彩墨融合的藝術特點,在調色、用水、用墨、用筆、用彩上獨辟蹊徑。水墨色飽含筆端,筆筆生情,色墨關系、明暗關系、素描關系、筆墨的陰陽轉化關系貫穿在整個畫面上,構建出新的意境。畫出了重彩牡丹的視覺沖擊力和凸出紙面的立體效果。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平和、樂觀、積極、向上是筆下牡丹作品立意的主旋律,美麗、典雅、和諧、繁榮是牡丹圖的主題和形式美的基本內涵和表述。畫面上那朵朵豐盈清麗、燦然綻放的花冠和剛健挺拔的枝干、纏綿厚潤的葉叢,把“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畫的寫意造型理念,深刻地熔鑄于牡丹的形象與色彩的表現(xiàn)之中。豐富的色彩、奔放的筆法、豐富的畫面結構和充滿激情的繪畫語言的表達,使他的作品筆墨縱橫交錯,墨色淋漓酣暢,嚴謹中現(xiàn)靈動之狀,氣韻恢宏生動,情感真摯激蕩,充滿了旺盛鮮活的生命力。作品構圖成熟,以筆取氣、以墨取韻,用筆遒勁雄闊,那綻放在宣紙上的朵朵牡丹,隨風搖曳,嫵媚嬌艷,讓觀者驚嘆不已,拍案叫絕。
藝術的道路上,吳維甲一路走來。他用真誠來創(chuàng)造美,把生命賦予永恒的藝術,始終耕耘在造化與心源的天地之間。他的淳樸真誠,使得他筆下的牡丹更加高貴優(yōu)雅。天道酬勤,幾十年來,吳維甲的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級作品展并獲獎。2013年4月,經中華民族友好促進會專家評委會評定,吳維甲的作品被選定為國際交流禮品;2013年10月,由于他為中巴兩國的友誼長存作出的貢獻,被特授予“中巴友好使者”的光榮稱號。
在與我們握手告別時,吳維甲告訴我們,他在今后要進一步把國畫和油畫兼顧,在藝術上不斷推陳創(chuàng)新,弘揚追求國畫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國畫創(chuàng)作中,把更多的美的作品奉獻給他崇仰歌頌的民族。望著他那真誠的目光,我們相信,他口中迸出的每一個字,都是堅定不移的流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此我們也祝愿他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