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觀曙
(黃山市新安江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安徽 黃山 245000)
安全性是進行古建筑防雷設計的關鍵原則,在進行防雷設計的過程中,設計需要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相應的安全設計標準來進行,保障古建筑在建設中的每一步都能夠起到防雷作用。利用比較優(yōu)質的防雷材料,保障古建筑的安全,積極發(fā)揮古建筑中防雷設施的作用。
古建筑的防雷工作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所以要想保障防雷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就需要提高防雷技術的先進性,不僅加強對防雷設計的研究與推廣,同時需要從國外引進比較先進的防雷技術,為古建筑防雷措施的實施提供保障。
進行古建筑防雷工程的建設,需要考慮工程項目的經濟性,不僅需要進行成本控制,同時也要保障能夠利用較高的防雷技術和防雷產品,在合理的經濟成本之內,提高整個古建筑防雷工程的質量。
建設與完善古建筑中的防雷工程,主要是保障古建筑的完整性,同時保障古建筑中重要物品的安全性,所以對防雷裝置需要堅持持久性的原則,在進行古建筑防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需要選擇材料比較優(yōu)質,使用壽命比較長的防雷材料。
某古建筑的防雷裝置的安裝設計立面圖,見圖1。
在古建筑中,需要按照設計圖的安裝位置進行閃導線的安裝敷設工作,并且要實現(xiàn)閃導線的有效連接。采取放熱熔焊接的形式,將接閃帶和接閃帶、同1根接閃帶各段之間進行連接處理,使其成為一個T字型或者是十字型的形狀。在這項防雷裝置的安裝中,主要是按照古建筑屋面和外墻的形狀進行安裝工作,同時安裝的所有閃導線的高度要保持一致,縱橫方向上都屬于比較平直的狀態(tài),在閃導線彎曲的地方,要求能夠保障圓滑的形態(tài)。在安裝閃導線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連接的地方都采取放熱焊接的方式,并且焊接的閃導線的導體要被接頭完全包住,不能外漏。
圖1 某古建筑的防雷裝置的安裝設計立面圖
固定支架的主要作用是支撐閃導線,其組成部分有卡箍、卡片以及支撐桿。首先應該將卡片焊接在支撐桿的上端,卡箍主要是焊接在支撐桿的下端,在安裝支架時,支架的高度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安裝,并且要將支架之間的間距確定在一定的范圍內。支架的安裝工作需要按照古建筑的屋面和外墻的形狀進行安裝,測量每一個支架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測量工作,支架的安裝工作需要保持卡緊的狀態(tài),同時也要保障支架處于平直狀態(tài),各個支架之間的距離需要保持均等。和閃導線的焊接方式不同,支架的焊接采用的是氬弧焊接法。
在古建筑的防雷設計安裝工作中,進行引下線的安裝主要是利用明敷的方式,安裝位置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精準安裝,一般需要在人行通過地面向上的一定位置安裝紫銅棒。在引下線的安裝工作中,引下線的主要安裝方式是將引下線固定在墻體上,但是這種方式要保障前面的固定支架是安裝在墻體的磚縫中,為了保持古建筑的和諧美觀,套管的顏色應該選擇和墻體一致或者是比較協(xié)調的顏色,另外,每條引下線都應該設置警示標語,在雷雨天出現(xiàn)時應該距離此處3m遠,以保障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
另外,引下線的焊接也是采取放熱熔焊接的形式,將引下線和接閃帶、同根引下線的各個段之間進行焊接處理,使其成為T字型的形狀。并且要保證每根引下線在和地面相距1.8m的位置設置1套斷接卡,將其通過斷接卡來連接接地線,并且斷接卡也是進行接地電阻檢測的監(jiān)測點。
進行引下線的安裝工作時,接地線和引下線的安裝位置應該在地下0.3m到地面上的2.7m之間進行安裝,并且應該將其安裝在厚度大于3mm以上的交聯(lián)乙烯保護管內部,斷接卡將保護管分為上下2部分,并且保護管的上下兩截之間要進行連接處理,用來連接的裝置是加強型的管接頭。保護管主要的作用是避免接觸到電壓以及保護接電線和引下線出現(xiàn)受損的情況。如果保護管需要進行過臺階之后才能進行入地操作,就需要在臺階類似的位置進行緩坡加強型的鍍鋅鋼槽的安裝,避免人們路過臺階容易摔跤。最后,在引下線和保護管、管接頭的位置,也需要貼上警示標志,盡量讓人們不要碰觸保護管,為檢測維護人員的檢測巡檢工作提供方便。
為了更好的掌握雷電的具體活動狀況,需要進行雷電峰值記錄儀的安裝工作,在設計圖上標示引下線,同時將雷電峰值記錄儀安裝在保護套管的上方位置,以便能夠準確記錄雷電的詳細活動狀況。
在安裝電解離子接地極的工作中,主要把安裝位置處于凍土層以下,在能夠防止腐蝕并且具有良好的絕緣性的材料中,水平放置接地極和接地線,在接閃導線、接地棒以及引下線的所有安裝工作完成后,需要進行接地電阻的檢測工作,一般對于測試的電阻在10Ω以內屬于合格范圍,如果超出這個電阻范圍,就需要針對設備安裝工作進行相應的整改。如果檢測的數(shù)值在合理范圍之內,就可以用土進行掩埋,并進行夯實,將原先的地面進行恢復,同時保持地面的平整性。
接地裝置如果是在靠近人可能經過的地點,接地裝置和人經過的點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3m以上,但是如果因為特殊的原因導致水平的距離小于3m時,就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跨步電壓的發(fā)生??梢岳媒拥芈裆畹姆绞竭M行跨步電壓的解決工作,將5cm厚度的瀝青或者15cm厚度的礫石鋪設在接地裝置上面,將地面的電阻增大到50kΩ?m。另外,應該在該處設置警示牌,也可以利用防護欄將該處隔離開,減少人們從該處經過的可能性,以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問題。
綜上所述,防雷設計措施的實施在整個古建筑的防雷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防雷設計工作的質量是整個古建筑防雷質量的重要體現(xiàn),防雷設計工作的順利完成不僅保障了整個古建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也保障人們的人身安全性,所以在進行古建筑的相關工程設計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古建筑防雷設計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為順利完成整個古建筑的安全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童凌.古建筑防雷設計措施初探[J].四川建筑,2007,27(3):63-65.
[2]劉曉東,馮旭宇.建設項目防雷設計技術評價探討[J].電氣應用 ,2008,27(15):26-29.
[3]龔家軍,劉國臻.武當山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討[J].電氣應用 ,2008,27(15):18-21.
[4]龔家軍,劉國臻.古建筑物防雷措施探討[J].低壓電器 ,2008,10(14):33-36,54.
[5]吳孟恒,付國振,郭硯茗等.古建筑防雷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氣象科技,2007,35(z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