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睦強
(廣州市駿天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 510000)
地下車庫內的管線分為給排水專業(yè)、電氣專業(yè)、通風空調系統(tǒng)等專業(yè),各專業(yè)管線種類繁雜、縱橫交錯、排布復雜,綜合管線布置工作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布置各類管線和設備、管線與管線之間如何交叉過渡,既保證各類管線布置有足夠的空間和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使用要求,也有利于壓縮管線占用空間,減小地下車庫層高,節(jié)約成本,又便于日后的維修保養(yǎng)及確保美觀。
為了避免各專業(yè)各自走線造成線路交叉和不統(tǒng)一等問題,也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地下車庫設計的美觀性,地下車庫管線設計應對各類管線進行綜合布置,基本原則如下:
根據《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100-2015)停車區(qū)域不小于以下高度。(如表1)
表1 車輛出入口及坡道的最小凈高
地下室個專業(yè)管線排布盡量形成統(tǒng)一的方向,且各專業(yè)之間不出現(xiàn)平行重疊的情況,需要表達標準剖面以作為正常情況下的管線控制原則;管線交叉處盡量垂直交叉,原則上不建議出現(xiàn)三層管重疊的現(xiàn)象,須注意繪制重點部位及管線交叉嚴重部位的綜合管線的剖面圖并優(yōu)化管線布置,設計時一般以以下原則合理避讓:
(1)小管徑避讓大管徑:小管徑造價低,且繞彎容易。
(2)分支管避讓主干管:主干管影響范圍大,更為重要,而分支管較次要而且管徑小。
(3)有壓管讓無壓管(壓力流管讓重力流管):無壓管(或重力流管)較難改變坡度和方向,要改變影響較大,而壓力管改位置或方向影響較小。
(4)給水管讓排水管:一般情況是排水管管徑較大,而且水中雜質多,轉彎過多易堵塞,而給水管一般管徑小,容易拐彎,所以優(yōu)先排布排水管。
(5)常溫管讓高(低)溫管(冷水管讓熱水管、非保溫管讓保溫管):高于常溫管道要考慮排氣,低于常溫要考慮防結露保溫。
(6)低壓管讓高壓管:高壓管造價高,且強度要求也高。
(7)氣體管讓液體管:液體管流動的動力消耗大。
(8)金屬管讓非金屬管:金屬管易彎曲、切割和連接。
(9)其它管道讓通風管:通常通風管道體積大,繞彎困難。
(10)閥件少的管道讓閥件多的管道:考慮安裝、操作、維護等因素。
(11)施工簡單的管線避讓施工難度大的管線:考慮安裝難易度。
(12)工程量小的管線讓工程量大的管線:減少安裝工程量,控制工程造價。
(13)技術要求低的管線讓技術要求高的管線:減少安裝工程技術難度。
(14)檢修方便及次數(shù)少的管線讓檢修次數(shù)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線。
垂直方向布置決定了管線占用的空間高度,從而影響車庫凈高,合理的垂直布置既能保證美觀,又是減小層高的關鍵因素,管線交叉時布置原則如下:
(1)風管在上,電氣橋架在中間(或在上),給排水管線在下。
(2)風管在電氣橋架或電氣管上,水管在電氣橋架或電纜下。
(3)風管在上,水管在下;熱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給水管在上,排水管在下。
(4)無腐蝕介質管道在上,腐蝕性介質管道在下。
(5)氣體介質管道在上,液體介質管道在下。
(6)保溫管道在上,不保溫管道在下。
(7)高壓管道在上,低壓管道在下。
(8)金屬管道在上,非金屬管道在下。
圖1
對于復雜的大型地下車庫,其管線綜合也很復雜,單憑二維圖紙難以清晰呈現(xiàn),更難發(fā)現(xiàn)管線布置出現(xiàn)的問題,如交叉或者高度不夠,這時引入BIM技術,可以準確清晰地發(fā)現(xiàn)二維圖紙難以發(fā)現(xiàn)的問題;BIM技術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管理的數(shù)據化工具,通過參數(shù)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在項目策劃、運行和維護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作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為設計團隊以及包括建筑運營單位在內的各方建設主體提供協(xié)同工作的基礎,在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在Revit模型里把所有專業(yè)的所有相關管線、設備、梁、柱、門窗都直白清晰放在一起,直觀看到每個細節(jié),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圖2
(1)避免強弱電的相互干擾,強弱電橋架需按規(guī)范相應距離分隔,主管線有支管連接時,上翻接出支管,并且盡可能布置在梁格間,避免影響剖面中主管線布置;走道管線一般情況下風管置于最頂部貼梁底鋪設,強弱電橋架分貼兩邊墻設置,給排水管道設于強弱電橋架以下,并預留閥門安裝空間;橫穿主管路走向的管線,盡肯能在梁格中間布置,不影響管線高度及剖面布置;盡可能預留過道中間區(qū)域,方便各專業(yè)管線安裝及筒燈照明、噴頭布置、風口布置等設備末端及二次裝修;
(2)管線布置時必須優(yōu)先保障人的流線、車道、車位主體部分的凈高,地下室管線密集處可適當考慮柱帽上反;在地下室大堂入口、車庫入口等重要區(qū)域范圍內,盡量減少管線數(shù)量,如無法避免,需形成統(tǒng)一的排布方向,保證良好的視覺效果;電氣、消防相關設備盡量簡單化和隱蔽,避免出現(xiàn)在進門處等明顯影響美觀的顯眼位置。負一層大堂須配置對講門禁系統(tǒng),并優(yōu)先選入嵌墻式門禁系統(tǒng),頂層上天面須有刷卡門禁系統(tǒng)。地下室淺溝盡量設置于雙車位的車尾處,但不跨越車道,避免將來使用過程中由于車輛碾壓帶來的損壞問題;
(3)地下室強弱電及消防橋架設置應考慮預留工作界面,且應避開柱帽位置,橋架布置原則按離板頂預留200的工作距離布置,地下室橋架密集處可適當考慮采用每兩根橋架成組的布置方式,盡量保證組之間的凈空,以預留合理的施工和檢修位置;進風管及排風管均不進入電房區(qū)域,送風到走廊即可,排風可在電房墻上開洞布置但不進入;地下室大堂內,塔樓投影區(qū)地下室頂板標高變化造成的管道豎向轉向,需將管道盡量往高處做,如無條件則用磚墻將管線包起來,以保證大堂內的界面完整以及凈高要求;地下室的給水管的人防閥門建議同常用閥門合用,以保證大堂內部的凈高;
(4)人防門轉彎半徑區(qū)域內原則上不可布置管線,如必須設置,則不能影響人防門的開閉,保證凈空大于2.5m。人防門和地下室柱子、車位之間的關系須注意優(yōu)化,避免影響門的開閉,可能影響人防門開啟的柱帽可局部反上地下室頂板。注意防火卷簾的位置不應與柱帽打架,以免安裝不了,如無法調整位置,可將局部的柱帽反上地下室頂板。需提供地下室頂板的排水找坡圖,并且盡量不免結構雙向找坡,另需標明建筑找坡的標高;地下室頂板柱帽上反位應同景觀設計溝通,避免影響景觀方案的實施。
地下車庫管線最終需要靠施工來把握和體現(xiàn),施工技術的高低也是管線實際能否排布好的重要因素。施工時應合理安排進場順序,一般情況是消防管線先進場施工,而且應先施工送風和防排煙系統(tǒng),此時地下車庫具備施工條件,施工照明完善,防火分區(qū)、設備房間分隔、主次梁高度清楚、直觀,所以這是最后一次梳理管線的機會,也是最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機;施工相關部門應按照圖紙設計分別標出其施工范圍的管線(風管、消火栓管、噴淋管)規(guī)格、位置及標高,并檢查消防專業(yè)管線是否有沖突,是否可行、合理,通過各方參與、現(xiàn)場核對,減少重疊、沖突,并對出現(xiàn)的問題討論、提請合理的變動修改,從而解決問題。
在進行地下車庫管線設計時,應進行認真的技術和經濟方案比較,詳細的綜合管線布置設計,明確規(guī)定各類管線的水平位置、標高以及交叉位置的處理,并在建造和結構方面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不但滿足各類管線布置使用的要求,而且要實用、經濟、美觀。
[1]《車庫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 100-2015).
[2]《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6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