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人語
鄭小瓊寫詩猶如星星點燈,黑暗中,一顆顆的星星亮了,夜空因而顯得曠遠、深邃、靜穆,還有讓人有點敬畏又心馳的神秘,這就是這組詩的氣氛和氛圍,更準確地說是氣質(zhì)。它是小瓊平時不易覺察的精神內(nèi)核的曝光,映照出小瓊內(nèi)心的雍容與優(yōu)雅。雖然有點陌生,但是,是小瓊理想中的自己,更是她理想的詩學和詩意:美、高貴、境界。然而當你深入到這些詩的內(nèi)部,灼熱的淚和切齒的疼痛依舊絞動著詞句和心靈,她的精神根系依舊深深地扎進大地。所以,不論她內(nèi)心的詩歌多么的純美和超凡脫俗,但永遠不變的正義感和同情心依然左右著她筆的走向,這是她靈魂的源點和寫作的原型,一切由此發(fā)軔,一切又都歸于此。在上與下的情感相持中,她的詩變得質(zhì)樸與高貴,純粹而深沉。
作為90后詩人,馬文秀的詩歌有很多種可能,很大的可塑性。這從她閃爍的思緒和不同詞語嫁接的跳躍中,可見她的率性和思維的靈敏度。用她自己的詞語對應她的寫作狀態(tài),就是:駐足、凝視、輕嘆、低眉,詩隨之“艷麗、虛弱、頹廢……半英尺的距離”。顯然這些詞語并無相互依存的邏輯關(guān)系,因為她是一個寫心情的詩人,碎片化的詞語和意象都是隨情緒的迸濺而組合和顯形。這也說明她是一個有天賦的寫作者,雖然音色還有些稚嫩,但她有著天生的幻覺、想象力和敏感,能讓情思自由地運轉(zhuǎn)起來。在她的這些詩句中,我更看重她心靈深處的質(zhì)樸和善良,這讓她的詩歌有了著落和品格,更有了光。這代詩人需要從著迷自身移向關(guān)愛萬物,寫作才能變得扎實而博大,柔軟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