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泉
引言
水稻規(guī)格化高產栽培技術是一項新的高產栽培措施,具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發(fā)揮邊行優(yōu)勢的作用,使作物達到合理的群體結構,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從而奪取水稻高產,為廣大種植農戶增產增收、提高收入奠定基礎。
1 水稻發(fā)展現狀
貢山縣地處云南西北邊陲的滇、藏、緬結合部,位于東經98°08′-98°56′,北緯27°29′-28°13′之間,與怒江州府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六庫相距248公里,是國家級貧困縣,全縣幅員面積4506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有34526人,其中農業(yè)總人口為27758人,全縣總耕地面積有47617畝,其中水田面積3908畝。縣境內居住著獨龍族、怒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由于地處偏僻、信息閉塞、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具有條件型貧困和素質型貧困等諸多因素。所以發(fā)展水稻規(guī)格化栽培技術對提高貢山縣單位面積產量的有重要意義。
2 實施措施
2.1 秧田備耕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方便、背風向陽便于管理的田塊作苗床,苗床每平方米施農家肥10公斤,配復合肥0.1公斤,普鈣0.2公斤,硫酸鋅15-20克,播種前用敵克松按1:50比例噴施,作土壤消毒。
2.2 選用良種
種子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病新品種。我縣這兩年選用的品種主要是“滇雜32”“奧優(yōu)83”等。用種量:水育秧播種量每畝為2—3公斤,旱育秧播種量每畝為1—2公斤。
種子處理,浸種催芽:播種前6-8天,將種子曬1-2天,曬后篩選種子,后用50%多菌靈兌水0.3%溶液或用500倍強氯精液浸種2-3天,消滅水稻惡苗病菌。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即可催芽。根據我縣氣候條件、品種特性和耕作制度這三個因素,確定我縣的播種期一般在清明節(jié)前后10天。
2.3 秧田育秧
濕潤育秧。秧田做到田平泥化,然后長1.5-2米開墑,溝寬0.4米,深0.3米,將墑面趕平后即可播種,播種后,用小木板輕輕壓谷種,然后用細的農家肥蓋種;做到墑面濕潤、溝中有水,2葉1心施“斷奶肥”尿素3-4公斤/畝,移栽前5-7天追“送嫁肥”尿素4-5公斤/畝。
旱育秧。秧田廂寬1.2米左右,廂床應深,并將土塊打碎,清除殘留物,床面壓平。播種時將秧床澆透水后播種,并進行埋芽蓋上細土到看不著種子為宜,覆蓋一定要均勻,不能過厚也不要過薄。播種后5—7天棚內秧苗現綠時就要充分注意通風,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5—28度之間,堅持晴天兩邊揭膜,傍晚又復蓋,雨天及陰天視膜內溫度而定。
秧苗12-15天,防治立枯病,每平方米用2.5克敵克松兌成1000倍液噴苗,并用三環(huán)唑等藥劑防治葉瘟,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秧齡30-35天便可移栽。
2.3 秧田插秧
秧田要做到精耕細作,田平泥碎。移栽前施足底肥,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5公斤,一次做底肥施入,并結合耕地,使全部耕層都有肥,反復耕耙后沉淀1-2天即可插秧。
規(guī)格化移栽:統一采用定點拉線移栽,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規(guī)格,我縣常采用的規(guī)格為: 6×5寸、6×6寸、4×7寸(田肥宜稀,田瘦適當密植)。每畝栽3.5-4萬叢左右。
插后中耕除草及大田管理 秧苗移栽后30~45天,當秧苗分蘗達到指標時,要撤水曬田1~2天,其余時間按常規(guī)管理法,在拔節(jié)孕穗期追施尿素5~10公斤/畝。水分管理要堅持“淺水淺秧、深水護秧、薄水分蘗、苗足控水曬田、有水抽穗揚花、干濕灌漿”的原則。
2.4 追肥苗肥(分蘗肥)
移栽后3—5天,畝施尿素2-3公斤。穗肥(拔節(jié)初期),每畝施尿素9—10公斤,以上兩次施肥要看苗而定,葉片濃綠下垂不施,葉片淡綠直立適當多施尿素。粒肥,水稻開花灌漿時,葉色過淡早衰時,每畝施4—5公斤尿素。每次施肥,水一般淹至基部,保證田面不開裂即可,不放跑馬水5—10天。
2.5 適時收獲
掌握稻谷成熟度,當谷殼變黃,米粒水分減少,干物重達定值,籽粒變硬,不易破碎,當每穗谷粒穎殼95%以上變黃或95%以上谷粒小穗軸變黃,米粒定型變硬,呈透明狀。此期選晴天適時收獲奪取豐產豐收。
2.6 病蟲害防治
稻瘟病:50%多菌靈兌水0.3%溶液或用500倍強氯精液浸種防治苗瘟。用2%的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按50克兌水50斤的比例,將秧洗凈甩干,浸入藥液中半分鐘取出堆悶,悶半小時,然后栽插防治葉瘟。不管田塊是否發(fā)病,都應每畝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120斤噴霧防治一次防止穗頸瘟。
紋枯病:在分蘗末期、拔節(jié)期易發(fā)生,畝用1%井崗霉素0.35千克對水75千克噴施防治。
鉆心蟲:我縣為害主要有三化螟、粘蟲。噴藥防治:每畝用三唑磷100—150毫升對水75千克噴施。
稻飛虱:防治的藥劑:三唑磷、九條蟲、死得快等。
3結論
隨著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農民的固定土地面積越來越少。只有在固定的土地面積上采取農藝舉措,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產量。通過雜交水稻規(guī)格化栽培能提高通風透光的作用,減少種籽用量,促進水稻分孽率和生長發(fā)育,改善田間生長條件, 減少病蟲害發(fā)生,達到增產增收目的。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農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