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梅
建水縣人民醫(yī)院骨科,云南紅河州 654300
股骨粗隆間骨折也稱股骨轉(zhuǎn)子間骨折,多發(fā)于老年人群[1]。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抵抗力較差,且多數(shù)伴有各種并發(fā)癥,導致相關功能恢復較慢,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情緒均造成極大影響[2]。該文著重探討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臨床資料作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其中,研究組(27例)男 10例,女 17例;年齡 60~85歲,平均(69.35±10.43)歲;跌倒傷15例,交通事故傷9例,重物砸傷3例。參照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齡61~84歲,平均(69.47±10.33)歲;跌倒傷13例,交通事故傷8例,重物砸傷2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常規(guī)檢查、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體位護理等。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結合患者自身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心理素質(zhì)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具體為:①護理人員運用溝通技巧向老年患者耐心講解股骨粗隆骨折的病理過程、治療方法、手術過程、注意事項等;同時告知患者術后疼痛情況,使其做好心理準備。②主動與患者交流,及時掌握患者心理變化情況,對于存在負性心理的患者給予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并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關心、鼓勵患者,給予其人文關懷。③根據(jù)患者自身病情狀況,對身體指標符合條件的患者進行術前康復訓練,并向患者說明康復訓練可有效緩解骨折部位腫脹、減輕疼痛、降低并發(fā)癥,對術后康復有促進作用。④指導患者進行術后上下床方法、深呼吸運動、正確使用便盆、拐杖與學步器的用法;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相關生活自理活動,如進食、梳頭、洗臉、更衣等。⑤結合患者自身康復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壓力性損傷康復計劃,指導患者正確評估自身受壓點的皮膚顏色、溫度等情況;定時翻身,1次/2 h,防止壓瘡形成;可使用橄欖油、茶油等潤膚露涂抹、按摩受壓部位,2次/d,10 min/次。⑥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補充鈣、維生素D,適當攝入蛋白質(zhì),飲食以清淡健康為宜,忌刺激、辛辣、生冷食物,同時戒煙酒。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3]:SAS分界值50分,SDS分界值53分,超過分界值則表示患者處于焦慮抑郁狀態(tài),評分越高則情況越嚴重。同時比較兩組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
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研究組SAS、SDS評分分別為 (58.42±5.63)分、(61.25±5.46)分,參照組分別為(58.33±5.06)分、(61.43±5.42)分;護理后,研究組 SAS、SDS 評分分別為(32.76±3.25)分、(34.87±3.72)分,參照組分別為(43.56±3.05)分、(46.89±3.12)分。 兩組護理后的 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前,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兩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壓力性損傷總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后的壓力性損傷比較
老年患者普遍機體功能減退,常伴有多種慢性疾病或骨質(zhì)疏松癥,這使得老年人群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幾率較高,再加上多數(shù)老年患者伴有多種并發(fā)癥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均對老年患者術后康復造成不利影響[4]。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的SAS、SDS評分以及壓力性損傷總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參照組,表明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股骨粗隆間骨折老年患者中,可有效消除其負性情緒,有助于術后康復,且患者術后的壓力性損傷并發(fā)癥較低。原因分析為:針對性護理根據(jù)患者自身病情狀況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健康教育、心理干預、飲食指導、術后康復訓練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①健康教育能使老年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有效改善患者術后防護能力。②老年患者意外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身體受到劇烈疼痛的同時也擔憂增加家庭經(jīng)濟負擔,因而產(chǎn)生焦慮、不安等情緒。護理人員態(tài)度和藹,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③飲食指導能讓患者意識到不良的飲食習慣可導致病情加劇,而健康的飲食方式則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復。④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以及預防壓力性損傷康復計劃,通過對患者進行上下床指導、深呼吸運動指導、生活自理活動指導、正確評估自身受壓點皮膚顏色、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等方式,可有效預防患者股骨部位肌肉萎縮,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進而有效提高術后恢復[5-6]。⑤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在護理過程中尊重、理解患者,給予其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有利于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樹立治療信心。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中可有效消除患者負性情緒,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且術后壓力性損傷并發(fā)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