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婕
青島市黃島區(qū)第二中醫(yī)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科,山東青島 266400
手足口?。℉FMD)是學齡前兒童多發(fā)傳染病[1],其主要病原EV71會損害中樞神經,導致弛緩性麻痹,致癱致殘率較高。該文將對手足口病所致弛緩性麻痹患兒進行康復訓練+高壓氧聯(lián)合治療,評價其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到該院進行治療的68例手足口病所致弛緩性麻痹患兒。納入標準:①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 (2010年版)》及弛緩性癱瘓相關診斷標準[2];②年齡1.5~5歲,病程不超過15 d;③FMA評分不超過50分等。排除標準:①存在腦出血及出血傾向等腦部器質性病變患兒;②生命體征波動較大患兒;③有癲癇等嚴重精神疾病患兒;④該次研究使用藥物有過敏史或高壓氧治療禁忌患兒;⑤肝腎功能損害嚴重患兒等。
按照時間先后,將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男性 18 例,女性 16 例,平均年齡(3.45±2.78)歲;上肢癱瘓10例(29.41%),下肢癱瘓24例(70.59%)。對照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 (3.33±2.84)歲;上肢癱瘓 12例(35.29%),下肢癱瘓 22例(64.71%)。
對照組患兒采取抗感染、抗病毒以及其他常規(guī)治療,使用藥物:人血丙種球蛋白、鼠神經生長因子等[3]。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增加康復訓練+高壓氧治療,其中,康復訓練包括:①運動訓練:疾病初期以肢體被動運動為主,例如局部按摩;肌力肌張力提高后,逐漸進行主動運動,包括肢體伸展、外旋、屈伸等;適當進行起坐、翻身等訓練;循序漸進,肌力恢復到一定程度時,進行站立和步行訓練;20 min/次,1次/d;②作業(yè)療法:患兒肩肘腕手能夠活動后,開始進行協(xié)調能力和靈活度訓練,采取砂磨板、木插板、達拉泥等精細運動,提高患兒運動能力;20 min/次,1次/d。高壓氧治療:使用嬰幼兒氧艙,按照標準操作規(guī)范,進行準備、入艙固定、洗艙、加壓、穩(wěn)壓、減壓等操作;氧艙壓力應根據患兒具體情況確定,壓力范圍控制在0.08~0.10 MPa,氧濃度控制在80%~90%;1次/d,30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中間休息10 d,共3個療程。
采取Barthel指數(BI)、運動功能評分法(FMA),評價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生活活動能力(ADL)及肢體運動功能。
采取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兩組患兒FMA評分、BI指數均明顯提高(P<0.05);組間對比,觀察組患兒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兒FMA評分、BI指數對比(±s)
表1 兩組患兒FMA評分、BI指數對比(±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FMA(分)治療前 治療后BI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7.98±8.59 48.05±8.36 96.87±15.48 84.35±15.57 16.48±1.60 15.65±1.33 50.48±8.78 27.89±8.34
手足口病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主要特征為發(fā)熱、皮疹或皰疹,嚴重可引起心肌炎、心力衰竭、肺水腫、腦膜炎等,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同時,隨著病情發(fā)展,損傷腦和脊髓神經,可能導致肢體功能障礙,如弛緩性麻痹等。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及弛緩性麻痹的主要原因[4],具有較高的嗜神經毒性,導致持續(xù)性病毒血癥,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損傷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一般認為,經過1~3個月的康復治療,患兒癱瘓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較好[5]。
在該次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兒FMA評分(96.87±15.48)分、BI 指數(50.48±8.78)均高于對照組(84.35±15.57) 分、(27.89±8.3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康復訓練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方案對患兒康復具有重要意義。在郭峰等[6]人研究中,康復訓練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患兒的肌力恢復程度明顯好于常規(guī)治療患兒(P<0.05),與該次研究結果相互印證?;純褐袠猩窠浵到y(tǒng)受損后,具有一定代償和重組能力[7],康復訓練充分利用了早期功能恢復優(yōu)勢及特點,為神經修復和代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進運動反射弧重建。通過運動訓練、作業(yè)訓練及高壓氧治療,患兒生活活動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明顯提高,有利于患兒回歸校園及家庭。
從作用機制上看,運動療法能夠刺激患兒神經反射,對大腦皮層功能起到調節(jié)作用;早期局部按摩等被動活動,能夠預防肌肉萎縮,促進肌力肌張力恢復;作業(yè)訓練、站立訓練等主動運動,能夠促使患兒恢復正常運動模式。同步進行高壓氧治療,能夠改善患兒腦組織缺氧狀態(tài),防止神經細胞損傷加劇,出現(xiàn)進一步凋亡,同時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研究認為[8],高壓氧作為一種高效的供氧方式,能夠大幅度提高血氧濃度,使人體血氧含量超過正常水平的十幾倍,改善神經細胞電活 動,提高血氧張力,促進腦細胞代謝,改善腦微循環(huán)。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手足口病所致弛緩性麻痹患兒日?;顒幽芰椭w運動功能,具有推廣價值。
[1]張會春,婁普.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康復中的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4):19-21.
[2]張靜,徐開壽.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緩性麻痹的康復[J].中國康復,2014,29(3):235-237.
[3]董紀強,尚清.鼠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配合綜合康復訓練治療手足口病后下肢神經損傷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6):74-75.
[4]趙秀花,陳雪梅.兒童重癥手足口病伴急性遲緩性癱瘓康復治療與護理[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3):194-195.
[5]連喜風.高壓氧綜合治療手足口病并發(fā)急性遲緩性癱瘓效果研究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3):243-244.
[6]郭峰,楊理明.康復訓練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手足口病所致弛緩性麻痹的療效研究[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4,41(6):502-505.
[7]張巖,尚清,馬彩云.蠟療對治療手足口病合并急性遲緩性麻痹的療效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5,34(31):35-37.
[8]陳彩片.高壓氧綜合治療手足口病并發(fā)急性遲緩性癱瘓效果研究及護理[J].河北醫(yī)學,2015,21(3):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