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靜,葉云芬
(云南省大理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靜脈采血是侵入性護理技術操作之一。本文作者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對健康從業(yè)人員靜脈采血后拔針按壓方法進行長期觀察與改進,總結出一種最佳按壓方法對健康從業(yè)人員進行宣教指導,效果滿意?,F(xiàn)將方法介紹如下。
選取2016年6月大理州疾控中心辦理健康證的健康從業(yè)人員383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三組,其中,使用傳統(tǒng)常規(guī)拔針按壓法106例,男47例,女59例;使用橫向單指按壓法121例,男50例,女71例;使用豎向四指按壓法156例,男69例,女87例。所有采血操作均由一名護士完成,采血部位均為肘部靜脈,穿刺血管一次性成功,采血過程順利,按壓時間3~5 min。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一次性無菌7號采血針,真空干燥管,無菌治療盤內放置無菌棉簽、2%碘伏、壓脈帶、手部消毒液,石英鐘,一次性利器盒。
常規(guī)拔針按壓方法:采用常規(guī)拔針方法,當采血量達到標準血量時,將棉簽與血管走形方向垂直放置,從業(yè)人員食指按壓在無菌棉簽上,迅速拔出針頭,囑咐屈肘按壓5 min。橫向單指按壓法:當采血量達到標準血量時,將棉簽與血管走行方向垂直放置,囑用食指按壓棉簽,順勢拔出針頭,繼續(xù)伸直手臂按壓5 min。豎向四指配合按壓法:當采血量達到標準血量時,將棉簽與血管走形方向平行放置[1],囑將食指置于棉簽頭頂部皮膚,中指和無名指置于棉簽頭位置,拇指置于肘部鷹嘴位置,順勢拔出針頭,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拇指置于鷹嘴位置,四指同時用力按壓,形成上下兩個支點,繼續(xù)伸直手臂按壓5 min。三種按壓方法都嚴格禁止從業(yè)人員來回移動棉簽及揉搓針眼。
10 min后,由采血護士觀察穿刺點部位有無皮膚滲血及皮下血腫發(fā)生。
采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按壓時間相同的情況下,三種拔針按壓法的各項指標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使用豎向四指按壓法較常規(guī)拔針按壓法和橫向單指按壓法能明顯減輕采血者穿刺點滲血、皮下淤血及皮下血腫的發(fā)生率。見表1。
表1 血液采集后三種拔針按壓法的效果比較組別
作者在工作中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采用豎向四指按壓時皮膚出血、皮下淤血和皮下血腫發(fā)生率極低。具體步驟為:棉簽頭豎向壓住采血點,食指按壓棉簽頭頂部皮膚,即血管穿刺點位置;中指和無名指按壓棉簽頭,即皮膚穿刺點位置;同時拇指置于肘部鷹嘴處,拔針后四指同時向穿刺點施壓,使穿刺點部位皮膚形成明顯凹陷。此種止血效果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采血后體檢者穿刺部位是否發(fā)生皮下出血、血腫、淤斑與按壓方法是否正確、按壓面積、按壓力度、按壓時間、護士責任心、穿刺技術等有關。操作不當易造成采血人員血管損傷,使其產生不滿情緒,有時還會給醫(yī)療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通過對三種按壓方法的效果比較,提倡采用豎向四指按壓法,能顯著減少皮下滲血、淤血和皮下血腫的發(fā)生,既提高了采
采血技術是一種常用的臨床護理技術。正常出血時間為1~3 min,護理學教材沒有明確規(guī)定采血按壓時間。使用常規(guī)拔針按壓方法時,因為拔針速度快,對病人血管產生的切割力強,容易引起皮下出血[2-3];同時因事先用棉簽按壓穿刺點,采血針在外在壓力下退出,容易造成血管壁機械性、刺激性損傷 ,而引起皮下出血[4];使用單指橫向按壓法時,棉簽頭橫向按壓面積太小,在遇到較細不充盈的靜脈采血時,往往采用距離血管有一段距離的皮膚進針,造成皮膚表面針眼與血管壁針眼不在同一個點。造成皮膚穿刺點和靜脈穿刺點的相對距離增加[5],棉簽頭有限的面積只能按壓皮膚穿刺點,不能兼顧到靜脈穿刺點,故皮下淤血和皮下血腫的發(fā)生率高。血質量,又能緩解醫(yī)護緊張,值得推廣和使用。
[1] 章瓊芝,許婷婷,陳 貝,等.浙江省某三甲醫(yī)院臨床護士靜脈采血知識調查[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1):1639-1640.
[2] 劉東梅.靜脈輸液之拔針按壓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5(9):1171-1172,1173.
[3] 楊晶涵,趙 銳,金淑蘭,等.靜脈輸液拔針按壓方法的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z1):104-104.
[4] 邱征麗,伍小玲,譚東娥,等.自制靜脈穿刺拔針按壓帶在手外傷患者靜脈輸液拔針后按壓止血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0):84-86.
[5] 馬冬芹.靜脈輸液后拔針按壓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7):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