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義瓊,田國紅,王文娟,張詩銳
(湖北民族學院附屬民大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急診科患者的病情特點為發(fā)病急,病情變化快,病種復雜,涉及到多學科專業(yè),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就對急診科醫(y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熟練的急救技能[1],而熟練的急救技能不僅僅是指操作熟練,還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及綜合思維判斷能力,也是急診優(yōu)質護理的具體體現(xiàn)。
選取我科2014~2015年分診為1級或者2級入急診搶救室的急診患者的搶救病歷,依照六大病種(急性創(chuàng)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腦卒中、急性顱腦損傷、急性呼吸衰竭)及中毒等病例,集中科室工作5年內的護士12名,其中,男2名(16.67%),女10名(83.33%),年齡23~28歲。每名護士全程參與,護士長為主持老師,擁有豐富的教學和臨床實踐經(jīng)驗。
1.2.1 培訓模式的設計
隨著醫(yī)學的進步,護士必須要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扎實的基礎知識?;诖耍覀儾捎每剖业膿尵劝咐?,護士長主持,先由護士自由發(fā)言病歷資料中涉及到的處理措施、診療方案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利用PBL教學法,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強調從問題著手,學生去探索知識并應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習動機,實現(xiàn)教學目標[2]。該教學法在教學的各個領域得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每周1次(2個學時),每次兩個案例進行指導和討論,同時對于每個案例中涉及到的操作給予現(xiàn)場培訓及指導,并單獨練習,最后總結此次培訓的搶救案例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
1.2.2 理論基礎
以PBL教學法為理論指導,按照“一般資料-是什么-什么是-是不是-什么性質-什么原因-治療與護理-轉歸”程序逐一提問,先由護士自由發(fā)言回答,然后護士長講解及指導,針對每個急診疾病結合臨床資料系統(tǒng)的共同參與培訓學習及總結,主要是培養(yǎng)護士主動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并由護士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講解,從而不斷提高護士的理論水平。
1.2.3 效果評價
以搶救案例為導向的急診綜合能力培訓后,通過護士間互評、醫(yī)生對護士的評價與培訓之前對比以及護士長設計綜合搶救案例匯演的方式進行考核,總分為100分,內容涵蓋方面為:應急反應能力(20%)、應急??浦R(30%)、應急操作技能(30%)、護理文書書寫(20%),正、副護士長,正、副主任4名教師打分,取平均分。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
表1 急診科護士綜合能力考核結果(±s,分)
表1 急診科護士綜合能力考核結果(±s,分)
項目 得分應急反應能力 19.17±0.32應急??浦R 27.28±1.25應急操作技術 29.11±0.76護理文書書寫 19.25±0.52
通過對12名護士培訓前后互評及醫(yī)生對護士的評價對比,12名護士培訓后應急反應能力、應急專科知識、應急操作技能、護理文書書寫質量均大幅度提高,也就提高了護士間及醫(yī)護間的滿意度。
臨床思維是將護士思維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從考核結果表得出,急診科護士均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應急反應能力、應急??浦R和應急操作技能。本研究中該結果是護士長用來評判護士綜合能力表現(xiàn)的重要指標,也從側面反映了護士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PBL教學法步驟能將一個疾病大致地闡述。指導老師提出問題,護士結合搶救病例的病程資料來回答問題,對疾病的定義、病因與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診斷、治療與護理有進一步認識,從而提高護士的理論知識水平。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搶救案例為導向的綜合能力培訓能使急診科護士在臨床實踐中表現(xiàn)出較強的應急反應能力、應急??浦R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能,同時護士間的團結協(xié)作度,醫(yī)生對護士的滿意度也大幅度提高,值得推廣。
[1] 衛(wèi)生部醫(yī)療服務監(jiān)管司編.醫(yī)院評審評價工作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2:116-121.
[2] 鐘 森,王海和,董四平.參評醫(yī)院人員培訓指南:三級綜合醫(yī)院等級評審[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5.
[3] 鄭萍兒,應秋平,李金花,等.強化培訓提高臨床護士系統(tǒng)評估能力[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