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蛟
(中鐵二局集團中心醫(yī)院口腔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于口腔正畸的需求越來越高。一些非手術適應癥的患者,通過采取矯正治療。如上頜前突患者,采取的正畸療法是拔除4顆前磨牙,使得前牙最大限度的內(nèi)收,進而減少突起,改善面型。在內(nèi)收前牙的過程中,會對后牙產(chǎn)生一個相反的作用力使得后牙前移,進而減少前牙后移的量,不足以最大限度減少突起,不利于充分改善面型。后期引入了支抗,通過支抗的作用抵抗這種對后牙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進而保證前牙后移充分。支抗的種類較多,如牙齒、頜面骨、口唇肌等都可作為支抗發(fā)揮作用[1]。臨床上上頜前突患者,需要強力的支抗,最初口腔科醫(yī)生采用口外支抗和J形鉤抵抗反作用力,該類型支抗需要患者佩戴,其作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與患者的配合程度。但這種支抗佩戴方式復雜,對于患者日常生活產(chǎn)生影響,患者佩戴依從性不高[2]。近年來種植釘?shù)难邪l(fā)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種植釘支抗通過微創(chuàng)種植,手術簡單,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得到醫(yī)生與患者的青睞,在正畸治療中應用更為廣泛。目前存在諸多關于口外支抗與種植釘支抗的比較研究,但其研究結(jié)果有所差異。本文以我院行口腔正畸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比較口外支抗和種植釘支抗的臨床效果,進而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口腔科進行正畸治療的80例患者,根據(jù)支抗類型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口外支抗,觀察組采用種植釘支抗。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在15~28歲之間,疾病類型包括上頜前突者22例,開唇露齒者18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在16~27歲之間,疾病類型包括上頜前突者24例,開唇露齒者1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疾病類型比較差異不顯著,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所選患者矯正治療前均行頭顱側(cè)位攝片,對曲面斷層進行拍片。對照組使用口外支抗,具體用法為:在上頜第一磨牙與第二磨牙間進行口外支抗,囑咐患者每天務必佩戴14h以上,可應用橫腭桿輔助支抗增加其抵抗反作用力的效果。
觀察組使用種植釘支抗,具體步驟為:使用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在上頜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槽嵴,切開牙槽黏膜,選擇黏膜與牙齦結(jié)合的部位偏向牙根方向2~3mm植入種植釘。注意植入的角度要與骨面垂直,手術完成后拍攝根尖片和曲面斷層片,明確種植釘與牙根尖的位置。術后常規(guī)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三天,注意口腔護理。種植釘支抗,初期主要通過種植釘支抗對尖牙向后側(cè)結(jié)扎,帶前牙擁擠慢慢接觸之后打開咬合,更換穩(wěn)定弓絲。在不銹鋼四上焊接牽引鉤,牽引鉤和種植釘通過鎳鈦絲拉簧對前牙進行內(nèi)收。待牙間隙關閉完全,去除種植釘[3]。
觀察矯正治療9個月后兩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況,評估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調(diào)查患者滿意度情況。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進行處理,兩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及磨牙位移均行t檢驗,患者滿意度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訪9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及磨牙位移情況,結(jié)果顯示種植釘支抗的觀察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顯著大于口外支抗的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磨牙位移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及磨牙位移比較
調(diào)查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結(jié)果顯示種植釘支抗患者滿意度為95%,口外支抗患者滿意度為8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口腔畸形對于個體面部的整體美觀有著較大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開始關注審美,注意面部的美觀,口腔正畸治療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選擇。上頜前突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口腔畸形,臨床上一些非手術患者均采取正畸矯正治療。正畸矯正治療中用于抵抗反作用力的支抗傳統(tǒng)多采用口外弓、橫腭桿、J形鉤等。但傳統(tǒng)的口外支抗,來內(nèi)收上前牙往往伴有磨牙的前移,很難達到絕對支抗。對于解決上頜前突,往往效果并不明顯,會出現(xiàn)拔牙間隙已經(jīng)關閉后,前突問題沒有明顯改善,面型改善效果不佳。近年來出現(xiàn)的微型種植體支抗,直接以堅硬的骨骼作為支抗力的承受者,而不是讓牙作為支抗力的承受者,可以提供穩(wěn)定、高效的支抗力。種植釘支抗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便、患者無不適感,且支抗穩(wěn)定性好,可有效控制磨牙,使面部整體和諧且美觀。種植釘支抗以領骨為支抗,直接將反作用力施于領骨及其鄰近組織上,可控制矯治牙按需要的角度及距離移動,減小作為支抗力基礎的非矯治牙齒的位移,并且由口外支抗轉(zhuǎn)變?yōu)榭趦?nèi)支抗.微型種植體支抗與領骨及其鄰近組織很好結(jié)合,可增加其穩(wěn)定性,并可有效控制磨牙,減少雙領前凸患者的凸度,改善面型,使面部整體和諧且美觀,避牙齒負向移動,這使一些難以矯正的問題,如前領骨發(fā)育不足、磨牙下垂等得到了良好的解決[4]。
本文研究比較口外支抗和種植釘支抗在矯正治療中的應用,結(jié)果提示種植釘支抗矯正治療后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傾角差及磨牙位移等情況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口外支抗,能更好的改善前突問題,具有較佳的穩(wěn)定性。且種植釘支抗應用簡便,不像傳統(tǒng)口外支抗佩戴復雜,更加受到患者的青睞,患者滿意度較高。
綜上,微螺釘型種植體植入手術簡單,創(chuàng)傷較小,易于被患者接受。對于臨床需要使用支抗的治療,均使用。尤其對于那些應用傳統(tǒng)手段難以達到支抗控制效果的病例,以及那些不愿戴用口外弓、橫額桿等附件的患者,選擇種植釘支抗更能取得較佳的療效。
[1]魏威,龔仁國,肖海鷹.種植支抗非拔牙矯治成人上領前突畸形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雜志,2015,10(3):39-40.
[2]岳士超.微種植支抗與口外支抗對上頜或雙頜前突患者的療效評價[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
[3]陳中堅,宋志蕓.微種植體支抗在治療上頜前突中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2013,33(11):772-775.
[4]趙巍,彭鐵男,王峰微型種植釘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分析「月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