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進龍 馬福軍 年文博 李程 楊國泰 石煙
(甘肅省華亭縣人民醫(yī)院 甘肅 華亭 744106)
老年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具有發(fā)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高等特點,屬于預后效果較差的一類疾病。目前以手術治療,但對手術時選擇,各家說法不一[1]。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探討選擇不同手術時機治療老年膽源性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如下。
本組探討對象為11年3月至16年3月期間收治的78例老年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為治療組40例(其中膽道梗阻型28例)和對照組38例(其中膽道梗阻型25例)。本組患者均符合膽源性急性胰腺炎診斷及分型標準[2],基礎病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治療組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齡(68.96±5.28)歲。膽囊結石12例,膽總管結石11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7例。BalthazarCT分級:23例B級,12例C級,4例D級,1例E級。治療前APACHE II評分為14.69±1.45。
對照組男12例,女26例,平均年齡(69.52±5.37)歲。膽囊結石13例,膽總管結石10例,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15例。Balthazar CT分級:22例B級,12例C級,3例D級,1例E級,治療前APACHE II評分為14.41±1.56。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及基礎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入院后72h之內完成手術治療。對照組在入院后72小時之后實施延期手術治療。
手術措施:病因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則實施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膽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必要時中轉開腹手術,根據(jù)胰周滲液情況,選擇性留置胰周引流管。單純膽總管結石者,則行經(jīng)十二指腸鏡括約肌切開取石及鼻膽管引流。
對比兩組患者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腹膜炎體征減輕時間,APACHE II評分,住院時間,費用,胰腺及胰周膿腫發(fā)生率,死亡率,隨訪一年后,對比兩組復發(fā)率。
使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腹膜炎體征減輕時間,APACHE II評分,住院時間,住院費用采用t檢驗,復發(fā)率、胰腺及胰周膿腫發(fā)生率、死亡率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實施早期手術治療后,腹痛、腹脹緩解時間、腹膜炎體征減輕時間、APACHE I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無死亡病例,而對照組存在4例死亡病例(P<0.05)。如表1所示。
早期治療,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費用,減少胰腺及胰周膿腫發(fā)生率和胰腺炎復發(fā)率,更易于患者接受,兩組治療效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癥狀、體征改善情況、APACHE II評分和死亡率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我國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發(fā)病因素50%以上為膽道疾病所致,老年患者發(fā)病率逐年增加,而手術時機選擇頗有爭議[3]。本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手術組實施膽囊切除、膽道探查、引流術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更快,住院時間更短,費用更低。
文獻報道,膽道梗阻的時間與胰腺炎病程轉歸呈正相關[4]。本組膽道梗阻共53例,早期手術組和延期手術組中分別占70%和67%,治療后延期手術組APACHE II評分、胰腺炎復發(fā)率、胰腺及胰周膿腫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均顯著高于早期手術組(P<0.05),符合國內相關文獻報道[5]。分析認為,長時間的膽道梗阻,進行性黃疸,加重了肝、胰功能損害,導致本已有較多基礎病的老年患者出現(xiàn)全身功能失代償,發(fā)生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對比分析,特別對于膽道梗阻型膽源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早期手術更利于患者恢復,提高生存率。
總之,對老年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結合APACHE II評分和BalthazarCT分級,實施早期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更易于患者接受。
[1]劉大晟,重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療時機的探討[J].中國醫(yī)刊,2014,95.
[2]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華胰腺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
[3]王斌,重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治療和手術時機選擇[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47.
[4]余碩,不同時機治療老年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4.
[5]胡文江,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手術治療臨床體會[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