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這將成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據媒休報道,眼下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后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4月30日,同股不同權制度正式在香港生效,并即刻接受上市申請。這是繼1989年后,港交所重新啟動“同股不同權”機制,小米也成為了這一制度重啟后的首批獲益企業(yè)。另外,小米又與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集團達成重要合作。
優(yōu)必選5月3日正式宣布完成8.2億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50億美元,刷新了此前商湯科技單輪融資6億美元的記錄。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工商銀行、民生證券等跟投,優(yōu)必選B輪領投方鼎暉資本追加投資。優(yōu)必選CEO表示,C輪融資不僅僅是財務融資,而是新一輪的戰(zhàn)略融資。公司基于戰(zhàn)略層面的考量引入投資方,并最終選擇了能夠對優(yōu)必選未來的商業(yè)化布局,包括B2B和B2C生態(tài)的布局帶來價值的投資者。
經季節(jié)性調整的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yè)PMI錄得51.1,略高于上月0.1個百分點,高于預期0.2個百分點。過去11個月以來,制造業(yè)運行一直保持輕微增長態(tài)勢。調查顯示,由于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出口訂單自2016年11月以來首次出現(xiàn)萎縮。莫尼塔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稱,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yè)PMI仍處于較好景氣區(qū)間內,但由于出口形勢較嚴峻,經濟增長對內需的依賴度顯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