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梅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小數除法的例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小數點移動規(guī)律,會用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小組合作等數學活動,利用遷移,總結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小數點的移動規(guī)律,從而提高計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數學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在經歷觀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點的移動規(guī)律,并能熟練進行除數是小數的計算
教學難點:掌握當被除數位數不夠時,在被除數的末尾用零補足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超市一角:媽媽買菜。
提出問題:媽媽到超市買土豆,每千克2.8元,12.6元可以買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
12.6÷2.8=4.5(千克)
答:12.6元可以買4.5千克.
(設計意圖:由學生身邊熟悉的買土豆的生活場景入手,給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回憶舊知、應用舊知的機會,有利于喚醒學生對除數與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一樣時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熟悉的場景還能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把12.6÷2.8變式成12.6÷0.28,引入新課。
提問:把除數2.8換成0.28,同學們還會計算嗎?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創(chuàng)造了解決新知與學生原有知識的碰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興趣。)
二、共同探究,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課本例5:12.6÷0.28
(1)提問:請同學們觀察這道算式的被除數與除數的小數位數,你有什么發(fā)現?
引導學生觀察除數與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發(fā)現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不夠。
引發(fā)學生思考:我們怎么辦呢?
(2)共同合作探究,發(fā)現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可以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3)學生嘗試完成例5.
(4)學生完成后師生共評。
2.引導學生討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3.師生共同發(fā)現、歸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1)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 ;
(2)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 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 補足);
(3) 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
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數學活動,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適當引導,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三、學以致用,深化提高
以課件闖關游戲形式出示練習。
第一關:我會做
2.6÷0.13= 2.19÷0.3=
第二關:我能解決
26÷0.13=
第三關:我最棒
小明帶了20元去文具店買筆記本,每本筆記本3.5元,售貨員找回6元,小明買了多少本筆記本?
(設計意圖:用學生感興趣的闖關游戲設計了由淺入深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和挑戰(zhàn)自我的信心。
四、回顧反思,自我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的表現最好?
……
……
(設計意圖: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收獲”的提問,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積累的活動經驗和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評價誰的表現最好,可以讓學生之間互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客觀地對待他人,懂得尊重,學會欣賞,建立自信,增進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