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要】目的:探討選擇綜合護理方法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進行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112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方式的研究;對照組(5 6例):選擇普通護理方法展開疾病護理;觀察組(56例):選擇綜合護理方法展開疾病護理;最終就兩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滿意程度以及配合度展開評價,并且對比評價結果。結果:同對照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滿意程度評價結果(80.36%)對比,觀察組總滿意率(98.21%)呈現(xiàn)出明顯性提升(P<0.05)。同對照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配合度評價結果(78.5 7%)對比,觀察組總配合率(98.21%)呈現(xiàn)出明顯性提升(P<0.05)。結論:護理人員選擇綜合護理方式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進行干預,在增高護理滿意度以及提升配合度方面可以獲得極為明顯效果,從而對于心臟介入手術的順利實施做出充分保證,最終促進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綜合水平提升以及術后快速恢復。
【關鍵詞】心臟介入手術;綜合護理;臨床效果
對于心臟疾病患者臨床在研究治療方法.心臟介入手術方法獲得廣泛應用,在手術過程中,將護理力度加強,對于患者最終手術成功性會產生直接性影響[1]。本次研究將確定最佳方法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進行護理,以此通過綜合護理,使得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綜合干預效果獲得顯著提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112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方式的研充對照組(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6歲~76歲,平均年齡為(64.29±1.25)歲;觀察組(56例):男26例,女29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9歲~79歲,平均年齡為(64.33±1.29)歲;倫理委員會對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準,所有心臟介入手術患者以及家屬共同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觀察對比兩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性別、年齡,最終發(fā)現(xiàn)無明顯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在進入醫(yī)院后,采用抽簽法分組后進行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方式的研究;對照組:選擇普通護理方法展開疾病護理;觀察組:選擇綜合護理方法展開疾病護理;對于對照組,護理人員主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患者的系列檢查進行協(xié)助以及對患者系列治療遵醫(yī)囑完成[2]。對于觀察組,具體為:
1.2.1 對患者展開術前護理干預
對于患者的手術前宣教,護理人員需要認真完成,此外對于患者的體位選擇以及同臨床醫(yī)師的合理配合需要認真完成;此外,就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系列狀況合理完成評估,確保患者對于臨床可以耐受,認真記錄系列生命體征。此外,于腸道準備、術前禁食禁飲、營養(yǎng)支持以及靜脈通道開放等方面加以干預,準備鎮(zhèn)靜劑對患者進行肌肉注射,防止手術過程中呈現(xiàn)出系列不良事件[3]。
1.2.2 對患者展開術中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對于患者躺上手術臺進行協(xié)助,并且對其體位合理選擇加以協(xié)助。護理人員認真檢查手術期間系列手術器械,完成皮膚消毒后,將手術巾鋪好,對于系列基本操作,護理人員需要配合臨床醫(yī)師完成。對室內儀器光源以及室內光源進行合理調節(jié),以確保認真完成心臟介入手術治療。此外通過將溝通交流加強,使得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異常情緒獲得緩解[4]。
1.2.3 對患者展開術后護理干預
(1)合理做好病情監(jiān)測工作。手術后在心臟介入術患者未表現(xiàn)出清醒狀態(tài)下,對其去枕仰臥位選擇充分協(xié)助,并且保證頭部向一側偏向,防止呼吸道受到嘔吐物堵塞,避免呈現(xiàn)出窒息等系列副反應。手術后6h,對于飲食以及飲水需要嚴格禁止,就脈搏、呼吸、心率、血壓與體溫等系列生命體征變化認真觀察記錄,確保表現(xiàn)出異常癥狀的心臟介入術患者可以獲得及時處理[5]。
(2)對患者合理展開環(huán)境護理工作。為了對心臟介入術患者的病情康復加以促進,將治療期間的環(huán)境護理力度充分加強意義顯著。醫(yī)院需要在對心臟介入術患者實際情況加以了解情況下,合理完成有關病房的設立,以對患者使用的及時性做出保證。此外,為了對室內空氣新鮮做出保證,需要認真完成開窗通風工作。此外,對患者家屬的探視合理減少,以對其休息的充分性做出保證[6]。
(3)對患者合理展開穿刺點護理工作。手術后需要將患者穿刺點護理力度從分加強,對于患者穿刺點位置皮膚,需要按照醫(yī)囑在固定時間展開清潔消毒工作。將切口位置敷料需要合理更換,對周圍皮膚的清潔干燥加以充分保持,并且就切口位置是否呈現(xiàn)出滲液以及滲血現(xiàn)象需要認真觀察,如果出現(xiàn),需要立即完成止血操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心臟介入術患者護理滿意程度以及配合度。
1.4 判斷標準
護理人員采用醫(yī)院所制問卷展開兩組心臟介入術患者滿意程度以及配合程度調查。對于滿意程度:不滿意:最終結果≤59分;滿意:60分≤最終結果≤85分;非常滿意:最終結果≥86分[7]。
對于配合程度:差:最終結果≤60分;良:61分≤最終結果≤80分;優(yōu):最終結果≥81分[8]。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兩組心臟介入術患者護理結果展開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護理滿意程度以及配合度)以%形式合理展開X2檢驗,最終P<0.05為差異表現(xiàn)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同對照組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護理滿意程度評價結果(80.36%)對比,觀察組總滿意率(98.21%)呈現(xiàn)出明顯性提升(P<0.05),見表1。
2.2 配合度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