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元秀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孕產婦妊娠結局及抑制產后抑郁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接收的60例孕產婦進行分組研究,根據入院單雙日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僅給予常規(guī)產科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實施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的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率及產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結果:統(tǒng)計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兩項數(shù)據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焦慮評分(SAS)、抑郁評分(SDS)均低于對照組,兩項數(shù)據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孕產婦實施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并降低產后抑郁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中借鑒。
【關鍵詞】心理護理;妊娠結局;自然分娩;產后出血;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是產婦分娩后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心理障礙,嚴重者會產生消極輕生想法[1];其次,從臨床來看,產后抑郁除了會對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影響,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妊娠結局[2],這也對產科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護理是目前廣泛運用在臨床上的一種護理手段,旨在改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依從性最終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本次研究將以我院接收的60例產婦展開研究,以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改善妊娠結局并抑制產后抑郁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研究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資料
將2016年3月-2 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孕產婦進行分組研究,納入對象排除合并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及認知功能障礙者;根據入院單雙日的順序將產婦分為觀察組(n_30)年齡21~31歲,平均年齡(24.7±3.6)歲;對照組(n_30)年齡23~32歲,平均年齡(25.1±4.O)歲。研究經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兩組產婦及家屬均同意參與研究。統(tǒng)計學結果提示兩組基本資料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符合分組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產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實施心理護理,方法: (1)健康知識宣教,產婦入院后根據其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向其詳細介紹剖宮產和陰道分娩的相關知識及具體流程,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分娩知識體系[3],進而提升其依從性,對于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產婦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配合圖文資料幫助其理解,避免其出現(xiàn)認知偏差; (2)強化溝通,護理人員應抓住每一次床旁施護的機會,主動與產婦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訴求及心理狀態(tài),鼓勵產婦傾訴自身的不適應及顧慮,同時給予相應的情感支持[4]; (3)家庭支持,對家屬進行簡要的健康知識宣教,讓其意識到家屬對于保證產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勵其在產婦待產期間多與其進行交流互動,并在不影響分娩進程及產婦安全的情況下盡量滿足產婦提出的要求[5]; (4)環(huán)境調整,護理人員于早晚指導產婦進行靜坐冥想,期間可根據產婦的喜好播放舒緩音樂,并通過軀體按摩幫助產婦放松身體肌肉[6],按摩2次/d,20-3 0min/次。
1.3 評價指標
(1)比較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產后出血率。
(2)采用焦慮狀態(tài)量表(SAS)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焦慮評分,表格共計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分界值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采用抑郁狀態(tài)量表(SDS)比較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抑郁評分,表格共計20個條目,分界值53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位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以SPSS 19.0軟件分析相關數(shù)據。(x±s)表計量資料;兩組產婦的SAS、SDS評分采t檢驗;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率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產后出血率對比
統(tǒng)計提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兩項數(shù)據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兩組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較干預前均有所改善,但組間比較觀察組兩項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數(shù)據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心理護理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護理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升其依從性,保證治療的延續(xù)性及效果;產后抑郁一般出現(xiàn)在產婦生產后的初期,始發(fā)癥狀相對較為輕微,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多會出現(xiàn)明顯的心情低落、煩躁以及軀體方面的不適應,嚴重者還會有輕生的想法;另一方面,從過往臨床資料的總結來看,產婦心理不健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妊娠結局。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首先對產婦進行了系統(tǒng)的健康知識宣教,從臨床來看產婦負面情緒的出現(xiàn)與其對整個生產過程缺乏正確的認知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通過健康知識宣教能夠幫助產婦樹立正確的生產價值觀,進而提升其依從性;其次,有意識的對日常溝通進行強化,護患溝通是是是心理護理的核心方法,能夠幫助醫(yī)護人員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訴求及心理變化,進而對心理干預辦法進行針對性調整,也有助于進一步拉近護患關系,減少各類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另一方面,我們也對常規(guī)心理護理方法進行了深化,由于產婦的特殊性,任何環(huán)境方面的缺陷也容易對產婦的心理造成影響,除去做好基本的病房清潔工作外,我們還有針對性的指導產婦進行靜坐、冥想及肢體按摩,填補了日常護理中的空白,推進了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再者,家屬對于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引導具有不可替代性[7],通過對家屬的健康知識宣教,不僅能夠滿足產婦情感方面的需求,也避免了家屬將負面情緒傳遞給產婦。
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產婦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了心理干預的應用可改善產婦的負性情緒進而有效抑制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其次,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P<0.05),從側面應證了產婦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結局。此外,心理護理完美貼合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在具體的實施中更加重視產婦的主觀感受,也更能讓產婦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良苦用心,進而在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上,心理護理的實施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孕產婦實施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并降低產后抑郁的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麗芳,林碧芳.產科心理護理對孕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 (02):142-143.
[2]李珍悅.產后抑郁相關因素的分析及中西醫(yī)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 (04): 268-269.
[3]邱艷麗.心理護理干預聯(lián)合康復按摩對產后抑郁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 (02):77-79+83.
[4]任婷,陳潔,王循紅,王楊,紀艷麗.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優(yōu)質護理對產后抑郁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 (03): 479-481.
[5]尤金蘭,丁敏華,蔣蘭英,顧珺.產科心理護理對孕產婦妊娠結局及產后抑郁情況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 (03):85-88.
[6]楊雄英.產科心理護理在孕產婦妊娠結局和產后抑郁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 (03): 456-458.
[7]劉英喬,郭彩利,李立新,張立霞,底玉洪.認知行為于預對產婦產后抑郁影響的臨床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 (12):8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