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芬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中醫(yī)護理運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來我院治療的5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次序平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進行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中醫(y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術后的疼痛感。結果: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積極因素較對照組而言有明顯的優(yōu)勢,P<0.05。結論:中醫(yī)護理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中體現的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降低患者手術后的疼痛感,因此,在臨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醫(yī)護理;子宮肌瘤;圍術期
子宮肌瘤在婦科疾病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經常發(fā)生在處于育齡期的女性中間。子宮肌瘤也屬于腫瘤的一種,幾乎很難單純的通過藥物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目前在臨床上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的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進行摘除,這種方式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是就患者本身而言,采取子宮切除的方式會對患者的心理與生活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部分患者面對這樣的情況甚至會選擇輕生[l]。所以尋找一種更好的護理與治療方法來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就中醫(yī)護理運用于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來我院治療的50例進行子宮肌瘤的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的納入標準為:患者均患有子宮肌瘤并且進行手術,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都具有清醒的意識,征得了患者家屬以及患者雙方的同意并且簽訂了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溝通障礙的患者、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以及具有重大并發(fā)癥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次序平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5例,對照組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5.1±1.4)歲,實驗組年齡為30-60歲,平均年齡(45.3±1.8)歲,經過對比與調查,發(fā)現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雙方之間各項基本信息例如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經歷等都沒有顯著的差異,P值大于0.05,具有可供參考的價值[2]。
1.2 實施方法
對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遵從醫(yī)囑嚴格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日常的病情進行隨時跟蹤與研究,適當的對患者進行知識教育,讓患者盡力配合醫(yī)護工作。實驗組在對照組所進行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配合中醫(yī)護理[3]。
主要內容有: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前應當根據不同患者的身體狀況對患者進行評估,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醫(yī)護人員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患者進行安撫,努力與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狀態(tài)。部分患者在進行手術前經常會因為疾病與手術而產生恐懼與不安,會面臨比較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會影響到患者的睡眠以及生活,所以醫(yī)護人員可以讓患者通過溫水泡腳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壓力,醫(yī)護人員還可以對患者的百會、涌泉以及太陽穴等穴位進行按摩,來讓患者保持放松,使得患者在手術前能夠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②術中護理,可以讓患者選擇一名較為信任和熟悉的護理人員陪同進入手術室,幫助患者快速熟悉手術室內環(huán)境,消除患者的緊張感和恐懼感,并在手術過程中陪伴患者給予患者精神鼓勵,引導患者保持心情平靜[4]。③術后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以后,醫(y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出詳細的一對一的護理方案。一方面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對患者神門、皮質等穴位進行按摩來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另一方面,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改善患者周圍的治療環(huán)境來幫助患者緩解生理上的疼痛。醫(yī)護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家屬每天給患者放一些輕松的音樂或者是利用鮮花來裝飾病房,通過這樣的做法,使得患者在術后就能夠減緩因為手術而帶來的身體不適。醫(yī)護人員要每天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每天按壓的時間都應該在兩分鐘左右,并且一天要維持三到五次的頻率。部分患者在手術以后可能會出現腹脹的情況,醫(yī)護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飲用理氣通腹湯來緩解這種癥狀。在患者手術以后不能夠讓患者整天在床上休息,醫(yī)護人員可以知道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一定的輔助,讓患者能夠進行適當的活動,防止患者因為長期臥床而產生下肢腫脹或者疼痛。對待患者要進行詳細的監(jiān)護,經常性的對患者進行各項指標例如血壓脈搏等的監(jiān)測,并且做好記錄工作,防止患者后期身體出現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護理人員要報告給醫(yī)生,讓醫(yī)生及時進行治療。④心理護理,患者在患有子宮肌瘤以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接受現實,心理上與生理上都會難以接受。她們會因為疾病而情緒低下、焦躁不安,久而久之,這種比較差的情緒就會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影響,會對患者的康復造成很大的阻礙。面對這樣的情況,醫(yī)護人員要及時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向患者闡述這種疾病產生的原因以及可治愈性,努力降低患者因為疾病而產生的恐懼與不安。醫(y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知識講解,讓患者認識到這種疾病并不會對以后的生活產生過大的影響,讓患者能夠緩解不良情緒,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情,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后期的治療。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發(fā)揮患者家屬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讓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鼓勵與安慰,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溫暖[5]。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持續(xù)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疼痛程度。擬定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兩組患者對相關護理措施進行打分,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90-100分)、較滿意(61-89分)、不滿意(60分以下)?;颊咝g后的疼痛程度具體表現為疼痛、可耐受疼痛以及無痛。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組采用SPSS22.0對所收集到的患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術后疼痛程度狀況均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統(tǒng)計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參照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其中實驗組患者對護理過程滿意的為15例,較滿意的有8例,不滿意的2例,護理滿意度為92%,對照組患者滿意的有10例,較滿意的7例,不滿意的8例,護理滿意度為68%,X2=4.5,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狀況
通過對數據的統(tǒng)計,在實驗組患者中感到疼痛的患者有2例,可耐受疼痛的患者有7例,感到無痛的患者有16例,疼痛程度為36%。在對照組患者中,感到疼痛的患者有7例,可耐受疼痛的患者有15例,感到無痛的患者只有3例,疼痛程度為88%,X2=3.9,P<0.05。
3 討論
在相關的中醫(yī)理論中,如果要想通過藥物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就必須配合優(yōu)秀的恰當的護理方式來改善患者的術后狀態(tài)。中醫(yī)護理的方式具體表現為按摩、針灸以及藥理埋穴等,中醫(yī)護理保證患者體內能夠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tài)。為了能夠給予子宮肌瘤患者更好的治療效果,讓患者能夠擁有更好的康復狀態(tài),本文就中醫(yī)護理運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所產生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
通過對上述的方法以及各項數據的分析,可以得知,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對照組患者,P值小于0.05,具體原因可以分析為:通過術前護理能夠對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進行改善,讓患者能夠在手術前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更好的面對手術;通過術中護理能讓患者盡快熟悉手術環(huán)境;通過術后護理則能夠讓患者擁有一個良好的術后康復環(huán)境,防止不良反應的產生;通過心理護理能夠讓患者更加積極的配合護理活動。
綜上所述,將中醫(yī)護理運用于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中體現出了非常好的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能夠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被廣泛應用到臨床中去。
參考文獻
[1]陳述.全程中醫(yī)護理模式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8,10 (14):98-100.
[2]周娜,王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中醫(yī)護理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 (09):156-157.
[3]胡壽涓,胡沙沙.中醫(yī)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 (05):131-132.
[4]鐘玉南,楊美容,鐘淑紅,陽國華,肖霞,江蕓.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中醫(yī)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7,23 (26):141-142.
[5]梁凡.全程中醫(yī)護理模式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圍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光明中醫(yī),2015,30 (12):2671-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