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何鎮(zhèn)邦
葉煒的《富礦》,我讀后很有感觸?!陡坏V》寫了麻莊煤礦的建立和發(fā)展,最后因為礦難和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又衰落的整個過程。
我先談談小說中的人物。這個小說給我一個新的感覺,就是葉煒把煤礦發(fā)展的興衰推到背景上去了,這說明他很會寫小說。他主要是通過煤礦來寫人,以兩個農(nóng)村婦女——麻姑、笨妮為主線,尤其是麻姑的命運來展開故事。這兩個女孩子都是悲劇人物。麻姑從一個很淳樸的鄉(xiāng)村女孩,最后變成大洋馬,讓人很心酸。作品中另外一些人物是農(nóng)民,其中主要的是六小以及他的哥哥、父親等。還有村里的黨支部書記,這方面的人物也很多??傮w上我有個感覺,這部作品寫農(nóng)村人物要比寫礦上的人物寫得好。
《富礦》把麻莊礦的興衰推到背景上去,以農(nóng)村和礦山的人物命運為主線。作家很懂得如何寫小說,作品讓人很想去閱讀,想讀就意味著作品能吸引人。讀完這部小說,先不說震撼,最起碼很震驚。因為作家還很年輕啊,這一點是讓我感到很高興、很贊賞的。在這個作品中,人物頭緒稍許多了一些,將來再寫還可以提煉。人物的命運寫得越集中越好。
第二點,我想談談這個小說的藝術特點。首先,這個小說的藝術資源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中國古典小說,一個是中國民間文化。這兩點對作家都有影響,這個寫作的路子是對的。全書分為71個章節(jié),開頭和結尾是兩個0,中間69節(jié),這個結構很好,章節(jié)分得合理,讀起來也好讀。我認為西洋化的那種一章幾萬字的結構并不可取?!陡坏V》吸收了中國古典小說的精華,包括情節(jié)方面,作家很會編故事。這都是很成功的。
《富礦》寫出了地方風俗和蘇北民情特色,特別是作品中寫到的婚喪嫁娶,寫出了蘇北農(nóng)村特色。最近讀了趙本夫的“地母三部曲”,體會了蘇北地區(qū)強大的地方文化。在《富礦》中,葉煒把蘇北民俗風情融進了作品,把地方文化消化了,很不簡單。
所以讀到這部作品我還是感到很震驚的?,F(xiàn)在許多年輕作家尤其是“70后”“80后”的作家,都不怎么注重傳統(tǒng),葉煒卻注意到了,這一點值得肯定。
第三個就是這部作品的語言值得肯定。小說語言不能寫得過于書院化,不能太雅,小說本來就是街頭巷語的東西,一定要寫得好看?!陡坏V》的語言有許多口語,但是作家提煉得很好,這是葉煒將來成為大作家的一個重要本領和優(yōu)勢。可以看出,作家熟悉農(nóng)村環(huán)境,寫農(nóng)村的語言比寫礦區(qū)的語言要好。今后要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另外,在寫人性的沉淪時,要稍微注意有所節(jié)制。
(本文為作者在《富礦》北京研討會上的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