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洪
在歷史長河中,書法曾與文學、繪畫等文化樣式,一起撐起博大燦爛的中華文明。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功利的干擾、文化的取向,書法漸漸地淡出義務教育的領地。
一、書法在義務教育階段中被淡忘的成因分析
1. 因科技的進步,書法的再現(xiàn)功能被取代。千百年來,中國書寫工具一直以毛筆為主,人們之間的信息往來,也就以毛筆書寫的漢字為載體。這種現(xiàn)狀與需求就迫使人們不得不專心于漢字表現(xiàn)形式的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促進了漢字書寫藝術的形成與提升。然而到了近代,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信息往來,用筆書寫的占比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下,漢字書寫的藝術形式便漸漸消失于歷史的洪流中。
2. 因功利的思想,書法的傳統(tǒng)地位被動搖。功利性,追求功效和利益,或有功必獲利。今天,功利性影響著我們的教育,改變著我們的行為取向,具體表現(xiàn)為干什么事都直接奔向功績、利益、好處。如學校關心成績,教師關心績效、家長關心升學。這樣,我們就無法靜心研究書法,就無法感受書法中的美學價值,因無法感知與接受書法,它的地位也就漸被動搖。
3. 因文化的取向,書法的內(nèi)在價值被淡忘。五四運動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損;改革開放后,發(fā)展成了當代主旋律,那些曾經(jīng)潤養(yǎng)中國人性格的文化形式漸漸地處于弱勢地位。在這種情形下,書法也未能幸免于難,內(nèi)含于書法中的真、善、美也漸漸地被遺忘。
二、書法在義務教育階段中的定位重設
1. 教授書法的技法,把握漢字的書寫法則。關于寫字教學,早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曾大篇幅提及,并對漢字書寫質(zhì)量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如端正、工整、美觀等。然而實行至今,學生的書寫狀況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語文教學關注漢字書寫的表象問題——端正、工整、美觀,而忽略了支撐法則。當學生沒能把握漢字書寫的法則時,面對新的漢字,就難以“端正、工整、美觀”地書寫。為此,當我們在全國范圍內(nèi)增開“書法課”時,就是要高于傳統(tǒng)“寫字教學”的格局,彌補寫字教學曾留下的缺陷。首先,訓練漢字筆畫書寫的規(guī)律。筆畫書寫規(guī)律是最基本的規(guī)律,是書法教育的基礎形式。漢字筆畫可從兩個維度進行訓練:一是,筆畫形態(tài),是指要把握住筆畫外形的基本表現(xiàn),要做到橫要斜、豎要直、撇如劍、捺如刀;二是,運筆,是指每一個筆畫在書寫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力度與速度。其次,要分析漢字筆畫組合的法則,是指筆畫、偏旁組合成漢字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里,掌握大量的漢字書寫形式。
2. 滲透審美理論,感知漢字線條的藝術魅力。書法是由一組組或靈動、或古拙、或精瘦、或雄渾的線條組成,經(jīng)過不同人群、不同心境、不同審美標準下創(chuàng)造而出,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美學元素,如“古拙典雅” “清秀飄逸”,如“巧出險峰” “平衡穩(wěn)重”……如果我們不將這些蘊藏在漢字背后的美學原理點明,而直接讓學生去感悟書法,他們是很難有大的收獲的。這也是多年來寫字教學在低層次上徘徊的根源之一。關于“美”,不同時期,人們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先秦時期,以“羊大”為美;唐朝時期,以“豐腴”為美……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的標準,故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取向。書法也是如此,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時期,人們對書法的認知不同,對書法“美”的評判不同,故而對書法“美”的表現(xiàn)就不同。因此,在書法教學時,我們有必要進行審美理論講解與滲透。當然,在進行“審美滲透”的時候,既要考慮小學生的年齡與認知特點,講解要淺顯易懂、饒有興趣,又要突出書法教育的本質(zhì)取向:盡量用審美的視角去剖析漢字的構成,讓學生明白這樣寫的美學根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審美理論的浸潤下,慢慢感受到書法的靈動與厚重。
3. 挖掘書法的內(nèi)蘊,擷取漢字藝術的育人功能。書法教育,教什么?是“法”,它是技術層面的范疇,如筆法、章法、墨法等等。那它育的是什么?是“人”?;蛟S有人會覺得,小題大做,否也。書法是中國人在追求至真境界、至美意趣、至善人格過程中的一種表現(xiàn),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尚真、尚美、尚善的印跡。大凡書畫名家,基本是人格至善之人。反過來,亦是如此。想成為書畫名家,必須完善人格修養(yǎng)。真正的書法教育,就是讓學生在人格層面、在文化層面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因此,開展書法教育,我們帶領學生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進入中國哲學、藝術、民風等精神層面,感受書法背后的意蘊,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擷取人格完善的元素,從而做一個具有中國精神的中國人。
總之,在新的時期,我們只有重新對書法教育進行全新的定位,教授技法、滲透審美、挖掘內(nèi)蘊,賦予它新的使命,才能讓書法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
(作者單位:淮安市東雙溝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