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真武中心小學(225003) 徐 軍
在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可以把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但長期以來,教師對諸如情境圖、主題圖等的研究較多,過多關注學生是否會看圖、說圖、分析圖意,而忽視了對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蘇教版教材將畫示意圖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專門安排了相關內(nèi)容,凸顯了示意圖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地位。那么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如何去有效應用示意圖,促進學生的畫圖意識與畫圖能力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呢?
在學生的潛意識里,示意圖是畫給老師看的,不是自己要畫的,更不是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表面上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的畫圖意識似乎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實際上這種“提升”往往都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并不是出自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規(guī)定學生去畫圖或是不畫圖,而是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加以引導,并通過對典型習題的分析講解,讓學生體會示意圖的作用,從而使他們有感而發(fā),真正做到“圖由心生”。
[教學案例]
師(展示教材例題):從前往后數(shù),第5只是小鹿,從后往前數(shù),第8只是小鹿,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生1:5加8等于13,一共有13只小動物。(其他學生紛紛表示贊同)
師:真的是13只嗎?你們再想一想。
生2:我不同意生1的說法。我通過畫圖解題,得出的答案不是13。
師:你是怎樣想的,能給大家展示嗎?
(生2展示解題過程,如圖1)
圖1
師:這里的實心圓表示什么?空心圓又表示什么?
生2:實心圓表示的是小鹿,空心圓表示其他小動物,這樣一數(shù)就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了。
師:他的方法好不好?大家要不要向他學習?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他的方法來再做一遍。
(教師出示變式題“小朋友們在排隊,小明的左邊有6個人,右邊有8個人,這一隊伍中一共有多少人?”,以此作為鞏固訓練。從練習的反饋來看,全班34個學生,只有4個學生沒有寫出來,其他學生都畫出了示意圖。)
從上述教學中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教師對生2的大加贊賞,引得其他學生羨慕不已,才讓“畫圖”這一思想方法在學生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才有了后面解答變式題時,學生那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適當引導學生畫圖是很有必要的,關鍵是要把握好時機,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畫圖意識。
圖2
生1:真神奇,這方法太妙了!
生2:只要用就行了。
師:那你們認為用畫示意圖的方法來理解這道題好不好?
生(齊):好!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激烈沖突,并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選取能體現(xiàn)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典型題進行教學,收到了以點帶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畫圖的意識。
示意圖的主要特點是簡單明了,它能突出重點,忽略次要因素。但有的學生認為畫出來的圖越簡越好,甚至忽略了題中的基本元素,這樣對解決問題沒有起到幫助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畫出規(guī)范的示意圖。
為了進行課題研究,我對“用長200厘米、寬150厘米的紅布做直角三角形的小紅旗,小紅旗的直角邊分別是20厘米和12厘米,這塊紅布最多可以做多少面這樣的小旗?”這道題展開了分析。
這道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易錯的地方有兩個:一是直接用紅布的面積去除以小紅旗的面積,而不考慮實際情況;二是沒有注意到小紅旗是三角形的,忘記乘2。大部分學生在解這一道題時都用到了畫圖方法,但是正確率卻不高。這是為什么呢?示意圖畫得不規(guī)范是解題正確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F(xiàn)我對部分不規(guī)范的畫圖進行簡單分析。
圖3
由圖3可知,這個學生只知道在長方形中畫直角三角形,卻不考慮長方形的邊長和三角形的邊長之間的關系。這個示意圖不僅無效,還嚴重干擾了學生的思維。
圖4
由圖4可知,學生有畫示意圖的意識,但還不會畫簡單明了的示意圖。這些示意圖過于煩瑣,操作起來也浪費時間,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chǎn)生討厭畫圖的情緒。
圖5
圖5是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畫的唯一的一幅線段圖,圖中非常清晰地標出長200厘米里有幾個20厘米,寬150厘米里有幾個12厘米,以及多余的6厘米。但在解答的最后少了“120乘2”,看以偶然,其實是必然的,因為線段圖只能反映出數(shù)據(j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并不能形象地表示出能剪多少個三角形,所以這道題根本就不適合畫線段圖。
調(diào)查得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有71.9%的學生畫示意圖,但解題的正確率只是47.6%,連一半都不到,可見學生所畫的示意圖準確度并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畫規(guī)范的示意圖,真正體現(xiàn)示意圖的有效性。示意圖的規(guī)范并不是指某一道題必須統(tǒng)一用一樣的示意圖,而是指對所畫示意圖的基本元素(比如比例關系、位置關系、主要數(shù)據(jù)等)要規(guī)范。只有教師進行正確的畫圖引導,才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題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學生的畫圖能力也才會真正得到提升。
1.形式的多樣化。示意圖是根據(jù)問題的需要而繪制出來的圖形,是題意的一種直觀表達,它的形式具有多樣性,有線段圖、直條型、字母型、數(shù)字型、表格型等。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不同的課例,向學生展現(xiàn)多樣化的示意圖,進而促進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調(diào)用這些多樣化的示意圖,提高解題效率。
2.畫法的多樣化。同樣一個問題,即使都是畫示意圖,但因學生對題意理解程度的不同,及喜好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多樣性來。比如在解答“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已知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這道題時,有學生用表格示意圖,有學生畫出了線段示意圖,有學生用圖形示意圖表示。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隨著學生能力的提高,畫出的示意圖形式更加多樣,對此教師應該給予肯定及鼓勵。
3.用法的多樣化。由一道題可以畫出不同的圖形,其實一幅圖也可以為多道題所用。例如,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畫出這樣的數(shù)字示意圖:
1、2、3、4、5、6、7、8、9、10。
它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問題,如“7的前面有幾個數(shù),后面有幾個數(shù)?”“與4相鄰的是哪兩個數(shù)?”“這些數(shù)里單數(shù)有幾個?雙數(shù)有幾個?”“在10和1這兩個數(shù)中,6更接近誰?”
有了這個示意圖,解決以上問題就輕松多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典型題的收集和甄別工作,不僅要注意示意圖形式的多樣化,還應注意示意圖用法的多樣化。
4.應用的多樣化。多樣化不能僅僅體現(xiàn)在一道題,或者是一個示意圖上,著眼點要大一些,應在示意圖的應用上呈現(xiàn)多樣性。如示意圖的應用不能只是局限在“幾何圖形”這一板塊上,還應拓展到“數(shù)與代數(shù)”“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等板塊的應用研究上,從而充分體現(xiàn)示意圖的價值。
綜上可知,示意圖的應用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師在教學中有沒有應用示意圖達成自己的教學目標,而是看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沒有應用示意圖解決問題的意識,有沒有形成畫示意圖解決問題的技能。
作為教師,只有以圖為媒介,才能充分展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順利地開啟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大門,讓學生走進神奇的數(shù)學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