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華
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開封 475000
近年來,我國中老年群體帕金森?。╬arkinson,disease,PD)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患者錐體外系功能易發(fā)生漸進退行性病變,目前尚無根治辦法,多數(shù)患者在發(fā)病數(shù)年內(nèi)傷能繼續(xù)工作,也可迅速發(fā)展致殘者;疾病晚期由于嚴重肌肉強直,全身僵硬終至臥床不起。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1]。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疾病的傳統(tǒng)常用藥物,目前認為:帕金森病得藥物治療應制定計劃,以盡量減少發(fā)生及處理與左旋多巴治療相關(guān)的后期并發(fā)癥風險,因為60%~80%的患者用藥后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且隨著用藥時間的增加,藥物療效會逐漸降低[2]。因此,帕金森病亟需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案。本研究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普拉克索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回顧分析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中PD相關(guān)診斷標準[3]。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在本人或家屬自愿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參與本次研究,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5例。觀察組中男45例,女20例,年齡(67.5±13.0)歲,病程(66.1±30.5)個月;對照組中男46例,女19例,年齡(66.9±13.5)歲,病程(66.5±31.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藥物治療,左旋多巴(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H31020888),0.25g,每日3次,治療周期為12周。此外,觀察組患者加用鹽酸普拉克索緩釋片(boehringer ingelheim,H20140579),治療方案為第一周每日0.25mg,第二周每日1mg,之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逐漸增加劑量,最高劑量為每日4.5mg;對照組患者加用溴隱亭(Novartis Farma S.p.A,H20150167)治療方案為第一周每日1.25mg,第二周每日5mg,之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逐漸增加劑量,最高劑量為每日22.5mg。在加量治療期間,若患者癥狀有所改善并趨于穩(wěn)定,應停止加量。
表1 兩組患者的相關(guān)指標的比較(x ± s)
安全性指標從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和藥物不良方面進行評價;主要指標從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4]總評分,第Ⅰ部分:精神,行為和情緒(包括智力損害,思維障礙,抑郁,動力或活動力的評分);第Ⅱ部分:日常生活活動(確定“開或關(guān)”)(包括言語接受,唾液分泌,吞咽,書寫,切割食物和使用餐具,著裝,個人衛(wèi)生,翻身和整理床單,跌跤,行走中凍結(jié),行走,震顫,與帕金森有關(guān)的感覺主訴的評分);第Ⅲ部分:運動檢查(包括言語表達,面部表情,靜止性震顫,手部動作性或姿勢性震顫,強直,手指拍打試驗,手運動,輪替動作,腿部靈活性,起立,姿勢,步態(tài),姿勢的穩(wěn)定性,軀體少動的評分);第Ⅳ部分:治療的并發(fā)癥(異動癥:持續(xù)時間、所致的殘疾程度、所致的疼痛程度,清晨肌張力不全;臨床波動:“關(guān)”是否能/不能根據(jù)服藥時間預測,“關(guān)”是否會突然出現(xiàn),“關(guān)”平均所占每天覺醒狀態(tài)時間的比例,患者是否有患者是否有食欲減退、惡心或嘔吐,睡眠障礙,癥狀性位置性障礙的評分),運動檢查評分即第Ⅲ部分對基線的變化,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評分,即第Ⅱ部分對基線的變化;次要指標從帕金森病評定量表的第Ⅰ、Ⅳ部分的總評分相對基線的變化;Ⅱ~Ⅳ部分任一總分相對基線變化≥30%的患者比例;每日左旋多巴的劑量相對基線的變化;觀察“開、關(guān)”時間占患者覺醒時間的比例。根據(jù)Webster評分評定治療效果,評定標準[5]:改善程度≥61%為顯效,31%~60%為有效,11%~30%為較好,≤10%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在“開、關(guān)”時間,生活活動、精神情緒、運動檢查和并發(fā)癥等方面的得分均較前改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jīng)12周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54/65(83.08%)顯著高于對照組45/65(69.2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頭暈方面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并發(fā)癥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緩慢進展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據(jù)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國PD患者人數(shù)已超過200萬,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7%,且患病率與年齡成正相關(guān)[6]。以靜止性震顫、肌肉強直、運動遲緩及姿勢步態(tài)異常等運動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除典型運動癥狀外,PD患者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非運動癥狀如抑郁、焦慮、失眠、便秘、嗅覺減退等,部分可先于運動癥狀數(shù)年出現(xiàn)[7]。帕金森的治療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的難點,在老年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中位居前列,在我國更有逐年增長的趨勢[8]。
帕金森病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也給患者的家庭和社會帶來了經(jīng)濟方面的壓力。帕金森是由于中腦黑質(zhì)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和黑質(zhì)-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jīng)通路異常引發(fā)的多巴胺合成降低[9]。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機體運動障礙,癥狀為靜止性震顫[10]。左旋多巴一直以來都是臨床治療帕金森的首選藥物,但研究表明,左旋多巴易產(chǎn)生依賴性,加重不良反應[11]。因此,探究一種更為安全有效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是十分必要的。
普拉克索是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選擇性的激動D2受體家族[12],對D3受體的親和力是D2受體的7-10倍[13]。有研究發(fā)現(xiàn)[14],聯(lián)合多巴胺使用可以增加多巴胺的生物利用度,防止細胞凋亡,確保其療效,進而達到減緩帕金森發(fā)展的目的。同時,普拉克索還可以保護黑質(zhì)細胞,減輕左旋多巴帶來的不良反應[15]。
在本次研究中,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在“開、關(guān)”時間,生活活動、精神情緒、運動檢查等方面的得分均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有效率54/65(83.08%),顯著高于對照組45/65(69.2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lián)合應用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是有效的,且一定程度上減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在并發(fā)癥方面,頭暈是常見并發(fā)癥,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嗜睡、食欲減退、視覺異常等,由于癥狀較輕,患者通??梢阅褪?。在長期臨床研究中[16],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該藥物潛在毒性代謝產(chǎn)物輕微,幾乎可忽略不計,用藥后不良反應少,安全性更強。也有報道稱普拉克索在應用過程中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17];另有研究表明,普拉克索通過激動D3受體可導致沖動控制障礙[18]。因此,應用普拉克索治療PD的安全性,亦是我們需要關(guān)注的重點。
綜上所述,普拉克索對帕金森的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安全性好,臨床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 羅璨,張勇,黃婷婷,等.帕金森病伴發(fā)焦慮的相關(guān)因素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37(3):457-460.
[2] 韓丁,王潔,王振福.血尿酸水平與帕金森病及左旋多巴制劑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2):129-131.
[3]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4,14(6):428-433.
[4] 陳海波,王新德.統(tǒng)一帕金森病評定量表[J].中國老年醫(yī)學雜志,1999,18(1):61-62
[5] Saracchi E,F(xiàn)ermi S,Brighina L.Emerging Candidata biomarkers for Parkinson’s diseas:a review[J].Aging Dis,2013,5(1):27-34
[6] Chen H,Ding D,Wang J,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research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in China[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15,21(10):1200-1204.
[7] Visanji N,Marras C.The relevance of pre-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Expert Rev Neurother,2015,15(10):1205-1217.
[8] 莊原蘇,陳曉鵬,范澤兵,等.帕金森病伴精神障礙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24(3):152-155.
[9] 文朋,張旺明.運動丘腦處理運動相關(guān)信息及其在帕金森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6,34(1):115-117.
[10] 唐紅梅,張玉虎,王麗娟.腦白質(zhì)損害與帕金森病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3):327-329.
[11] 王曉巍,崔宏福,姚素艷,等.左旋多巴治療前后帕金森大鼠腦內(nèi)γ-氨基丁酸A受體的變化[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5,33(6):677-680.
[12] Visanji N,Marras C.The relevance of pre-moto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Expert Rev Neurother,2015,15(10): 1205-1217.
[13] Eisenreich W,Sommer B,Hartter S,et al.Pramipexole extended release:a noveltreatment op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Parkinsons Di,2010,(11):612-619.
[14] 徐濤,郝麗梅,劉長春,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原發(fā)性不寧腿綜合征[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6,44(3):275-278.
[15] 張云軒,陳笑艷,施孝金,等.普拉克索片在健康人體的藥動學研究及安全性評價[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5,42(2):235-238.
[16] 葛許華,于春雨,孔德蓮,等.普拉克索添加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10):1094-1096.
[17] Lockett K,DeBacker D,Cauthon KA.The link between non-ergot-derived dopamine agonists and heart failure:how strong is it?[J].Consult Pharm,2015,30(3):136-140.
[18] Seeman P.Parkinson’s disease treatment may cause impulse-controldisorder via dopamine D3 receptors[J].Synapse,2015,69(4):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