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燕
摘 要:現代工業(yè)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不論是在一條簡單的食品流水線,還是在汽車制造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使用自動化設備。在這些設備中,電氣設備自動控制系統(tǒng)都廣泛存在。我國的電氣自動化設備行業(yè)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具備一定的設計和自我提升的能力。電氣自動化工程的發(fā)展,為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具大貢獻,助力了我國經濟的騰飛,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實力。研究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具有實際意義,而且電氣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發(fā)展前景廣闊。
關鍵詞:電氣設備 自動控制 系統(tǒng)設計
中圖分類號:TM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057-02
隨著經濟建設的成果豐碩,我國的工業(yè)實力也在不斷增強,自動化控制作為工業(yè)領域電氣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技術、生產、軍事、管理、生活等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自動控制技術。如何更靈活地運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找出工業(yè)控制中的問題點及優(yōu)勢,不斷改進并運用到實際當中,提高生產制造能力和質量,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學習和探討。
1 電氣自動化控制的基本理論
1.1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fā)展和現狀
早在20世紀50年代,人們從電子設備當中得到啟示,開始了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自動化控制技術發(fā)展過程中,電子信息技術提供了重大的支持;到了60年代,自動控制技術得到了飛躍式的成就;70年代是微電子技術的時代;到了80年代,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已經基本完善。作為工業(yè)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氣自動化控制經過幾代的更替,發(fā)展到現代化的電氣自動控制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1.2 電氣自動化基本控制結構及組成
一個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無論是多么簡單或者無比復雜,其結構主要由檢測器、控制器、執(zhí)行器及對象組成。其中,檢測器主要是獲取外部信號的反饋,如編碼器測量實際速度、光柵尺反饋物體相對距離、光電傳感器檢測相對位置、溫度探頭檢測物體溫度等;控制器相當于人的大腦,負責分析決策作用,通過進行邏輯運算、PID算法控制等,決定系統(tǒng)應該如何實施控制方案;執(zhí)行器就是完成控制器下達的命令,可以是電機、傳送帶、加熱棒等;對象是被控制的客觀實現,如被傳送的物體、被升溫的罐體。
1.3 電氣設備自動控制技術的特點和功能
制造工廠用機器代替人工,已經成為如今工業(yè)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甚至用到機械手,及工業(yè)4.0的系統(tǒng)集成、大數據分析等,自動化控制已經遍及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部分。從平常穿在身上的衣服襪子,到跑遍馬路的各式汽車;從手機電池中的一片隔膜,到各式路橋建設,都離不開自動化技術。電氣設備自動控制技術也是自動化設備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這猶如人的大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功能強大,應用廣泛,應對市場重復性運作,對精度要求高或高危性質工作都能靈活勝任。
2 電氣自動化控制的流程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理念
2.1 電氣自動化控制的基本流程
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需要結合控制基本理論,通過儀器儀表、按鈕等獲取現場信號反饋,獲取動作要求,經過PLC、控制器等內部處理后,完成對工業(yè)生產過程的檢測、控制、優(yōu)化、調度、管理、報警等相關功能。由于電氣控制中心接收的信號比較多,也比較繁雜,為了防止它們之間的互相干擾,一般需要增加電抗器、中間繼電器、接觸器等輔助器件,對現場布線、接地及電柜元器件排布等都有一定要求。
以控制信號和回訊信號為例??刂菩盘栆宰詣涌刂葡到y(tǒng)為媒介對電氣設備直接進行控制,而回訊信號將電氣設備控制中心的輸出信號進行反饋,最后加到電氣設備上,并運行出相應的結果。這種“一進一出”,正好構成了一個閉環(huán)的系統(tǒng),使得系統(tǒng)能夠不斷地運行下去。準啟動、實際啟動、停止運轉這3個信號是回訊信號的作用形式,此外還可將它們進行組合,變成連鎖停止信號。當電氣設備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只有一個回訊保持信號,那么,只有在這個信號處于封閉的時候才能夠允許啟動電氣設備同理,當回訊保持信號斷開時,電氣自動化設備,也將停止運轉。當然,我們也可以把相關的連鎖運作由PLC來完成,實現更靈活、更復雜的控制。
2.2 PLC在電氣設備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從第一臺PLC制造成功到20世紀的70年代中期,是PLC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人們把繁瑣的繼電器邏輯運算集成到PLC當中,節(jié)省大量空間。在之后的10年里,PLC經歷了輝煌的發(fā)展,也就是崛起階段。在這個階段,控制系統(tǒng)增強了許多,能夠實現一定的數據處理與模擬量的控制功能。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PLC已經逐步成熟,性能也有了大大的提高,PLC運用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上,能滿足企業(yè)多樣化生產的要求。到了90年代末期,PLC又經歷了一次飛速發(fā)展階段,結合計算機技術、芯片技術及通信技術等方面的成果,使得PLC不論在體積上、端子的接線技術上,還是在本身的性能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它已經是電氣設備自動控制當中尤為常見的控制器。工程師可以通過專用的編程軟件,設定復雜的邏輯關系及運算,控制輸出設備的開啟與停止,也支持切換手動或自動模式。通過上位編程軟件,可以預設多種控制方式、實現復雜的PID運算及快速檢測判斷等。對于中型PLC,采用通訊技術及現場總線技術,還能控制多套設備配合工作,提高生產線運行效率,實現工業(yè)自動化。
2.3 自動化控制中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理念
對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進行設計,首先要考慮控制方式。對于比較簡單的控制要求不高的操作設備,可以選用獨立的單機設備。一臺小型PLC加上必要的按鈕、傳感器、儀表等,足以控制幾臺電機運作,或者恒溫控制。對于控制對象較多或者分布范圍較廣的設備,則可以采用集中控制。集中控制通過分布式模塊及現場總線技術,讓所有的電氣設備都連接到一個監(jiān)管終端,這有利于協(xié)調各對象間的緊密配合,也可以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狀態(tài),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管理。合理地分配現場總線布局,能夠有效簡化系統(tǒng)布線,降低成本,并使得機器能夠更高效地工作。除此之外,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還可以利用遠程監(jiān)控技術,方便異地故障排除,大大減少影響生產的異常時間,提高處理效率。
當然,集成的程度越高,需要考慮的連鎖,安全等相關問題也會越多,我們可以進行分解,以功能或者區(qū)域為個體,逐個實現功能后,再利用預留的接口進行連接。借用外部安全連鎖信號的反饋,也能更好地提高系統(tǒng)安全性。
3 結語
電氣自動化設備從誕生到現在的飛速發(fā)展,已經運用到各個角落、各個行業(yè)。它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控制過程,使得控制變得簡單安全起來,也降低了人們的工作量,提高生產效率。此外,它還能夠增強設備穩(wěn)定性,間接減少人工的誤操作給設備及產品帶來的傷害。運用PLC進行控制,還能夠使系統(tǒng)變得更加靈活。智能化的出現也讓電氣設備的自動化控制設計,有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使用智能化的電氣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顯得更加便捷。
參考文獻
[1] 吳雄峰.淺談電氣設備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PLC的設計與運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4(7):47-48.
[2] 金軍.試論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在電氣控制中應用[J].大觀周刊,2013(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