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雁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但由于藝術類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個性張揚,因此就對課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管理,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關鍵詞】藝術院校;地理課堂;有效管理
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是教師課堂行為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方面,只有有效的課堂管理,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二者相輔相成。藝術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差,有專業(yè)情結,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在地理課堂上不僅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而且課堂問題行為較多,需要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本文欲通過對藝術院校地理課堂有效管理的探討,使教師把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有機結合起來,讓管理過程成為學生學習的過程。
一、地理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管理能力低下
記得五年前有一位50歲的女教師從縣城中學調到我院,該教師每天上完地理課都忍不住在辦公室大罵學生,說學生上課不聽課,睡覺,玩手機,不愛學習,等等,和自己以前中學的學生簡直沒法比。這群學生怎么會油鹽不進,好壞不分呢?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受教育的學生群體不同,而該教師由于剛到我院,對藝術生缺乏了解,上課以講授法為主,缺少課堂互動和交流,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缺乏有效的課堂管理。這也正是目前藝術院校文化課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教師對課堂管理疏于研究,甚至有教師認為課堂管理是班主任的責任,自己負責講課就好。正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理念,所以部分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不盡如人意。
(二)藝術生難管理
藝術院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對文化課不重視,甚至有些學生在中學里就是不服管教的?,F在留守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學生又較多,缺乏家庭教育,再加上藝術生張揚的個性,都增加了課堂管理的難度。同時,藝術院校的學生由于排練、演出、社會實踐等活動較多,學生接觸社會較早,容易受到社會上負面因素的影響。這些都使得現在的藝術生越來越難教,給課堂的有效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二、教師要樹立“管理即教育”的管理理念
藝術專業(yè)的學生重專業(yè),輕文化,需要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實施有效管理,并將課堂教學過程與有效課堂管理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學質量。具體包括如下兩層含義。
(一)課堂管理是為教育教學任務服務的
每一個課堂管理行為都要為教育目標服務,以完成相應的教育教學任務。如教師新接一個班上課,“第一印象”就非常重要,教師一定要有所準備,要展現信心,有備而來。在對學生抱有積極期望的同時,要和學生說明要求,樹立課堂常規(guī),明確告知學生行為標準和處罰條例。同時把“教師”的要求轉變?yōu)椤皩W生集體”的要求,在進行預防性課堂管理的同時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減少未來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如果課堂上出現學生不專心的行為,教師要及時制止,但要避免辱罵和說教不止,不能影響正常上課。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使用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如眼神接觸、手勢、身體接近、面部表情等)來預防或阻止學生的不當行為。同時,教師更要關注學生認真學習的行為,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營造正向的課堂氣氛,保持學生的良好狀態(tài),達到正面強化的效果。
(二)樹立“管理即教育”的理念
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生活的場所。教師要重視管理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真誠交流,重視精神、情感與文化氛圍的建設,把管理本身看成教育的過程,透過教學來完成教人成“人”的神圣使命。例如對于班上上課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及時制止,而且要在課下尋找機會及時與學生進行個別的、非正式的接觸和交流。筆者發(fā)現這樣解決問題的效果特別好,不但找出了學生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而且通過情感交流,做到了“潤物細無聲”,使學生在管理中得到進一步的教育。
三、發(fā)展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
課堂上地理教師主要關注的是教材和教學過程,對于課堂管理更多的是靠自己實踐摸索出來的一些零散的經驗,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知識。因此,提高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迫在眉睫。
(一)培訓學習,提高教師的課堂管理素質
教師在課堂上不但是“授業(yè)解惑”者,更是管理者。但現實是,大多數教師在面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和突發(fā)事件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經驗辦事,采用簡單壓制的辦法處理。無論是學院還是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課堂管理,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有關課堂管理的系統(tǒng)性培訓學習,學習新的課堂管理理論,了解新的課堂管理方法,努力提高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教師自己也要利用課余時間鉆研課堂管理方法,如通過課堂教學觀摩,在“聽”和“看”的過程中,通過研究同行的經驗進行“做中學”。同時,通過課堂中的“學中做”不斷地進行經驗總結和自我更新,探討和學生一起管理課堂的有效方法。這樣通過課堂上的不斷實踐與研究,使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二)增強教師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對教師來說,實施課堂管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課堂的吸引力。在“互聯網+”的時代,隨著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多樣化,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引領者和組織者,教師要把自己作為課堂組織的一部分,努力營造一個充滿教育性和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與學生對話,和學生更好地合作來調動學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地理教師要熟練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認真設計教學活動,通過翻轉課堂、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與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讓知識在交流和互動中實現有效傳遞?!秾W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指出:“現在教師的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钡乩斫處熞μ岣咦约捍龠M課堂交流、保持課堂互動的教學能力,注重課堂的生長,從而達到有效課堂管理的目的。
(三)加強對課堂管理的反思,讓科研促進教學管理
課堂管理反思就是教師以自我和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審視課堂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難點和疑點,不斷對自我課堂管理過程進行積極調整、改進和提升的行為。如遇到學生上課睡覺這一行為,教師會很生氣,及時叫醒并提醒學生注意,但一會兒該生又睡著了,教師又叫醒并提醒,但該生依然如此。幾次下來,教師就會因為生氣而罵學生,有時為趕教學進度干脆就不管了。經過反思、學習后,教師知道學生上課睡覺是絕對要管的,但管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尤其不能在生氣的時候辱罵學生,攻擊學生的人格。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攻擊的是學生上課睡覺這一“問題”,而不是“學生”。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尤其要注意一定要表達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和所期望的,這樣才能既表達自己的情緒,又不傷害學生的人格。通過這樣的反思學習,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更順暢了,課堂氣氛更融洽了,課堂問題行為也更容易解決了,教師自己也在反思中獲得了進步和成長。
對待課堂管理中的問題,教師要學會換一種眼光來看待,那就是“科研”的眼光。要把在課堂上遇到的每一個管理難題都以“科研”的態(tài)度來對待,并把課堂當作自己的教育科研基地,根據教學中的課堂管理實際,善于提出科研課題,并緊緊圍繞課題去思考和實踐,通過對科研課題的研究,促進課堂教學的管理,通過課堂管理完善科研課題的研究。當地理教師把課堂管理當成研究對象,教學工作就變得更有興趣,更有意義,更有收獲了。
四、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課堂管理的本質是對學生的管理,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教師必須發(fā)揚民主精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管理決策。比如,針對藝術生自由散漫、上課遲到現象嚴重這一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處理辦法。討論既是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也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認同課堂管理要求,使其逐步轉化為個人自覺行為的過程。同時,積極營造寬松的管理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管理工作。如在地理課堂上,地理課代表、紀律委員、小組長等實行輪任制,而且讓這些班干部有事可干,真正發(fā)揮作用。如小組討論時,班干部就要督促組員認真、用心,不能三心二意。通過參與班級管理,增強藝術生的集體觀念,使學生逐步在“他律、他管”中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正如高爾頓所認為的:“唯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學生個人發(fā)自內心的自制?!倍鴰椭鷮W生產生自制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面對自我意識較強的藝術生,教師要通過鼓勵學生的努力,教會學生發(fā)現、認識自己的優(yōu)勢,并保持、發(fā)展這種優(yōu)勢,不斷自覺地戰(zhàn)勝自己的缺點,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課堂上教師要多強調學生的優(yōu)點,多給學生正向的建議,鼓勵學生追求進步。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課堂上通過演講、競賽、辯論、討論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實實在在的進步,刺激學生的內在動機,逐步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與自制能力。
總之,地理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單一地傳授知識,而應該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熟練掌握課堂教學管理的策略和技巧,形成自己有效的課堂管理風格,同時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實現課堂的有效管理,使課堂管理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杜萍.有效課堂管理:方法與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2]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華東師范大學比較及教育研究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 108.
[4]邱連煌.班級管理:學生管教模式、策略與方法[M].臺北:文景書局,19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