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喆
(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哈爾濱 150040)
一樹枝蔓橫生的月季花讓我們的心為之一顫;明知花莖多刺的玫瑰會刺傷手,我們還是經不住它的誘惑。
同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不是植物學家,也不是專業(yè)的花藝師。但我對花有著特殊的熱愛,并將它付諸于我的畢業(yè)設計中。在設計過程中,我并沒有將花的品種進行深入討論,而是將花以三種形態(tài)展示,并添加了人們想通過花所傳遞的情感語言。
花藝就是花的藝術。花藝設計者運用專業(yè)相關方法,將花材進行簡單或復雜的整合與排列,使其成為更加悅目的藝術作品,為傳達一種直觀的感受以及審美意境,突出人與自然以及大環(huán)境的極大匯融,形成了別致的花朵語言讓觀賞者去感悟。
每一朵花本身都是美的,它們各有姿態(tài)?;ㄋ嚨暮诵木褪菫榱耸够ㄕ宫F(xiàn)出前所未有的美麗,也是人們借助自然的花草為美化生活、傳遞情感的一種美的方式。生活也是一束美麗的花,它可以平淡,可以驚艷。在不同人的理解與創(chuàng)造,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直觀感受。
花藝設計是一個不怎么廣泛流行的行業(yè),存在于整個設計工作中不太起眼的地位,看似沒什么技術可言,但如果你始終這么認為,那可能是一直被太多沒有意義與趣味的鮮花裝飾所誤導了。
在生活工作中,我們常常被各種事情的繁雜所累,但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與美的內心從未失去,這正是人生幸福感的來源。在花草之間,為了它們巧妙地配合,專注于眼前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樂趣中。
花藝的創(chuàng)作原則有以下三種。
(1)調和:這其中包括多種因素,比如花的大小、色彩,以及情感訴求、空間氛圍,都需要調和。
(2)韻律:花枝的高或低、彎曲或筆直、花朵的大或小、綻放或含苞待放、色彩的變化或不同都包含著多樣的差異,這就是花藝的韻律所在。花朵在組合搭配中,可以利用合理的主次關系,形成完整的意境與構成。
(3)均衡:對稱就可以表達最簡易的均衡。數(shù)量的變化、高低的穿插、大小的區(qū)別,顏色的變化,這就形成了對稱或不對稱的動態(tài)均衡。在不變的變化中,呈現(xiàn)著得體、簡約又可表達主題的形態(tài)。
書籍是人們用來表達想法,溝通感情,傳承文化,傳播理論知識的主要媒介。在長久的人類發(fā)展過程中,書的形態(tài)在不斷地變化。為了更佳的感官,以及舒適的閱讀體會,需要對書籍進行裝幀設計。由于眾多繁雜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書籍裝幀設計也跟隨著藝術形式的變化中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視覺效果。
書籍設計由文字設計、色彩搭配、版式設計等構成,而書籍設計觀念與思路要為開闊,它包括了書籍的視覺調和、意境唯美、交流互動。
其中視覺調和即一本書的文字、圖像、色彩、版式、材料等構成視覺的元素相互協(xié)調統(tǒng)一,使其符合審美。換言之,在眾多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作用下,我們想要設計的書籍依然要注重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技術是特定物質媒介的客觀與物化,藝術則是精神世界和審美的反映。
盡管文化在互相的影響中不斷演變,書籍也從文化變成商品,但書籍依然強調書卷氣,即文化與商業(yè)相結合的書卷氣。
交流互動是書籍裝幀設計者與讀者關于一本書少有的聯(lián)系之一,讀者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不可能有書的撰寫者與書籍裝幀者在旁邊解讀,所以書籍裝幀最大的意義也就在于用最簡潔的圖形、顏色、文字以及各種藝術形式并結合書的內容共同呈現(xiàn)給讀者。
由于人們用藝術視角評價書籍的方式不斷的提升,在購買與收藏或饋贈中,不同以往對于思想內容的要求,增加了對于書籍整體設計,和內容排版設計所帶來的視覺感受。在收藏與饋贈的過程中,進一步完成了書與人的交流與互動。書籍不再是單方面的傳遞,而是一種互動介質,是一種可交流的方式。不僅讓讀者間接參與了書籍設計,也增加的讀者體驗到撰寫的樂趣。
書是實用的工具,也是精神世界的體現(xiàn)?,F(xiàn)代書籍的設計足以讓設計與讀者更加心靈相通,讓讀者更為沉迷于獨特的設計中。
作為好的書籍設計是需要具備傳達審美功能的,其中就包括來自書籍設計中視覺呈現(xiàn)的視覺美;在紙張選擇中質地與手感的觸覺美;書籍設計中版式安排的愉悅的閱讀美。
我設計的《花意》這本書,發(fā)揮了以情取勝的優(yōu)勢,這是書籍裝幀一個重要表現(xiàn)手段之一。在設計過程中,把表現(xiàn)需求與書籍自身屬性相結合,通過整體的裝幀設使書籍的內在結構和外在形態(tài)上充分體現(xiàn),能夠讓讀者深刻體會書籍的精神氣質。
本書以《花意》為主題,我經過長時間對花藝的關注,分析了各種花藝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以往大家對花的直觀感受與理解,我在分析的過程中逐漸發(fā)覺人們通過花藝想要傳達的意義,便得來了我《花意》的題目,通過花傳遞的感情與意義成為我要研究的主題。
根據(jù)我收集的各類書籍設計內容,適當?shù)牧舭?,這種普通且討巧的表現(xiàn)方式特別適合運用于我的版式設計中。留白可以運用在封面、扉頁或內頁設計之中,在設計中能夠恰到好處的運用留白,就能極大地提高書籍設計的整體水平。當然,留白的使用并非隨心所欲,也不是越多或越少就能夠合理,必然要考慮到圖片與文字的布置合理與適度。這其中,不僅要求了設計者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還要相對具備一些討巧的藝術直覺。最好的留白就是根據(jù)書中內容進行動態(tài)的修改,不要效仿與過度重合。簡潔大氣的留白設計可以給讀者留下一定的遐想空間,恰到好處的運用留白這種藝術手法,在閱讀的過程也就是包含了書籍設計的整體,也就涉及到人的直觀感受。
我的設計是將整幅圖面中間空出一個白色正方形,將字放在中間,字體偏小,把圖與文字巧妙地分割開來,這樣的設計它所形成的是一種空間的過渡,這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視覺上能夠起到緩沖作用,這樣的緩沖過程讓人感受到舒適,簡潔,寧靜。
運用大面積的平鋪圖片,或者是其他單一顏色,在視覺上具有強烈且醒目的效果。小面積的空白同樣也可以起到無法忽視的作用,換言之,即使是小面積的留白,也對書籍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就好比畫面的虛實,文字的疏密,相互補充。
書是供人們閱讀的,人們看的也是書的內容,而內容必定是要通過一定形式的編排才能傳遞給讀者。設計者通過利用各種藝術形態(tài)使讀者感到書籍的賞心悅目,引起讀者興趣,提高閱讀的效率。書籍設計行業(yè)也在不斷地進行謀求創(chuàng)新,放眼國際性的設計參考,并且保留傳統(tǒng)文化,不斷形成自我的定義與感受。
版式的排列對于書籍的形式美有著重要的意義,好的設計不在于天花亂墜的多余裝飾,也并不會過度簡潔,而是跟隨著書籍本身就有的規(guī)律、需求,從不同的書籍所傳達的精神主旨,從個性與共性的分析中適當?shù)慕Y合與編排。我的書籍整體的版式都采用了適當?shù)暮啙嵲O計,不過于繁雜的圖片與精煉的文字,構成了整個書籍白色輕巧且簡約時尚的風格。
讀者在閱讀一本書籍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與書中字體的直觀交流,借助閱讀文字來熟悉書籍中所要傳達的信息與思想,因此文字就是書籍進行信息傳遞最主要的載體。不管是哪種版式,都需要依靠字體的填充來達成完整的設計,字體的形式不同,給讀者帶來的視覺感受也不同。對于字體,既是表達意思的符號,又是對圖形的一種動態(tài)創(chuàng)造。字體設計是跟隨藝術多樣性發(fā)展共同延伸的,從原有固定且少量的字體類型不斷演變成字體圖形語言。在文字所固有的固定結構與形態(tài)的基礎上,采用了突出視覺效果的表現(xiàn)手法來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文字形式。
文字部分的設計我采用了黑、白這兩種顏色,雖然很普遍、常見,但越是平凡的元素可以造就新的創(chuàng)造。同時我搭配了楷體的形態(tài),楷體近似于手寫體,根據(jù)字體說明得知楷體是從古代書法發(fā)展得來的,字體端正,勻稱,很適用于單句文字以及古詩詞的版式。恰巧在我的書籍設計中對短小句子的引用與楷體相結合,更為體現(xiàn)出文字的韻味。
我的書籍裝訂跟隨主題的設定,將三個部分作為一個大的整體,中間設置字體的地方四周邊緣裁剪,翻閱整本書的時候,中間還可以進行自由翻閱,使整本書通透、靈活。封面的設計具有相對獨立性,在與書的內容有一定聯(lián)系時,也需要給予一些個性與創(chuàng)新,才能推陳出新,滿足更多大眾的審美需求。
紙張的選擇也是體現(xiàn)一本書是否具有魅力的關鍵之一,雖然先進的科技帶領我們走進一個數(shù)字時代,但我們依舊眷戀紙質書本帶給我們的感受,那并不是電子書籍可以替代的,所以我運用了較厚的紙張,厚重、沉穩(wěn)的整體效果搭配簡潔的排版使得整個書籍與讀者更加親密。
書籍尺寸則是正度十二開本,開本也是書籍設計中不可或缺且需要首要考慮的元素之一,開本的大小受到內容以及其他附屬因素的影響,開本的設計也會直接影響人的視覺,以及是否與內容相統(tǒng)一,并且具有一定的實用、便捷等特性。
裝訂是一本書成冊的后序步驟,也是促成一本書完成的關鍵之一。作為大開本的書籍,我采用了膠裝裝訂成冊的方式,為了能夠完整的舒展開每一頁,既起到了牢固書籍又便于讀者閱讀。
如今各行各業(yè)發(fā)展迅速,關于書籍的裝訂與包裝工序繁多復雜,技術性與專業(yè)性較強,體系完善,加工具體、細致,外觀也千姿百態(tài),所以只有在這普遍的精美中尋找特殊的簡單,更為生動。
由于一直對于花的喜愛,在日常課程的學習中和畢業(yè)設計中加入了自己的愛好,在這過程中通過對素材的整理以及內容的借鑒與學習,不同以前淺顯的認識,更加深入了理解,對花藝或是書籍設計的實質逐漸清晰?;ㄊ墙o人美好享受的事物,書籍則是給人的精神加油充電,感情可以用花傳遞,精神可以用書傳播,這兩者的融合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
在經過這次畢業(yè)設計的創(chuàng)作過程,源源不斷的加深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得到前所未有的效果。據(jù)說現(xiàn)在的花藝市場依然還有70%未被開發(fā),在得知這樣的比例之后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愛好,希望通過畢業(yè)設計這個契機,完善或是繼續(xù)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把學到的設計知識能夠正確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