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晶(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081)
高校體育訓練中重要的一項為田徑運動訓練,通過提高高校田徑運動訓練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能夠更好的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質的田徑運動人才。近些年來,我國部分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逐漸將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起來,通過加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來實現(xiàn)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田徑運動訓練方面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應與教育體制改革相契合,不斷提升訓練的效率和質量,來實現(xiàn)高質量人才的培養(yǎng),推動體育事業(yè)進步。
田徑運動訓練陪伴著學生們的小學、初中以及高中,其作為一項最基本的體育運動項目成為各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重點內容之一。雖然各個學校對田徑運動訓練的重視程度很高,但大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重點放在了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方面,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競技能力,但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忽視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的人文精神,導致學生們在田徑運動訓練中過于競技性。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越來越重視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中的人文素質能力培養(yǎng),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也需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人文素質能力。通過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院校進行走訪調研了解到超過一半的體育院校在開設課程方面僅開設了政治理論課程,忽視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同時,在政治理論課程中只是照本宣科的講解一些政治理念和道德修養(yǎng),未能與田徑運動項目的競技性結合起來,這也就導致很多學生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請注重自身體質能力提升而忽視了人文素質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的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要及時滲透人文素質教育,通過將人文素質教育與基礎的政治理論課程相結合,來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1)培養(yǎng)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
由于當今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合起來,努力培養(yǎng)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人才。學生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僅要在體制方面進行提升,同時要學習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美學等多方面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與自身的田徑運動訓練結合起來。通過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們實現(xiàn)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同時能夠增廣知識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對于高校而言,在學生進行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為他們帶來人文素質教育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人文素質能力,進而實現(xiàn)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2)使田徑運動平民化發(fā)展。
田徑運動訓練包含多個運動項目,其中包括競走、跑步和跳躍等,這些運動項目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國家培養(yǎng)運動健兒,同時也能提高人們的體質能力。但是近些年來,由于在田徑運動方面過于偏向于成績的提升,因此越來越多高校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忽視了其平民化的特征。通過將人文素質教育應用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多的認識田徑運動項目給自身體質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將田徑運動訓練作為提高成績的“必修課”,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對田徑運動訓練的排斥感,同時能夠提升田徑運動的平民化。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通過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避免學生過度注重競技性的比賽而忽視了運動項目中的人文情感,有助于學生們更好地認識運動訓練的目的和意義,進而提高學生們參加田徑運動訓練的積極性。
(3)推動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發(fā)展。
這些年來,雖然在學校課堂教學中推廣人文素質教育,但在田徑運動訓練中未能真正實踐運用人文素質教育。通過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高校田徑運動訓練,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運動訓練中人與自身以及人與集體等多關系的認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發(fā)展自身思維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的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通過人文素質教育實施能夠推動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相互融合共同發(fā)展,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啟迪智慧開拓眼界,在長期的運動訓練中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實現(xiàn)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
大部分高校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采用的方法仍是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這樣的訓練模式更傾向于競技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們人文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和關注。同時,在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下很多學校所采取的訓練系統(tǒng)也較為單一,未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們對田徑運動訓練的愛好興趣,這樣的訓練很難提高學生們的訓練質量。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也提出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但大部分高校在改革方面進程較慢,所采取的項目分類也較為單一。
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的學員很多是在高考中由于體育成績優(yōu)異而通過免試或降分獲得錄取資格的,因此這些學生在進行高中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目的性較強,這就導致他們在高校參加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也出現(xiàn)目的性較強的情況。另一方面,在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很多高校的體育學院學生從小接觸體育訓練,因此,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花費了很多時間進行田徑運動項目方面的訓練,導致在專業(yè)課方面成績較差,出現(xiàn)發(fā)展不均衡狀況。
雖然很多高校開展了田徑運動訓練項目以及大量學生每天都要進行田徑運動訓練,但這并不意味著所采取的訓練方法科學有效。部分學校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采用的方式過于形式化,忽視了學生們的自主發(fā)展,再加上訓練方法過于傳統(tǒng),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很難激發(fā)學生們的訓練積極性。另一方面,高校在田徑運動訓練過程中所采取的評價方法為競技比賽性質的標準,這導致日常的訓練過于重視比賽中的技能方法掌握,而忽視了田徑運動項目對學生自身健身能力以及運動興趣愛好方面的培養(yǎng)。
對于很多學校而言,評價自身運動訓練方面成效的最好方式為比賽成績的高低,這就導致很多高校過于注重田徑運動訓練的運動成績。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體育競技能力專門設置了競技性較強的評估體系,這樣的評估體系過于注重學生的體質能力和競技能力,忽視了對學生們人文素質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再加上大部分學校在體育學院教學過程中更傾向與體育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教導,忽視了對責任和義務方面的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缺乏公德心,屢次出現(xiàn)道德失范的情況。
在為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的學生普及人文素質方面教育內容時,要充分借助體育課堂的特點,將人文素質教育于體育運動的競爭性和合作性等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們更好的認識人文素質能力在體育運動項目中的重要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教導學生們學會互幫互助,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建立拼搏進取的精神意識,因此來實現(xiàn)自身人文素質能力的提升。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入一些名人事例,幫助學生們更好的認識體育運動項目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能力,同時老師們要積極改變教育教學方式和理念,將尊重、理解和關懷等情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觀情感。這樣的教育教學更體現(xiàn)出了科學合理性,同時能夠更好地走進學生們的內心,幫助學生們切身感觸到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進而起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目的。
在為高校田徑運動訓練學生們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合理設置相關教學內容,將體育課程中的專業(yè)化優(yōu)勢充分運用起來,進而實現(xiàn)與人文素質教育的高效融合。例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們團結合作,幫助學生在提高體質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人文素質能力。這樣的滲透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人文素質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使得田徑運動訓練變得更生動有趣,大大降低了運動訓練帶給學生們的壓力。各高校在設置人文素質教育教學內容時要與自身體育課堂教學的特點相契合,老師要找到到日常課程教學中與人文素質教育理念緊密聯(lián)系的部分,并通過對這一部分的深度挖掘來帶給學生們一堂生動有趣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
在為學生們帶來人文素質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提高老師的人文素質能力,鼓勵老師們樹立榜樣為學生們帶來更真切的人文素質教育教學。由于日常的運動訓練過程中老師的訓練態(tài)度和教學思路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因此在推廣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期間要加強對師資團隊能力的建設,幫助任課老師們提高自身人文素質能力。各高??梢酝ㄟ^開展相關培訓,組織老師們參加豐富多彩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進而鼓勵老師將高質量的教學方法引入到自身體育課堂中,為學生們帶來更生動有趣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另一方面,學校要注重對校園環(huán)境人文素質方面的宣傳,通過定時開展人文教育理念活動,來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人文素質能力。
目前我國教育體制方面,人文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已是大勢所趨,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也要注重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施應用。雖然目前我國在高校田徑運動訓練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對人文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能夠極大程度提高各高校對田徑運動訓練中人文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進而實現(xiàn)綜合素質能力人才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