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福
在以前,腰酸背痛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但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會面對腰痛來襲的困擾。生活與工作上長時間的勞作以及不良姿勢,往往是導致腰痛的原因。
“腰痛”這個名稱有些籠統(tǒng),胸椎以下及臀部以上的位置疼痛都可以歸納為腰痛。它并非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癥狀。導致腰痛的原因很多,包括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壓縮性骨折、腰部急性或慢性扭傷等,甚至泌尿系統(tǒng)感染或結石等內科疾病,皆可反射性的引起腰痛。臨床上最常見的腰痛是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痛在危害健康之余,還會影響生活素質。例如反復的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癥,會導致腰部肌肉極其不穩(wěn)定,容易造成腰部扭傷,還會影響情緒。甚至走路或久坐等活動都容易導致腰痛。
若是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一旦壓迫到正后方的馬尾神經,就會使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還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
中醫(yī)如何對治?
腰肌勞損及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西醫(yī)的診斷,中醫(yī)把該癥狀統(tǒng)歸于“腰痛”、“腰腿痛”這一范疇。病人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西醫(yī)的常見治療手段是止痛藥或手術;中醫(yī)師一般通過辯證后,可以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中藥、針灸、推拿、拔罐或放血等治療方法。一般分為外治法及內治法。
外治法
舒緩疼痛: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疼痛,治療的目標首先是舒緩痛楚,以遏止肌肉痙攣而導致的疼痛。此階段可采用推拿、針灸、拔罐或局部放血,以舒緩肌肉緊張,達到止痛效果。
恢復關節(jié)的位置:通過中醫(yī)的調整關節(jié)手法,糾正錯位的腰椎小關節(jié),從而恢復關節(jié)正常的活動度,達到松解止痛效果。
內治法
中醫(yī)會經過辨證論治,并給予一些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補益氣血及補腎強筋等方藥治療。
通過中醫(yī)的外治法和內治法,往往能緩解病人的痛苦,從而免去手術的風險。
預防和保健
調節(jié)生活方式可注意以下事項:
1.調整床墊,確定床墊不會過軟,躺下后不會過于凹陷。
2.注意坐姿及站姿。
3.避免坐過軟的沙發(fā)。
4.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久行;必須經常變換姿勢。如久坐后起身活動一下;久站久行后必須坐下休息。這樣肌肉就不會因為姿勢單一而容易疲勞。
5.若要搬重物則選擇下蹲搬法,避免彎腰搬重物。
自我拉伸運動
要提升腰部的靈活性肌力,則可通過以下拉伸運動以提升??梢赃x擇在瑜伽墊或在硬床上進行。
腰大肌拉伸法
1.兩腿分開約兩腳寬站立。屈一膝,降低身體,使一膝貼在瑜伽墊或在硬床上。另一腳的腳背則頂著地面。
2.兩手放在兩髖(或一手放在前膝,另一手放在臀部),保持前腿膝關節(jié)彎曲90度。后腿的膝關節(jié)要往后推去。
3.可感覺一側下腹部及腹股溝或大腿前上側牽拉酸痛感(維持30秒,然后休息30秒。兩側都做。一側反復3~5次)。
腹直肌拉伸法
1.趴在瑜伽墊或在硬床上,兩手支撐身體上半段。
2.挺胸,腹部放松。
3.保持恥骨與地面始終接觸。
4.緩緩抬起上身,直到腹部有拉伸感(維持30秒,然后休息30秒。反復3~5次)。
腰方肌拉伸法
1.直立于墻邊,一側身體的腰部以下貼于墻面。
2.身體向對側傾斜45度,牽拉另一側腰方肌。以腰部感覺微酸痛為止(維持3 0秒,然后休息30秒。兩側都做。一側反復3~5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