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朝,李全培,馮榮波
(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信宜 525300)
缺鐵性貧血(IDA)是由于體內對鐵元素的需求供給失衡,體內儲存的鐵元素明顯消耗,引起紅細胞內鐵缺乏所導致的貧血性疾病[1]。因為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機體對鐵的需求旺盛,所以容易導致IDA的發(fā)生。目前臨床上對IDA診斷的金標準是骨髓鐵染色。但是這種檢查方法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大部分患兒和家長難以接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院近年來使用網(wǎng)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CHr)對小兒IDA進行篩查,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7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進行小兒貧血檢查的患兒130例進行臨床研究。其中男86例,女44例,年齡6個月~14歲,平均(5.42±2.23)歲。根據(jù)最終診斷結果將患兒分為IDA組97例和非IDA組33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IDA診斷標準[2]:以《兒童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防治建議》中相關內容作為標準:Hb水平6個月~6歲<110 g/L,6~14歲<120 g/L;平均紅細胞體積(MCV)<80 f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310 g/L,且有明確的缺鐵原因。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所有患兒均行血常規(guī)檢查,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1 ml,測定MCV、MCH、MCHC、CHr、Hb,另取血3 ml行血清鐵(SI)、血清總鐵結合力(TIBC)、血清鐵蛋白(SF)檢查。所有檢驗均由本院血常規(guī)實驗室進行檢測,嚴格遵守試劑盒要求操作。
1.2.2分析指標:觀察兩組患兒MCV、MCH、MCHC、Hb、CHr、SI、TIBC、SF水平,根據(jù)《兒童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防治建議》中給予標準設定上述各項指標臨界值,計算各自的診斷效率、靈敏度、特異度。
2.1兩組患兒IDA相關指標比較:IDA組患兒MCV、MCH、MCHC、CHr、SI、SF均低于非IDA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兒Hb、TIB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各指標對IDA診斷效率以及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根據(jù)MCV、MCH、MCHC、CHr、SI、SF各自的臨界值對IDA診斷效率的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CHr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為最高。詳見表2。
組別例數(shù)MCV(fL)MCH(pg)MCHC(g/dL)CHr(pg)Hb(g/L)SI(μmol/L)TIBC(μmol/L)SF(μg/L)IDA組977133±15422433±7712742±7612527±6298643±10063688±8626018±15333629±1066非IDA組338006±13082736±4333229±9553006±6228452±9834775±13095844±13694643±1181t值29132142296937890947543305784591P值00040034000400000345000005640000
表2各指標對IDA診斷效率以及靈敏度和特異性比較
組別例數(shù)MCV(fL) <80 ≥80 MCH(pg) <27 ≥27 MCHC(g/dL) <31 ≥31 CHr(pg) <29 ≥29 SI(μmol/L) <107 ≥107 SF(μg/L) <15 ≥15 IDA組978512889791891673258116非IDA組33122122111815132015181419靈敏度(%)876390728144938175268351特異度(%)675569897436814481607654
人體血液中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被稱為網(wǎng)織紅細胞,通常狀況下,在骨髓造血過程中只有網(wǎng)織紅細胞和成熟的紅細胞才會釋放進入血液,因此網(wǎng)織紅細胞是在末梢血液中觀察骨髓紅細胞生成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血液疾病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3]。網(wǎng)織紅細胞的檢查過程中可以提供包括總數(shù)、百分比、平均體積、分布寬度、血紅蛋白含量在內的6個參數(shù),其中CHr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參數(shù)。
IDA的常規(guī)檢查以血液常規(guī)檢查和鐵代謝指標為主,骨髓檢測雖然最為準確,但是具有創(chuàng)傷性,通常是用作最后的確診,而非常規(guī)的篩查[4]。但是SF、SI等指標容易受到感染、肝臟疾病等影響,特異性較低,CHr因為在血液中僅有1~2 d的生命周期,因此容易受到血液疾病變化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能夠對新生紅細胞中的Hb的合成情況直接反映出來[5]。從本次研究中看,IDA組患兒MCV、MCH、MCHC、CHr、SI、SF均低于非IDA組,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兩組患兒Hb、TIBC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MCV、MCH、MCHC、CHr、SI、SF水平對于IDA的鑒別具有臨床參考價值。根據(jù)MCV、MCH、MCHC、CHr、SI、SF各自的臨界值對IDA診斷效率的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CHr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為最高,分別為93.81%、81.44%,因此具有更高的診斷效率。
綜上所述,CHr對IDA的篩查診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且簡便無創(chuàng),易于接受,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賀 巖,張亞梅,柴 華.網(wǎng)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及其分群在缺鐵性貧血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5,37(7):654.
[2] 陳 銳,李海彬,張 欣,等.關于北京地區(qū)新生兒網(wǎng)織紅細胞百分比參考區(qū)間的探討[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30):2363.
[3] 田 笑,李明亮,趙 威.網(wǎng)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診斷成人缺鐵性貧血的界值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3):383.
[4] 魏 權.網(wǎng)織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檢驗診斷不同人群缺鐵性貧血臨床[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6,14(5):593.
[5] 馬 莉,張桂華.探究網(wǎng)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測定在不同人群缺鐵性貧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3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