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建
主體就是事物的主要部分,主體與客體是相對而言的。用在人的方面,就是主角、主人,帶有主動的意味,而不是被動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定位,定位不明確事情就辦不好。毛澤東在《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指出:“革命的主體是什么呢?是中國的老百姓?!蹦敲慈娼ǔ尚】瞪鐣闹黧w是什么呢?一定是全體中國人民。同樣道理,機關黨建、支部黨建的主體一定是全體黨員。
誰是支部黨建的主體?我們會脫口而出:當然是黨員唄。是的,很長時間我們都是這么說的,但心里是這么想的嗎?如果是,為什么我們很難看到呢?關于黨員是主體的問題,往往說起來不是問題,但做起來很有問題。有的領導跟我說,關于黨員主體的問題,理論上說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很難做到。為什么呢?是不需要,還是不想做?
1988年,我當記者的時候做過一個《我國告別蒸汽機車時代》的報道。1988年12月20日,我國最后一臺蒸汽機車出廠下線,宣告我們告別了一個時代。短短幾年,蒸汽機車就不見了,取代的是內(nèi)燃機車、電力機車,后來又有了動車。什么是動車?動車是自身帶有動力的車廂,25萬伏的高壓通過線路傳導到車廂產(chǎn)生動能,推著列車前進,而不再是被動地靠車頭來帶動。動車的車頭其實就是一個駕駛室,主要管方向。我聽到后很高興,我就想當動車的車頭。蒸汽機車不見了,靠車頭添煤加水的時代過去了,如今時代不同了,黨員就是動車,這樣我們就可以帶著干部群眾一起高速前進,因此我提出了“動車黨建”。
“動車黨建”的想法,引發(fā)和確立了“黨員是支部黨建的主體”的思想理念。想辦法讓黨員人人動起來,人人負起責任來,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盡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環(huán)境,成了我們支部建設的努力方向。幾年下來,黨員成長了,業(yè)務工作也做好了,我們都成為支部黨建的探索者、實踐者、貢獻者和受益者。有關領導和專家在討論時,對這一提法也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說,我黨現(xiàn)在是有89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如果各個基層黨組織都搞“動車黨建”,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肯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
怎么才叫作 “黨員是主體”呢?我想主要有三條:
一是為了黨員。作為黨的基層組織,黨支部特別是支部書記,必須把全體黨員放在心上。機關黨建中有兩句話:服務中心、建設隊伍。服務中心很明確,不會有歧義和誤解。而建設隊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建設隊伍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帶隊伍。隊伍怎么帶呢?是書記一人說了算,把黨員作為管理的對象,還是跟放羊似的,根本就不管?我理解,建設隊伍首先就是為了黨員。為了黨員什么呢?就是為了促進黨員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是作為黨員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是以人為本理念在支部黨建中的體現(xiàn)。從大的方面來說,全面發(fā)展包括了人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在一個支部里,既要促進黨員業(yè)務能力水平的提高,更要促進黨員思想政治能力水平的提高,這是建設隊伍的重要出發(fā)點。
二是依靠黨員。不僅完成任務要依靠黨員,而且出主意想辦法都要依靠黨員。廣大黨員蘊藏著無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看我們怎么調動和發(fā)揮。如果我們能給黨員提供有利于他們發(fā)揮和發(fā)展的機會,就可以通過支部黨建錘煉出一支過硬的隊伍,如果我們不能給黨員創(chuàng)造一個全面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那就失去了作為組織的意義。黨的基本組織單位是黨支部,黨員就是基本成員、基本細胞、基本力量,不依靠黨員就無從說起。
三是提高黨員。讓每一個黨員都能成為合格的黨員、優(yōu)秀的黨員,就要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黨員,全面提高黨員。黨員的綜合能力提高了,作用就能得到發(fā)揮,使黨員在思想水平、作風紀律、能力效率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在促進黨員個人發(fā)展、樹立黨員良好形象的同時,也推進我們的工作得到全面提升,從而促進黨建工作成效讓黨員滿意,讓組織滿意,讓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