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倪雪嬌 陳曉霞 賈思禹 宋 婷
1.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遼寧 大連 116600;2.遼寧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臟象理論及應用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 沈陽 110032
龍眼俗名桂圓,其假種皮龍眼肉具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1]等功效,并有改善記憶[2]、抗氧化[3]等作用。目前龍眼中僅龍眼肉作為藥用部位,對龍眼殼、核等并無有效的開發(fā)利用。據(jù)報道,龍眼殼、核具有抗氧化、抗腫瘤[4-7]等作用,實驗者認為其大量廢棄不僅給炮制加工帶來不便,同時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與環(huán)境的污染。本研究擬通過探討龍眼不同提取物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為龍眼的炮制加工及擴大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材料與試劑 龍眼購自大連金鴻潤食品發(fā)展有限公司,經(jīng)王添敏副教授鑒定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DimocarpuslonganLour.)的干燥成熟果實;PC12細胞(高分化),遼寧中醫(yī)藥大學藥理實驗室提供;DMEM高糖培養(yǎng)基(Gibco);胰蛋白酶、雙抗、Annexin V-FITC/PI雙染試劑盒均購自Genview;NU-4750型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Nuaire)。
1.2 方法
1.2.1 龍眼不同部位的制備 干燥龍眼,分離肉、殼、核,分別稱重、粉碎,各取100.00 g,按1∶12(m∶v)加入去離子水微沸提取1 h,提取3次,合并濾液,60℃減壓濃縮成浸膏,即得龍眼肉、龍眼殼、龍眼核提取物,以下簡稱龍眼肉、殼、核。
1.2.2 龍眼肉不同極性提取物的制備 精密稱取龍眼肉100.00 g,同上煎煮,向濾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反復萃取至上層液體無色,收集合并上層溶液,得乙酸乙酯提取物;下層加入正丁醇反復萃取至上層無色,收集上、下層溶液,分別得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60 ℃減壓濃縮成浸膏。
1.2.3 MTT法檢測細胞存活 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PC12細胞,以105/mL接種于96孔板, 待細胞貼壁后,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給藥組,每組3個復孔。除正常組外,各組細胞用200 μM H2O2處理12 h,給藥組于造模12 h后加入不同濃度的受試藥物(最小濃度分別是各提取物的最低有效濃度)。繼續(xù)培養(yǎng)12 h后,采用MTT法于酶標儀490 nm處測定各孔吸光度(A)值,計算細胞存活率,實驗平行重復3次。
1.2.4 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 取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PC12細胞,鋪于6 cm培養(yǎng)皿中,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龍眼肉組(乙酸乙酯提取物1.6 mg/mL)。除正常組外,其余各組加入200 μM H2O2孵育12h,龍眼肉組于造模前加藥預處理2 h,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每組3個復孔。
1.2.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龍眼不同部位對細胞增殖的影響 顯微鏡觀察可見,正常組細胞貼壁良好,軸突明顯;模型組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整,突起腫脹破裂,有脫壁漂浮現(xiàn)象;給藥組細胞形態(tài)趨于正常,突起損傷減輕,結構較完整。各組代表性圖片如圖1A所示。MTT檢測結果表明,細胞存活率模型組較正常組下降;龍眼肉、殼、核組較模型組升高(P<0.05,P<0.01,圖2B-D),三者平均細胞存活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濃度相差懸殊(圖2E)。綜合評價,筆者認為龍眼肉提取物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最強。
2.2 龍眼肉不同極性提取物對細胞增殖的影響 不同極性提取物均有神經(jīng)保護作用(圖2A-C);相同濃度下,乙酸乙酯提取物促進增殖最明顯(圖2D)。如圖2所示。
2.3 龍眼肉乙酸乙酯提取物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模型組較正常組活細胞數(shù)減少,凋亡及壞死細胞數(shù)增加(P<0.05,P<0.01,圖3D-G);龍眼肉組即龍眼肉乙酸乙酯提取物較模型組活細胞數(shù)增加,中晚期凋亡及壞死細胞減少(P<0.05,圖3D、F、G),早期凋亡細胞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有降低趨勢(圖3E)。如圖3所示,
本論研究用H2O2誘導細胞損傷,并采用龍眼提取物進行預處理或治療,結果表明,龍眼肉、殼、核提取物,均能提高受損細胞存活率,且以龍眼肉用量最小,龍眼殼促進增殖作用最顯著。綜合考慮三者的量效差異,認為龍眼肉作用效果最好;同時,龍眼中殼、核所占比重不小,二者有很強的作用,如果一并入藥,可減少炮制加工,并擴大了龍眼的藥用來源。另外,根據(jù)細胞凋亡檢測結果推測,抑制中晚期細胞凋亡與壞死是龍眼神經(jīng)保護作用的可能機制,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5.
[2]白亞娟, 劉磊, 張瑞芬, 等. 龍眼果肉提取物改善東莨菪堿誘導小鼠學習記憶功能[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 49(21): 4203-4213.
[3]林耀盛, 張名位, 張瑞芬, 等. 不同品種龍眼果肉酚類物質(zhì)的抗氧化活性比較[J].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 2016, 34(3): 20-30.
[4]宋佳玉, 張清偉, 劉金寶, 等. 龍眼殼粗黃酮提取物體內(nèi)外抗腫瘤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6, 37(3): 40-43.
[5]劉煥云, 王海燕, 梁燕. 龍眼殼黃酮的微波提取及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5, 27(3): 434-441.
[6]郭倩倩, 張曉衛(wèi), 周暄宣, 等. 龍眼的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1, 11(23): 4552-4555.
[7]周凱, 胡卓炎, 周沫霖, 等. 龍眼核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 食品與機械, 2015 (4): 167-171.
[8]胡爽, 滕利榮, 張峻榕, 等. 一種新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對 PC12 高分化細胞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J]. 高等學?;瘜W學報, 2015, 36(11): 2322-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