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曉薇
[摘要]Story time是譯林版小學英語新教材《英語》(三年級起點)教材中主要教學板塊。通過圖文并茂的故事教學,教師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語言思維、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英語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語言學習的習慣。
[關鍵詞]故事教學 英語素養(yǎng)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可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等英語素養(yǎng)。譯林出版社出版的《英語》(三年級起點),布局合理,語言規(guī)范,特別是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塊,圖文并茂,貼近學生生活,深為學生們喜歡。教師可依托Story time教學,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讓他們愛上英語學習。
一、走進故事,激活語用需求
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Story time中的故事,語言地道,內容有趣,總能給學生帶來快樂。教師只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就能激活學生表達的激情。
1.歌曲(活動)激活閱讀渴求
合適的歌曲和活動不但能活躍英語教學的氛圍,還能幫助學生預熱故事中的語言。
[案例1]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Story time
這個Story time的主要句型為Can____play basket-ball?Yes,____Can
No,____cant.在教學中,歌曲I canskate and I can jump的引入,對本故事的語言點進行了預熱。同時,視頻Basketball Match激活了學生的表達需求,‘He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I Can p1.dy basketball well,too.I cant play basketball…
這種有針對性的熱身活動,不僅調節(jié)了課前的教學氛圍,也預熱了Storytime的教學內容。
2.主題對話激活語用意識
順應學生語用能力的對話,能夠輕松激活學生語用的積極性。主題式對話,不僅能幫助學生圍繞主題對已有知識進行梳理,形成有意義的語料,也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語用習慣,形成語用自覺。
[案例2]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Story time
教師導入教學內容時通過觀看basketball match的視頻,學生順勢習得p1ay basketball和句型Can____playbas-ketball?Yes,____can No,____cant.
T:Can you play basketball,S1?
SI:Yes.I can.
T:Yeah.(順勢新授單詞yeah)
T:Can you play basketball,S27
S2:No,I cant.
T:Dont worry,have a try.(順勢展開have a try的教學)
圍繞“can”話題,教師把已知和新知貫穿起來,引導學生模仿、運用。學生在主題語境中既掌握了語言知識,又愉快地使用了語言。
二、閱讀故事,培養(yǎng)說話能力
閱讀能使學生獲得知識,開闊視野,怡情養(yǎng)性。合適的閱讀策略指導能使學生受益終身。在Story time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整體感知故事,體會故事的樂趣;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解疑;組織有效的誦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設疑引讀學生想說
在故事閱讀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提升觀察、思考和表達等語言能力。在教學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中,教師可以采用學生看圖預測故事內容的方式導入故事教學:Can WangBing(Mike,Liu Tao)play basketball?引導學生讀圖答疑。在學生們各抒己見的情況下,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故事。設疑引讀,教師帶著學生自然走進故事。
2.閱讀感知學生會說
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吸取知識、掌握閱讀方法、發(fā)展思維的過程。浸潤于閱讀,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互動,學生就能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在故事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貼近學生的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表達。
[案例3]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Story tim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