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麗
我國衛(wèi)生計生委醫(yī)院管理研究所在2014年提出了針對我國國情的護理結構質量指標,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通過科學推理與努力鉆研對護理結構質量指標進行完善,并完成了護理質量數據平臺的建立[1]。通過2年間的發(fā)展,在2016年起我國三級醫(yī)院均已能夠利用護理質量數據平臺上報護理結構質量指標數據,該項技術的建立與完善促使我國護理工作越發(fā)規(guī)范化及科學化,也為各級醫(yī)療機構護理管理質量創(chuàng)造了積極保障性作用[2-3]。我院為保證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深入應用護理質量數據平臺,通過將其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明確護理結構指標數據,研究通過對數據開展深入評估,探討其統(tǒng)計結果的準確性?,F報道如下。
我院依據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范建立護理質量數據平臺,參與質量數據統(tǒng)計及填寫人員均統(tǒng)一接受規(guī)范化培訓,根據院內實際情況及時完成護理結構指標數據的填報。在2017年4月、7月與10月分別進行我院第1季度—第3季度的護理結構指標數據填報,其中包括12項結構指標,合計62項變量。護理質量數據平臺不僅能夠填寫本院護理相關數據,并且具備統(tǒng)計作用,完成填報后亦能在統(tǒng)計分析部分觀察到所在城市、省份以及全國的數據情況,以折線圖與柱狀圖良好表現出各項護理結構指標數據差異。
研究意圖分析基于護理質量數據平臺統(tǒng)計結果來綜合評估護理結構指標數據的準確性,進而院內填報工作人員按要求登錄平臺后分別統(tǒng)計2017年第1季度—第3季度的護理結構指標,提取護患比、床護比、白班護患比與夜班護患比等結構指標。同時,按操作要求觀察院內3個季度填報數據同本市、本省及全國填報數據的比較差異,根據比較結果分析其準確性以及現存問題,為日后工作中精準收集數據奠定引導作用。
我院第1季度—第3季度的床護比數據與本市、本省及全國基本持平,但3個季度的護患比、白班護患比與夜班護患比同本市、本省及全國數據比較存在較大差異,但第3季度的3項數據均較第1季度與第2季度更切合實際情況,表現在實際應用護理質量數據平臺后通過完善填報規(guī)范程度使其準確性獲得了提高。見表1。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醫(yī)療改革的同時不斷強化各級醫(yī)院的醫(yī)護質量管理項目[4-6],由衛(wèi)計委科研工作人員建立了護理質量數據平臺,并不斷推廣應用于國內醫(yī)院中,該項目的提出為改善醫(yī)院護理質量奠定了良好基礎,促使醫(yī)院對護理服務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在改善患者的醫(yī)療服務水平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護理結構指標是反映醫(yī)院護理質量的主要參考依據[7],也是醫(yī)院管理人員改善臨床服務的重要工具,相關指標的科學程度直接關系到醫(yī)院整體管理效果,其指標的準確性也反應出管理意義[8]。目前,護理評估指標的評估受到醫(yī)院管理人員的廣泛重視,如指標數據存在問題便無法準確起到指引作用,唯有正確掌握指標變量內涵并確保各項數據的準確填寫才能避免其評估價值不高等問題。填報人員的工作能力是保障護理指標數據準確性的基礎,同時在發(fā)現指標數值不符合臨床實際情況時需迅速尋找原因,查找問題并進行上報,在此方面數據不準確的原因多為填報人員對數據變量理解程度不足所造成,明確問題后及時給予修正,從而促使護理質量數據平臺的應用價值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護理質量數據平臺具備統(tǒng)計分析模塊,進而在進行護理指標數據填報時可將本院數據同本市、本省及全國數據分別進行比較,根據同一時段不同范圍的數據比較情況來評定自身數據準確程度。研究中分別將我院2017年第1季度—第3季度護理質量數據平臺中護理結構指標數據與本市、本省及全國數據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在床護比方面我院數據基本吻合本市、本省與全國數據,但護患比、白班護患比與夜班護患比中我院數據均顯示出一定差異,同時觀察我院不同季度數據情況發(fā)現第3季度的差異程度縮小,由此證明在持續(xù)進行質量改進的過程中本院護理結構指標數據的準確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日后數據填報工作中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尋求解決途徑,明確指標變量含義并持續(xù)發(fā)掘數據漏洞給予完善,促使相關護理結構指標對完善自身醫(yī)院護理質量水平起到有效的指導價值。
綜上所述,利用護理質量數據平臺評估護理結構指標數據時,相關工作人員需持續(xù)進行填報質量改進,嚴格根據規(guī)范要求進行日常填報,可積極促進其數據準確性的提升。
表1 2017年第1季度—第3季度護理質量數據平臺中護理結構指標數據
[1] 張慶玲,羅霞,黃萍,等. 基于護理質量數據平臺統(tǒng)計結果的護理結構指標數據準確性分析[J]. 護理研究,2017,31(27):3483-3485.
[2] 陳煜羲.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構建??谱o理質量管理平臺[J]. 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7,24(2):46-47.
[3] 楊莘,韓斌如,應波,等. 基于信息數據中心決策支持平臺構建護理質量評價體系[J]. 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0-13.
[4] 肖紅著,吳疆,趙一. 數據挖掘技術平臺在護理質量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護理,2017,9(2):93-97.
[5] 顧雙雙. 護理學科學數據服務平臺的構建[J]. 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4,35(7):33-36,49.
[6] 李真,焦靜,曹晶,等. 多中心護理研究數據采集平臺的建立與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7,52(6):730-733.
[7] 李冬妮,鐘勁,王文靜. 基層醫(yī)院收集、統(tǒng)計護理質量指標數據的舉措與成效[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10(10):6-9.
[8] 唐春波,郭文明,嚴靜東,等. FHIR數據集成平臺研究及其在連續(xù)醫(yī)療中的應用[J]. 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2017,36(2):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