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軍(山東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 青島266590)
眾所周知,高??茖W合理的開展體育教學中,乒乓球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其雖然是選修課程,但是往往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高校應該高度重視乒乓球教學,向其中加入比賽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向著全面化的方向發(fā)展。從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開展乒乓球教學往往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制約,造成相應教師的教學質量不高,在最大程度上并不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向乒乓球教學中應該加入比賽機制,利用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顯著提升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我國乒乓球運動項目在國際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很多高校對乒乓球教學理念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但是相關的教學觀念仍然比較落后,導致乒乓球教學質量仍然不能顯著提升。教師在進行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往往忽視,甚至有部分教師為了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多元化目標,并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運動項目,導致學生不僅缺乏相應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對相關內容缺乏學習熱情。還有的教師自身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并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最新的教學思想,對教學質量造成直接影響。
雖然很多高校將乒乓球運動項目作為主要的體育選修課程,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使用單一化教學模式,導致相應的課堂教學變的枯燥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也不注重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往往采用“灌輸式”以及“填鴨式”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關系也不能得到良好的構建,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往往通過考核的形式定量評價,導致不能及時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及時加以解決,使得相應的教學質量不能得以有效提升。其次,高校不夠重視培養(yǎng)相關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且很多開展乒乓球教學的教師缺乏專業(yè)性,自身并不能熟練掌握關于乒乓球的技能,即便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在相關的實踐運動方面仍然比較匱乏。因此,教師作為智慧傳承的中間人,首先要全面計劃并管理相應的教師建設隊伍,并且長期堅持下去,利用其專業(yè)性在最大程度上顯著強化相關的乒乓球隊伍,從而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標,科學合理的指導并訓練相關學生學習,從而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乒乓球學習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
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通常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利用比賽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的教學步驟為: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做好熱身運動,如跑步、做操等,同時提前準備好相應的設施;教師對學生講解關于乒乓球的技能要求,如發(fā)球動作等,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動作要領,從而便于學生能熟練掌握;教師對相關動作要領加以示范,同時讓學生與同學間開展練習;教師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指導,使其逐漸規(guī)范化相關動作;課后教師對學生總體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其次,教師在乒乓球教學中融入比賽機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內容:
(1)合理制定比賽機制。
高校教師在開展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科學合理的制定相關的比賽機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乒乓球問卷調查表”從上課環(huán)境、興趣愛好、鍛煉身體以及比賽技能等方面綜合調查學生選修乒乓球課程的原因。通過大量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選修乒乓球課程的原因是興趣愛好,還有的學生是想優(yōu)化自身的技能。因此,高校教師在制定比賽機制時應該綜合考慮學生心理需求,以學生作為課堂重點科學合理的組織教學活動。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教師開展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安排相關的比賽機制要以學生掌握乒乓球知識技能為基礎,將具體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對學生教學單打,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乒乓球技能要領,從而對其加以認知;其次教師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要將相關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多樣化,將其以多種比賽形式呈現(xiàn)。教師要給予學生較多的時間訓練學生能掌握單打要領,同時教會學生掌握一些裁判知識,最終使得相應的教學目標能加以實現(xiàn)。訓練一段時間后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乒乓球戰(zhàn)術訓練。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進行考核。
從上述安排的教學內容來看,教師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相應的比賽機制,科學合理的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熟練掌握乒乓球技術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到鼓舞作用。
(1)多樣化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較為枯燥乏味,學生對相關學習內容并不加以重視。因此高校在乒乓球教學中加入比賽機制能首先要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及時掌握自身情況,同時使得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顯著提升最終的教學成果。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以及實際情況及時對相應的教學方案作出調整,科學合理的將學生進行分組,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科學合理的展開相關訓練。
其次,教師多樣化教學方式使得相應的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透過真實的比賽能對自身掌握乒乓球單打、雙打以及相應的團體賽都能加以了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對自身優(yōu)勢加以延伸,對相應的缺點能及時彌補,反映學生最真實的學習成果,在各項比賽形式的引導下都能學習各項乒乓球技術以及相關的比賽技術。教師在相關比賽機制中要確保展開的相關活動更加具有目的性,讓學生能向著指定目標完成相應的比賽內容,同時能熟練掌握相應的乒乓球技能,推動學生向著全面化方向發(fā)展。
(2)活躍教學氛圍,熟練掌握相應技能。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主要是以說教為主,學生實踐經驗掌握的比較少,導致學生很難準確定位自身實際掌握乒乓球技能的情況,加入比賽機制能真實反映出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讓學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其次,傳統(tǒng)課堂教學多為機械化訓練,即便有時教師會組織開展比賽,但是學生對相應的比賽規(guī)則并不熟悉,或者由于技不如人喪失繼續(xù)學習的信心,最終導致輸?shù)粝嚓P比賽。
因此,教師要不斷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實踐教學作為課堂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不斷強化學生自身的體育意識,推動其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高校乒乓球教學中融入相應的比賽機制能強化學生間的互相競爭以及互相交流,確保整個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學生贏得比賽時能獲得勝利喜悅,進而能自主探索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及技能,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能優(yōu)化相應的教學效果。
(3)優(yōu)化教師專業(yè)水平,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資源。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專業(yè)性的乒乓球教師,導致最終的教學質量并不高。因此,高校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建立專業(yè)性教師隊伍,綜合考慮培養(yǎng)與引進原則,不斷強化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適當引進一些具有乒乓球素養(yǎng)的教師力度,利用多樣化形式定期為教師加強培訓教育,強化其自身教育素養(yǎng)。其次,教師要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資源,展開相關比賽機制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各項運動會中運動員的實際表現(xiàn),掌握其運動要領,從而在課堂上能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讓學生能加以理解。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學生實際發(fā)展需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優(yōu)化相關的實踐教學方式,向其中加入比賽機制,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最終教學成果。
[1]蘇永佳.芻議高中乒乓球教學課內外一體化互動模式[J].青少年體育,2016(5).
[2]張云龍,李瑋寧.快樂體育教學策略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
[3]韓迪.高校乒乓球教學方法之體驗式教學策略[J].納稅,2017(32).
[4]聶林山.合作學習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8(1).
[5]殷冉.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J].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2016(11).
[6]呂吉旭.大學乒乓球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高考,2016(27).
[7]唐峰.乒乓球運動教育模式在中學實施方案芻議[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7).
[8]孫紀翔.淺談高校乒乓球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J].儷人:教師,2016(14).
[9]謝迪.淺談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
[10]張傲.高校乒乓球教學現(xiàn)存問題與有效對策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7(9).
[11]馬孝志.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加入音樂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22).
[12]梁春林.高校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分析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