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第四小學校 艾淑珍
單元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牛津英語5a 第三模塊,本單元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空間——學校為主題展開交際。在3a和4a中學生了解了學校的簡單結構模式以及各功能室,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用there be等句型自己的學校教學樓的具體情況,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較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語言技能學習能力模仿、記憶能力較強;本課教學內容直接貼入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我所帶兩個班的學生活潑好動,愛玩,愛與人交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有的學生能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策略,比如:自己能獨立預習、查找資料、利用工具書等。
單元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二級讀寫教學要求及本單元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學生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聽、說、認讀tram等8個單詞,正確書寫6個;能用How do you go to school?提問同伴上學方式并正確表達自己的上學方式;能用“How many ...are there?”提問物品的數量,并能用There be做出正確回答;能靈活運用There is/are...介紹自己的學校情況。
2.情感態(tài)度與文化目標
積極參與活動,敢于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學校情況;培養(yǎng)集體精神;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知道在英國the first floor指第二層。
3、學習策略目標
積極與他人合作,查找資料預習,善于利用圖畫理解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科的重點是能用How many...are there?提問物品的數量;而靈活運用There is/are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方法與手段;
首先呈現實物a bag,學生猜測What's in the bag?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提問What's in Wendy's school?導入課文情景,PPT圖片呈現課文內容,便于學生理解。根據關鍵詞描述圖片內容,培養(yǎng)自主學習策略。出示本校照片,引導學生根據所學語言提問學校情況,整理歸納要點信息,口頭作文My school.
使用教材的構想:
把教材中Wendy的學校與自己的學校做對比,試著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畫圖并口頭描述,還可以加上課文中沒有介紹的部分。同時滲透愛我校園的思想教育。
教學流程:
1.Warming up
a. Greetings. ( Say “Hello” to each other. )
b. Guessing game.
T:What's in the bag? Can you guess?
S1: A book. (T: Yes. There is a book. What else? )
S2: There is a pen.
(T: There are 3 pens.)
S4: ...
通過猜書包里的物品,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復習了There be的用法,為本課的目標達成作了必要的鋪墊。
2.Presentation
a. Leading in
T: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in the bag. Let's go to school. Look! It's Wendy's school. What's in her school?
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來導入,學生看PPT結合課文語境學習。
b. (出示Wendy and her school.)
T: This is Wendy's school. There are 3 floors.This is the first floor.
(告訴學生在英國the first floor指第二層)
T: What's on the first floor?
Ss: There is the office. There are is the hall.There are some toilets.
(PPT依次呈現office, hall, toilets.)
T: What's on the second floor?
Ss: There are three classrooms.
T: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Ss: There are 100 children. (學習hundred)
c. (出示Wendy's classroom)
T: What's in her classroom? How many girls/boys/desks/chairs/fans...are there?
(板書How many...are there? 以及答句。)
( 畫簡筆畫學習chair, fan, cupboard)
通過文化背景的介紹和問題的設置來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
d. Listen and read.
通過聽、讀課文,要求學生看圖復述。培養(yǎng)學生根據圖片和關鍵詞記憶的習慣。
e. Ask and answer. (Work in pairs.)
A: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B: There are 40 desks.
同桌兩人問答練習,訓練學生提問技能和口頭表達能力,為下一步的語言輸出設計了合理的臺階。
3.Application
教學反思
縱觀我的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有懸念,有思考,有激情,有高潮。特別是拓展過程中的小記者采訪活動和填寫漂流冊,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將教學推向高潮,成為本節(jié)課的一個亮點。
然而也有未盡己意的地方,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過渡上推敲的不夠,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必須進一步強化學生為學習主體意識,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活動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