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鳳山縣平樂鄉(xiāng)力那小學 黃麗芬
小學時期是為以后的人生打基礎的時期,形成什么樣的習慣,鍛造了什么樣的能力,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素質(zhì),對一個孩子的一生都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決定性的作用。數(shù)學學科又是較難的學科,因為它的邏輯性很強,需要學生有著清晰的邏輯分析能力:一些概念、原理等又很抽象,又需要學生有著極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識大多是感性的、直觀的,缺少正確的邏輯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對學生來說,這一塊學習是一大難點,尤其是幾間圖形這一塊,且抽象性更強,小學生更是難以形成由圖形到概念的跨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實現(xiàn)這種過渡,使學生由直觀、感性構建出抽象性、邏輯性,這一思維過程的建立不是容易的,需要教師奇思妙想,更需要相應的教學用具,多種方法齊上陣,來幫助學生樹立并形成這樣的體系,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的,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歷并借鑒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我覺得可以試著從下面這些方面著手:
數(shù)學是生活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得十分緊密,特別是幾何圖形,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并沒有注意到這些現(xiàn)象但卻常常接觸,教師可巧處利用,可起到這樣一些作用: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實物,比如各種幾何圖形的形狀:角的形狀、大小等,學生在看到老師特意指給學生的這些生活實物時,就會在頭腦中留下相應的表象,這是最基本的初步的幾何念,也是學生由感知到形成幾何概念的一個橋梁,比如引導學生認識“圓”,我們就可以這樣問學生:同學們,我們是不是都騎過旋轉木馬啊?那么轉木馬轉的一圈是什么形狀啊?誰能給老師畫出來呢?這時就會有很多學生會畫出來,并知道是“圓形”,此時弓出“圓”的概念就順理成章,而且通俗易懂,趁熱打鐵,再讓學生舉出幾個生活中自己見到的圓,學生也會馬上列出許多的例子,其中必定會有學生舉出像鐘表的指針轉一圈是圓、圍著旗桿繞一圈是圓等例子,通過這樣的例子我們又可以讓學生明白“圓”是無數(shù)個點的集合。還有像三角形、正方形等幾何概念,我都可以借助實物,讓學生在生活中認識數(shù)學,這會使他們覺得簡單易行,不再畏懼,而且感覺數(shù)學其實也是很有趣味的,從而產(chǎn)生對學習的樂趣。
運用生活實物可以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與自己貼得很近。而且通過觀察、分析、指認、制作,有了這些親身實踐經(jīng)歷,可以降低難度,加深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認識.“圓”,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身邊尋找“圓”,像車輪、眼鏡的鏡片、鉛筆的筆頭,等等:認識“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我們都讓學生從身邊獲取。在通過實物認識了這些圖形之后,我們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在紙上畫出這些圖形,實現(xiàn)由實物到數(shù)學的過渡。
有了以上這些基礎,我們們就可以借力,變直觀為抽象,引導學生實現(xiàn)由形象到概念的飛躍。如果上面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把抽象的數(shù)學變得直觀,而此時我們就可以借力由直觀到抽象的跨越。還如“圓”的概念,這時我們]還可以上升一個層次,問:現(xiàn)在我們同學舉出來的都是看得見的圓,誰能想象出來什么東西的運動軌跡是圓?此時學生的回答會是五花八門的,也會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會是匪夷所思的一一這時老師再次把前面同學列舉的時鐘的時針運動軌跡的例子拿出來,給學生一個明確而清晰的“圓”的概念,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在頭腦中就會迅速的建立起這一概念。這一過程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想象力,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思維。
小學數(shù)學幾何圖形中,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很難掌握,有時即使知道結果,卻很難說出其中的道理。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后,化解了許多以往不能解決的問題,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計算機能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不僅能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形象地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學生對公式中的除以2往往要漏掉。分析原因一則學生可能計算粗心,二則是學生對三角形面積推導過程不夠明確,大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利用動畫課件演示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移動,最后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再利用自定義動畫的效果,底和高用紅色閃動幾次,有利于學生直接觀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系。最后再移動其中的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明白這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讓學生再來說說整個推導過程,并說說為什么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計算出來的是哪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討論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由來??傊?,我們在教學時,首先是考慮學生的特點,考慮他們的接受能力,實際的教學方式方法要貼近他們,讓他們愿意接受,讓他們喜歡,有趣,同時又有不能千篇一律,始終如一,又有變動,要有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有興趣、愿意學,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