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開發(fā)區(qū)一中 魏亞寧
愛好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語文學習獲得成功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愛好,并給予正確誘導,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真正發(fā)揮新教材的優(yōu)勢,適應教改的需要。
在講授新知識時,聯(lián)系原來學過與之相關科目,對比、參照、借鑒,使學生既鞏固了舊知識,又學會了新內(nèi)容。我在講授《一分鐘》一課時,就聯(lián)系借鑒了很多相關科目知識。先讓學生用一分鐘的時間寫字、收拾書包、削鉛筆、做數(shù)學算式等,看看一分鐘分別能做多少事情,讓孩子們初步感受一分鐘有多久,可以完成多少事,進而讓他們懂得珍惜時間,不去浪費時間,抓緊時間去寫作業(yè)、讀書等。接著又結(jié)合數(shù)學知識,講述一分鐘就是60秒,多少個一分鐘是一小時,一個成年人一分鐘能走多少步等數(shù)學知識。學生們聚精會神聽知識時,不知不覺中已理解了課文大部分內(nèi)容,等他們再看書時已一目了然。表面上看,這種方法較費時、費力,似乎有點“喧賓奪主”味道,但如果老師能運用得好,就能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語文課內(nèi)容是如此豐富多彩,在輕松環(huán)境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
作品背景介紹很重要,它關系著學生對課文思想內(nèi)涵的理解,對作品背景理解不透,學生在學習時就很難吃透課文,從而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在給學生講《歡慶》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詞的內(nèi)容,我向?qū)W生詳細介紹了開國大典。學生們在我熟練而生動的介紹中了解了這首詩歌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無形中又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一堂課下來,同學們不僅學習了詩歌內(nèi)容,更了解了歷史,了解了偉人。課堂教學的豐富性、生動性使學生們對學習語文興趣倍增,不再感到語文課是枯燥、無味的。同時在上課過程中,我始終注意同學們的情緒,表情的變化,對于他們已熟悉的知識,輕輕帶過,對于知道較少的內(nèi)容則盡量予以豐富??傊磺袊@課本進行,始終抓住學生注意力,把他們的興趣留在課堂上、書本上,而無暇顧及課本以外的事物,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課本有些內(nèi)容現(xiàn)實感比較強,及符合中學生心理。比如,講《我選我》時,輪流上來進行“我選我”演講。通過表演來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我一改過去的單純的講授法,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提前指定部分學生分為兩組,明確各自角色,第二天在課堂上兩組輪流表演,然后由全班同學輪流點評優(yōu)劣。在點評過程中使學生不知不覺熟悉了課文內(nèi)容,不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而且記得牢固,印象深刻。課后很多同學反映熱烈,他們感覺好似在演戲,置身其中,深刻體味了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題。一堂輕松語文課結(jié)束了,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眾所周知學習語文要聽、說、讀、寫四者并重,因此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就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和環(huán)節(jié)。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知識面還比較狹窄,口頭鍛煉機會不多,然而求知欲強烈,又喜歡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希望引起別人的留意。為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滿足學生心理要求,培養(yǎng)其獨立性,我在教學中試著開展了三分鐘演講。試講一段時間后覺得效果明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強化了能力訓練,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事實證實,這種融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科學性于一爐的做法,切近學生興趣點和興奮點,適應新教材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形式活潑的練習口語活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同時,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比較差,但形象思維和模擬能力卻很強,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寫作技巧的學習愛好不大,卻很熱衷于朗讀。他們模擬磁帶上的語調(diào),模擬老師的表情,也極力模擬播音員的標準播音。因此,在朗讀教學中使用以讀代講的學習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功能的愛好及能力。在朗讀教學中,為加強不同朗讀方法的學習和適應學生心理需求,也進行了兩個階段的練習:一是學習鍛煉,二是表演錄音。學習鍛煉階段著眼于不同文體朗讀知識的傳授和技巧的學習,教師先進行范讀,然后講解朗讀要領,再讓學生模擬、練習朗讀,這樣學生逐漸把握方法。與其是聲情并茂的節(jié)奏,和諧婉轉(zhuǎn)的韻律,很好地再現(xiàn)了作品的神韻美、音韻美,用范讀的的魅力抓住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生的情、點燃學生的趣,促進學生的練,借助不同的形式:齊讀、個別讀、一個接一個讀、賽讀等,在普遍提高的基礎上進行個別指導,以好帶差。日久天長學生的朗讀能力就會有明顯提高。表演錄音階段是對前一階段考查,鞏固,也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他們總是想聽聽自己讀的聲音是什么樣,朗讀水平如何,于是利用回家時間進行朗讀錄音,每個學生預備自己最拿手的段落,經(jīng)過充分預備,站在錄音機前錄下自己的聲音,然后再播放。對于這種新的嘗試,學生們表現(xiàn)出空前的熱情。方音時,教師里異常安靜,每個人都屏住呼吸,辨別著同學的聲音。聽出是誰的聲音便是一陣歡呼,強烈地要求再聽第二遍。朗讀愛好的培養(yǎng)為新教材內(nèi)容的把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心靈的一種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心地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小學生雖然不會全面地、有深度的鑒賞美,卻會用自己樸素的感受,獨特的方式欣賞美。還是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好:“孩子們憑外形、色彩、聲音和一般感覺而思考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們接受知識,思考問題是離不開具體形象的。因此,我們可以叢直觀的具體形象入手,引導學生欣賞美,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悅,這也正是新教材體現(xiàn)的美學要求。
當然,學生學習語文的愛好生成還遠不止這些,比如古詩詞作品以唱代講、美術繪畫和手工制作、情感交流、辦黑板報、想象和聯(lián)想及各種競賽等都是促進學生學習語文愛好生成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