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更喜 王景
樊紅霞,國家二級演員,石家莊市藁城區(qū)文化館副館長。主演的評劇小戲三次獲得全國“群星獎”,多次榮獲全國“群文之星”“燕趙群星獎”“燕趙文化之星”等稱號,多次榮獲全國評劇票友大賽一等獎和評劇“十大名票”“十強票友”稱號。曾獲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戲曲大賽月賽冠軍。
“月兒缺,月兒圓,都是人間好景色。”一聲珠玉落盤、清脆亮麗的新派唱腔,把評劇小戲《月缺月圓》推向最高潮,也把觀眾帶入到曼妙的意境里。樊紅霞記不清這是第多少次唱了,每次唱到這里,她都會生出一種還沒唱夠的感覺。她唱著《月缺月圓》,從2014年唱到了2016年,從河北省“燕趙群星獎”的舞臺,唱到了西安第十七屆全國“群星獎”的決賽現(xiàn)場。憑借她和劇組的共同努力,河北省選送的評劇小戲《月缺月圓》驚鴻掠艷,一舉奪得全國“群星獎”第一名。
身為最基層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這是樊紅霞第三次站在全國“群星獎”的最高領(lǐng)獎臺上了。這樣的成就堪稱圓滿。但是有誰知道,她的人生也曾有缺憾、有彎路。而正因為在“月缺”時執(zhí)著堅守,她才最終迎來了“月圓”。
一
樊紅霞從小受愛好評劇的母親啟蒙,跟著母親學(xué)會了很多小唱段。幾乎是母親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母親在前邊唱,她在后邊學(xué),母親說她是小跟腳。1986年,她考入藁城縣辦的君子蘭戲校,工花旦、閨門旦。評劇藝術(shù)的大門徐徐開啟,她仿佛看到了一片廣闊湛藍的大海。畢業(yè)時,她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已經(jīng)扎實嫻熟,應(yīng)付裕如。她也順利地被分配到縣評劇團。不久,女主演休假,她順風(fēng)順水地走上前臺,相繼演出了《金水橋》《花為媒》《楊三姐告狀》《劉巧兒》等,奠定了她舞臺上“當家花旦”的地位,成為劇團的臺柱子。
從正式演出的第一天起,舞臺帶給她的快樂就一發(fā)不可收。這種生活在她看來,美得如傳統(tǒng)戲衣一般光彩照人??墒菐啄旰螅驗楣ぷ餍枰?,她調(diào)到了文化館,從一個專業(yè)的戲曲演員,走上了群眾文化輔導(dǎo)的道路。
她把一份評劇情懷默默地藏在心底,投入到緊張的群眾文化工作中。雖然工作崗位變了,但她對舞臺的渴望不曾改變,對評劇的摯愛沒有消減。正是這份深藏心中的摯愛,成為一顆向上的種子。從評劇中走出來,反而使她對評劇演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地上的路有很多條,每條路都能到達理想的遠方。她相信只要堅守,月缺定會變成月圓。所以多年來她不僅沒有放棄,還在評劇演唱中找到了爆發(fā)的新出口。
2000年,石家莊市群藝館創(chuàng)排評劇小戲《中秋時節(jié)》,經(jīng)過在各縣市的層層選拔,最后,形象、扮相、唱腔、表演均勝出一籌的樊紅霞如愿成了這部戲的主演。2001年,《中秋時節(jié)》代表河北省角逐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她以清晰圓潤、高亢純正的演唱風(fēng)格獲得如潮好評。《中秋時節(jié)》獲得“群星獎”金獎。
二
當年在縣評劇團時,樊紅霞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嗓音條件、舞臺扮相和動作都酷似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國家一級演員、石家莊市青年評劇團團長劉秀榮。劉秀榮是新派的傳承人,加之樊紅霞學(xué)的也是新派的戲,自然而然,她把劉秀榮當作自己的偶像,演唱時也有了具體的目標。劉秀榮的磁帶、光碟和錄像帶,她都仔細聽、反復(fù)看、認真學(xué)……劉秀榮并不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個刻苦的鐵桿“粉絲”。
2008年9月,在唐山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評劇票友大賽上,樊紅霞把劉秀榮的劇目《胡風(fēng)漢月》中《今別離》唱段奉獻給觀眾,憑著自然大方的臺風(fēng)、甜美自如的行腔、獨特的鼻腔共鳴和別具一格的疙瘩腔,她完美地演繹了新派藝術(shù),全場掌聲雷動。她最終榮獲大賽一等獎,與其余九名獲獎人員一并被命名為評劇“十大名票”。
10月,她又參加了戲劇界專業(yè)性很強的第四屆河北省“燕趙紅梅獎”比賽。那是一次真正的實力大比拼。不分專業(yè)和業(yè)余,不分劇種與行當,不分演員與樂隊。許多人都帶了自己的啦啦隊去現(xiàn)場,而樊紅霞只有母親一人陪伴,為她拿著行李包。那一次她演出的仍是劉秀榮老師《胡風(fēng)漢月》中的經(jīng)典唱段《今別離》。她的朋友楊春利給她拿來劉秀榮演出時的服裝,又請來劇中人物蔡文姬的形象設(shè)計化妝師為她專門化妝。一衣在身,簡直就像為她專門定制的一樣合身合體。舞臺上,她動作優(yōu)雅,唱腔清麗甜潤,活生生就是第二個劉秀榮。所有評委都認為她是劉秀榮的徒弟,劉秀榮坐在評委席上,連連笑稱:“確實和我的風(fēng)格很像,但真不是我徒弟……”樊紅霞沒有啦啦隊,卻博得了觀眾由衷的掌聲。最終她以業(yè)余演員的身份獲得第四屆河北省戲劇紅梅大獎。
就在那一次頒獎晚會的后臺,樊紅霞特意去看望崇拜已久的劉秀榮老師,表達了想拜她為師的愿望。劉秀榮也很欣賞這位唱得非常像自己的“徒弟”,聽了樊紅霞的心里話后,她欣然接受,還囑咐說,只要你把評劇唱好,傳承好,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后來,劉秀榮送給樊紅霞許多演唱資料,一有機會就給她說戲。樊紅霞仿佛心中有盞燈,被越撥越亮。她師承劉秀榮老師,實現(xiàn)了藝術(shù)追求上的飛躍。
2014年1月她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過把癮》全國評劇票友大賽,榮獲“評韻綻放”最高獎項“十強票友”。2015年,中央電視臺特邀她參加了戲曲頻道《過把癮》欄目“春節(jié)特別節(jié)目”的錄制。一年一大步,年年有進步。樊紅霞在評劇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評劇讓她的人生更精彩。
三
2016年4月的一天,樊紅霞接到省群藝館的邀演電話,稱要重新排演評劇小戲《月缺月圓》,參加全國“群星獎”評選。她當時是喜出望外,心想,又有機會登臺演出自己喜愛的評劇了。
交接好手頭工作,她專心投入到排演準備中。2014年,她主演的《月缺月圓》獲得河北省第十一屆“燕趙群星獎”。之后,她多次隨劇組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這出戲,過了一把舞臺“癮”。她翻出自己的演出錄像,認真地尋找著角色記憶。
評劇小戲《月缺月圓》講述的是一位鐵路隧道工和他留守妻子的曲折經(jīng)歷。劇中,樊紅霞飾演的是筑路工人周大龍的妻子秋月。周大龍由于常年工作在條件惡劣的青藏高原腹地,“不通車,不通郵,手機信號也沒有?!睅啄暌矝]回過家。秋月從抱怨到理解,從協(xié)商離婚到重歸于好,角色情緒幾度變化,不斷推動劇情達到高潮。
根據(jù)參賽規(guī)則要求,劇本幾經(jīng)改動。整個劇組的心血靠什么來體現(xiàn)?最后都聚焦在兩位主演身上?!艾F(xiàn)代戲很生活化,要求表演自然,不能有傳統(tǒng)戲中的程式化動作。所以在角色塑造上,很考驗表演者的全面功力。”她說。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如何使情緒過渡自然、情節(jié)間銜接流暢,她認為是最具挑戰(zhàn)的地方。每晚躺在床上,樊紅霞腦子里想的都是唱腔、念白、手勢、眼神等如何拿捏得當,有時候做夢都是在和大家一起走臺。每天很晚才睡,很早就醒了。
決賽地點是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決賽那天,發(fā)生了一件虛驚一場的小插曲,再一次考驗了樊紅霞的藝德水準。
當時,臺下坐的是全國知名的戲劇界評委及上千名觀眾。她說,輪到我們上場,該我唱的時候,話筒突然沒聲了,我能聽得見臺下觀眾的嘈雜聲。有那么一瞬,我心想:完了,徹底完了。但我知道我不能停下來,不能辜負了觀眾。于是我繼續(xù)唱了下去。好在評委們及時喊停,修復(fù)音響重新開始,才使比賽沒有留下遺憾。
決賽演出十分成功,《月缺月圓》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贊同,樊紅霞的演唱更是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
當小戲獲獎、省群藝館打來祝賀電話時,她如釋重負?!案杏X自己的使命完成了,終于沒有辜負劇組全體人員的心血。太難了,這次能拿獎?wù)娴氖翘y了……”作為一位基層群眾文藝工作者,能拿到國家群眾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的政府最高獎,確實不容易,尤其是獲獎名額大幅減少后的2016年。
“我垂青藝術(shù),故藝術(shù)垂青于我?!闭勂疬@一路走來的經(jīng)歷,樊紅霞感慨萬千。
獲獎歸來,她一刻也沒有休息:組織藁城首屆評劇票友大賽、戲曲演唱會;成立藁城區(qū)戲曲家協(xié)會;邀請彭蕙蘅舉辦“蕙質(zhì)蘅香”戲曲講座……在戲曲藝術(shù)及傳承的道路上,她還在繼續(xù)前行。
編輯: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