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雪
有人說,隨著VR技術的日益成熟,人們的生活將發(fā)生更為深刻的變革。近日,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李峙就組織了一場報告會,探索VR和人類心理方面的關系。
此次報告會以“人身攻擊”游戲開始,一位戴著虛擬現(xiàn)實技術(VR)眼鏡的體驗者坐在大屏幕前,觀眾可以清楚地在大屏幕看到體驗者從VR眼鏡中看到的情形。在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主持人用刀“揮向”體驗者,兇器在眼前晃動的感覺令體驗者不自覺地躲避。但其實,不論是菜刀還是匕首都沒有真正出現(xiàn)在體驗者的眼前,而是主持人在另外一個攝像頭前所做的動作。
這就是計算機世界欺騙眼睛和大腦的過程,讓人傻傻分不清哪個是現(xiàn)實,哪個是虛擬現(xiàn)實。
VR游戲、VR電影,戴上VR設備,就能以第一人稱視角進入游戲、看電影,這讓從來都是從第三視角接受信息的人們體會到全新的感受。
VR帶給人的體驗是全新的,對人的心理影響也不同以往。心理學專業(yè)出身的李峙就意識到這一點,于是他歸國后就在浙江大學與騰訊研究院聯(lián)合成立了VR心潮團隊,專門從事VR對人們心理影響的研究?!癡R改變了游戲的模式?!崩钪耪f,因為電腦游戲讓青少年深陷網絡的負面影響余溫尚存,但顯然VR游戲帶來的不全是壞處,“VR游戲不會讓參與游戲者一直坐在電腦前,他的肢體也必須做出相同的動作,才能在虛擬世界中完成進攻或躲避的動作,所以之前的電腦病不會在VR游戲中重現(xiàn)”。
除了提升注意力,VR還有一項對心理頗有影響的應用——虛擬鏡。虛擬鏡是在虛擬現(xiàn)實中模擬體驗者看到了一面鏡子,鏡子里的人可能跟體驗者很像,也可能不那么像;但體驗者的動作就是鏡中人的動作,這個虛擬鏡會讓體驗者認為鏡子中人就是自己。
VR在心理學中另一項研究是關于自我安慰。人們會因為各種事情產生抑郁的情緒,別人的安慰可能無法有效地開解當事人。那么,在某個人心情好的時候,在VR設置的虛擬情境中,去安慰另一個人。這樣當自己需要安慰時,VR可以讓你進入之前被安慰的角色中,聽到自己的開解之語,從中汲取的正能量會更多。
當VR遇到大數(shù)據(jù),網購的達人可能會被更精準的廣告“擊中”。因為VR可以收集人的眼動信息,進而分析出,消費者購買物品時看中的是其哪種特點。那么商家就不僅知道消費者最近需要什么,更能了解其需要的東西顏色、形狀有哪些。
關于眼動的監(jiān)測,VR另外的一項貢獻是在教育領域。VR的出現(xiàn)會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未來學生們就可以戴著VR眼鏡,在上地理課時游遍高山大川,在歷史課中穿越古代體驗金戈鐵馬。不僅普通教育會被VR改變,特殊人群的心理教育也因VR帶來新希望。李峙的另一位博士生嚴晨毓,關注VR對自閉癥孩子的治療作用。因為2014年英國紐卡斯頓大學的一項實驗就發(fā)現(xiàn),VR可以有效地治療孩子的恐懼癥,并且效果持續(xù)有效。
在哲學中,事物都有兩面性,VR自然也不例外。要獲取其好處,需要克服的困難也擺在研究者面前。
“關于暈動癥的研究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崩钪耪f。VR暈動癥的出現(xiàn)是因為人的前庭視覺不匹配,即當視覺系統(tǒng)感覺到顛簸時,身體卻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這導致身體運動與眼睛看到的信息不匹配,因此產生了眩暈感。為了避免這種感覺,李峙等科學家正不斷改進VR技術,但他同時也表示:“暈動癥是人生理的正常反應,如果強制讓人不產生暈動癥,可能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會導致大腦出現(xiàn)問題?!?/p>
另外一個危害則是虛擬現(xiàn)實中存在空間壓縮,也就是說,在虛擬現(xiàn)實中體會到的空間只有現(xiàn)實空間的70%。因為這一問題沒有解決,所以軍方或一些專業(yè)級較高的行業(yè)不敢隨意應用VR進行訓練。除此之外,暴力行為也是VR無法逃避的一關。眾所周知,游戲內的暴力行為會影響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可能導致他們出現(xiàn)暴力傾向,這一點也是網絡游戲備受詬病的原因之一。
“這一點除了需要游戲制造商注意,更需要國家相關的部門介入,制定行業(yè)標準”李峙認為。不僅是游戲,社交軟件中的暴力也不容小覷?!耙驗槲覀儗μ摂M現(xiàn)實的沉浸感非常強,當一個小朋友看到有這種形象的暴力行為時,他受到的影響會遠遠大于我們用文字謾罵這樣簡單的行為。這是我們特別要考慮的問題。”李峙團隊研究的就是如何規(guī)避VR的短處,令其更好地發(fā)揮長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