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華,焦曉民,王愛紅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沈陽 110031)
高血壓屬中醫(yī)學“頭暈”“肝火”“中風”等病范疇,近年來,化痰祛瘀法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1-3]。研究顯示,化痰祛瘀類藥物能夠顯著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出現(xiàn)率[4-5]。本研究探討化痰祛瘀法協(xié)同綜合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血脂的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內(nèi)科收治的高血壓患者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齡35~71歲,平均(53.29±6.10) 歲,平均病程(2.73±0.35)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2例,2組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及平均病程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6]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不同時間段測量超過2次符合以上標準者。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高血壓病的診斷,主癥:頭暈目眩、頭脹痛,次癥:目赤紅腫、口苦口干、心悸、心煩失眠、煩躁易怒、嘔吐痰涎、舌紅苔黃、舌下靜脈青紫,舌質(zhì)暗紅,脈弦細。主癥具備1項,次癥具備2項或以上?;颊吣挲g超過18歲,自愿接受各種問卷調(diào)查表進行評估調(diào)查,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或頑固性高血壓;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存在腫瘤等器質(zhì)性疾?。缓喜B腦占位性病變,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原因誘發(fā)胸疼痛或頭暈;嚴重感染,嚴重的心、肝、腎合并癥;對本試驗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傳統(tǒng)護理及常規(guī)治療。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培哚普利片(批號:20111028,法國 LES LABORATOIRES SERVIER)8 mg口服,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批號:20110805,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口服,1次/d。如2級高血壓者加予吲達帕胺片(批號:20110815,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2.5 mg口服,1次/d。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化痰祛瘀法擬方并協(xié)同綜合護理?;痉剑喊胂? g,桃仁 9 g,竹茹 12 g,紅花 12 g,赤芍 15 g,川芎 15 g,懷牛膝 15 g,陳皮 9 g,茯苓 15 g,枳實 9 g,蜈蚣 1 條,地龍 12 g,降香 6 g。1劑/d,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綜合護理,1)健康教育:定期進行健康大講堂、咨詢病情、發(fā)放與病情相關(guān)的宣傳冊,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的醫(yī)患關(guān)系,幫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指導患者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方法。2)心理輔導:正確的發(fā)泄情緒,緩解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緊張、焦躁情緒,從而控制患者由于情緒所致的血壓波動。3)指導服藥:向患者說明服藥的具體注意事項,服用中藥湯劑期間,禁止服用辛辣寒涼的食物、咖啡、濃茶以及綠豆湯等解藥物,輔導患者正確服藥,切勿擅自增減服藥劑量以及次數(shù),避免由于服藥所導致的并發(fā)癥。2組均治療12周。
1.4 觀察指標 1)觀察治療前后血壓及血脂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水平。2)比較2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3)進行2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評分。4)觀察2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AS 8.1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法,采用獨立性χ2檢驗方法,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血壓水平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血壓水平比較(,n = 42) mmHg
表1 2組血壓水平比較(,n = 42) mmHg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組 別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組 治療前 169.49±17.95 90.83±10.43治療后 130.29±13.98# 81.29±8.25#對照組 治療前 168.99±18.01 90.72±10.35治療后 143.58±15.59 86.72±9.01
2.2 2組血脂水平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血脂水平比較(x± s ,n = 42) mmol/L
2.3 2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比較 見表3。
表3 2組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比較(n = 42)例(%)
2.4 2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2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評分比較(,n = 42) 分
表4 2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評分比較(,n = 42)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組 別 生活質(zhì)量 日常生活能力 認知能力治療組 治療前 85.39±9.33 40.39±4.34 9.29±1.02治療后 224.93±26.23#83.49±8.95# 19.28±2.53#對照組 治療前 86.77±9.13 40.37±4.53 9.31±1.01治療后 153.23±17.93 60.39±6.51 13.65±1.62
2.5 2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5例,心肌梗死3例,心力衰竭2例,心血管事件總發(fā)生率23.81%;治療組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2例,心血管事件總發(fā)生率4.76%,2組比較,P<0.05。
本研究以化痰祛瘀法組方,具有化痰祛瘀、活血通絡功效。方中半夏消痞散結(jié)、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紅花活血通經(jīng)、去瘀止痛;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懷牛膝活血散瘀、祛濕利尿、清熱解毒;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枳實消滯化積、行氣化痰;蜈蚣祛風定驚、攻毒散結(jié),具有抗腫瘤、鎮(zhèn)靜、止痙和抗真菌等作用;地龍清熱平肝、平喘、通絡;降香行瘀止血、消腫止痛。諸藥合用活血化瘀兼能理氣通絡,行氣不留瘀,消補兼施,祛寒不傷正,能夠燥濕化痰不傷及陰,破血化瘀通經(jīng)而不耗氣血,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8-10]。
中醫(yī)學護理模式及目前我國現(xiàn)行的慢性病的護理模式中,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存在差異,不能系統(tǒng)全面地進行護理,常常導致護理的不規(guī)范化、不合理化,使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增加[13]。綜合護理能夠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建立良好健康的行為習慣,消除危害因素,加強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是臨床較為可行的護理干預模式,是院內(nèi)護理干預措施控制高血壓患者血壓穩(wěn)定的有效措施[14-16]。我們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評分較高;心血管事件總發(fā)生率較低,證實化痰祛瘀法協(xié)同綜合護理能夠顯著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zhì)量,幫助高血壓患者堅持長期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規(guī)律的服藥。
[1]白振義.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40例[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2, 34(8):737-739.
[2]王法麗.健康教育對社區(qū)居民高血壓患者的干預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33):64.
[3]陳齊軍,劉彬,楊潘杰,等.高血壓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相關(guān)性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4,8(13):2502-2505.
[4]商碩,許利平,楊鑫偉,等.祛瘀化痰方對動脈粥樣硬化大鼠心血管損傷的保護作用[J].北京中醫(yī)藥, 2012,31(2):143-147.
[5]劉德桓,林惠琴,王秀寶,等.化瘀濁益肝腎法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隨機雙盲對照觀察[J].中國臨床康復, 2006, 10(23):9-12.
[6]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國高血壓雜志:2011, 19(8):701-743.
[7]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117.
[8] FANG L, GUO Y,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among People over 65years old in Wuhan[J]. 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4, 22(7):651-655.
[9] LINDBLAD U, EK J, ECKNER J, et al.Prevalence,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Rule of thirds in the Skaraborg project[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 2012, 30(2):88-94.
[10]陳清志,陳觀照,皮厚遠.探析中藥化痰祛瘀方對改善高齡高血壓患者臨床指標的有效性[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 7(22):60-62.
[11]陳偉偉.提高高血壓控制率的關(guān)鍵是藥物治療還是血壓管理?[J].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5, 23(1):16-19.
[12] MRAZ M, HALUZIK M. The role of adipose tissue immune cells in obesity and low-grade inf l ammation[J]. Th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14, 222(3):R113-R127.
[13]黃素芳.完善社區(qū)護理管理對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影響研究[J].當代醫(yī)學, 2013, 19(8):119-120.
[14]郭華.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2, 10(24):61-62.
[15]王娟.常用活血化淤中藥的現(xiàn)代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 17(10):2082-2083.
[16]胡雁,楊英華.關(guān)于“以實證為基礎(chǔ)的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 2001, 36(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