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洲
[摘要] 目的 觀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熒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xiàn)FA)對糖尿病黃斑水腫檢查的一致性。方法 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5月糖尿病黃斑水腫患者23例(32眼),每例患者均先行OCTA檢查,然后立即行FFA檢查。對比觀察記錄患眼在OCTA和FFA圖像中黃斑水腫的影像學特征,并對兩種檢查方法的糖尿病黃斑水腫檢出一致性予以分析。結果 OCTA和FFA均能發(fā)現(xiàn)黃斑水腫32例,具有一致性。黃斑水腫在OCT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視網(wǎng)膜深層片囊狀弱信號,黃斑區(qū)厚度增加,淺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微血管瘤,淺層血管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黃斑水腫在FF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造影強熒光積存,血管擴張,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結論 OCTA與FFA能較好地觀糖尿病黃斑水腫的眼底病變,根據(jù)臨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對部分糖尿病患者黃斑水腫的檢查。
[關鍵詞] 糖尿病黃斑水腫;熒光素血管造影;一致性;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
[中圖分類號] R7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a)-0187-02
黃斑水腫屬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受糖尿病影響,會引起患者黃斑中心凹一個視盤直徑范圍內的細胞外液積聚,導致視網(wǎng)膜增厚,從而引發(fā)該癥[1]。黃斑水腫是導致患者視力減退主要原因之一,需及時予以診治。以往對于糖尿病黃斑水腫診斷,主要采用FFA檢查,但該檢查方式需注射造影劑,存在一定缺陷[2]。既往有通過OCT觀察黃斑厚度,分析黃斑形態(tài)來觀察黃斑水腫變化,但OCT檢查不能觀察黃斑區(qū)血管形態(tài)[3]。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OCTA在臨床中得到應用,其作為一種高分辨率、無創(chuàng)、快速的眼底血管成像技術,可用于多種眼底血管疾病檢查,為糖尿病黃斑水腫診斷提供了新途徑。該研究將FFA與OCTA在糖尿病黃斑水腫檢查中的影像學特征進行對比,并分析兩者檢查的一致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收治的糖尿病黃斑水腫患者23例(32眼)為研究對象,男性8例(11眼),女性15例(21眼);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6.27±4.15)歲;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9.51±2.06)年;眼壓14~20mmHg,平均(17.15±3.68)mmHg。納入標準:符合糖尿病黃斑水腫診斷標準[4];裸眼視力≥0.1;無眼部外傷或手術史;屈光間質透明;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對該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全身疾病或眼部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屈光間質不清者;有FFA檢查禁忌癥者;無法配合檢查者;病歷資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裂隙燈、視力、眼壓及眼底等常規(guī)眼科檢查,之后行OCTA檢查,采用StratusOCT5000型光學干眼底斷層掃描儀(德國Zeiss-Humphrey公司),檢查前擴瞳,囑患者檢查時,患眼對鏡頭內固視點予以注視,通過黃斑中心凹,實施放射狀線性掃描,掃描區(qū)域6.0 mm×6.0 mm,點數(shù)100,線段長6 mm,通過OCT軟件,對黃斑中心凹視網(wǎng)膜厚度及血管形態(tài)進行分析。OCTA檢查完成后2 h內,行FFA檢查,采用SpectralistHRA型造影機(德國Heidelberg 公司),以20%熒光素鈉注射液為造影劑,經前臂靜脈快速推注3 mL,按7個標準區(qū)予以眼底連續(xù)動態(tài)拍片。檢查均由同一醫(yī)師完成,檢查圖像由2名醫(yī)師共同閱片,若出現(xiàn)不同意見,由第3名醫(yī)師判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對患眼異常檢出率,觀察患眼在OCTA和FFA圖像中黃斑水腫的影像學特征,并分析兩者對糖尿病黃斑水腫檢出的一致性。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影像學特征
黃斑水腫在OCT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視網(wǎng)膜深層片囊狀弱信號,黃斑區(qū)厚度增加,淺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微血管瘤,淺層血管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黃斑水腫在FF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造影強熒光積存,血管擴張,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
2.2 檢出一致性
OCTA和FFA均能完全檢測黃斑水腫,兩種方法的檢出具有一致性。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是當前主要致盲原因之一,由于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糖尿病發(fā)病率不斷升高,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病例增多,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視力功能造成嚴重損害[5]。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可引發(fā)一系列病理改變,其中黃斑水腫是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視網(wǎng)膜屏障被破壞,視網(wǎng)膜內微血管異?;蛭⒀芰鰸B漏,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細胞外液在神經纖維層及內核層聚集,加之血流動力學改變及視網(wǎng)膜灌注不足,最終導致黃斑水腫。對于糖尿病黃斑水腫,應當及時診斷與治療[6]。
FFA作為一種傳統(tǒng)視網(wǎng)膜血管成像檢查,被認為是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診斷金標準,其主要通過對造影劑滲漏位置及程度予以檢測,從而對黃斑水腫予以判定[7]。但有研究指出,F(xiàn)FA檢查需注入熒光素作為造影劑,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過敏、惡心等不良反應,同時FFA檢查時,深層及淺層視網(wǎng)膜毛細血管在圖像中重疊,可導致視網(wǎng)膜深層、脈絡膜層血管結構難以清晰顯示[8]。OCTA是利用分頻增幅、去相干原理實施黃斑區(qū)及眼底視盤三維重建的新型檢查技術,其不僅具有分辨率高、安全性高、檢查迅速等優(yōu)點,同時能對視網(wǎng)膜血管血流進行追蹤,從而使視網(wǎng)膜深、淺層及脈絡膜層的血管微循環(huán)結構得到清晰顯示。
由于FFA與OCTA對糖尿病黃斑水腫的檢測原理不同,因此其影像學特征有較大差異。該研究分別對者23例(32眼)糖尿病黃斑水腫患者實施FFA與OCTA檢查,結果顯示,黃斑水腫在OCT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視網(wǎng)膜深層片囊狀弱信號,黃斑區(qū)厚度增加,淺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擴張,深層血管微血管瘤,淺層血管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黃斑水腫在FFA中影像學特征為,黃斑水腫區(qū)造影強熒光積存,血管擴張,微血管瘤,視網(wǎng)膜無灌注。兩種檢查不一樣,但兩者均能檢測出黃斑水腫,具有臨床的一致性。
FFA與OCTA從不同角度對糖尿病黃斑水腫特點予以反映,因此報道顯示,兩種檢查方法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檢出的一致性一般[9]。該研究中,兩種檢查均能完全檢查中黃斑水腫,但OCTA檢查的黃斑血管病變較FFA層次多,可以分層檢查血管病變,可發(fā)現(xiàn)FFA不能發(fā)現(xiàn)的微血管瘤。但對于微血管瘤兩者的檢查表現(xiàn)稍有區(qū)別,這可能與兩者的檢查原理不一致所致,OCTA通過對視網(wǎng)膜血管內血流追蹤實現(xiàn)成像,在流速低的血流可能無法檢查。
綜上所述,OCTA與FFA在糖尿病黃斑水腫診斷中均具有明顯價值,但兩者檢出一致性較好,根據(jù)臨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對部分糖尿病患者黃斑水腫的檢查。
[參考文獻]
[1] 曾苗,陳曉,宋艷萍,等.視網(wǎng)膜中央靜脈阻塞患眼光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與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結果對比分析[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6,32(4):362-366.
[2] 劉長秀,張麗紅,張勤,等.FFA與OCT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臨床診斷的對比與分析[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4,24(4):275-277.
[3] 范圍,鄒歡,袁容娣. 糖尿病黃斑水腫治療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5,31(2):198-201.
[4] 王琴慧,劉久萍,崔冬梅,等.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FFA與OCT的應用對比[J].國際眼科雜志,2014,14(12):2210-2213.
[5] 王佩君,顏管根,周優(yōu)優(yōu),等.糖尿病性黃斑水腫OCT和FFA形態(tài)學分類的對比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12(1):26-28.
[6] Bressler SB, Edwards AR, Chalam KV, et al. Reproducibility of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retinal thickness measurements and conversion to equivalent time-domain metrics in diabetic macular edema[J].JAMA ophthalmology,2014,132(9):1113-1122.
[7] 劉雪,詹宇堅,余楊桂,等.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FFA與OCT特征及其中醫(yī)證型相關研究[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4,24(1):32-36.
[8] 劉廣峰,藺潔,范穎,等.非增生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黃斑水腫患者黃斑區(qū)譜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中高反射信號的特征分析[J].眼科新進展,2013,33(4):331-334.
[9] 劉青,艾明.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OCTA)和熒光素血管造影(FFA)對比觀察增生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PDR)[J].眼科新進展,2017,37(1):52-55.
(收稿日期: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