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謙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 四川 綿陽 621000)
21世紀以來,在火炮的定位定向、目標探測、瞄準等技術趨于成熟的條件下,火炮射擊準確度,氣象條件的影響占70%,彈道模型的影響占20%,初速的影響占10%,因此氣象條件直接影響火炮射擊精度[1],對氣象條件進行充分研究很有必要。
在彈道解算過程中,處理氣象有“簡易法”和“精密法”等方法。簡易法處理氣象,是在假定當前氣象環(huán)境符合標準氣象的前提下,只考慮地面氣象環(huán)境,忽略高空的氣象偏差。但實際氣象情況復雜,一般都不符合標準氣象,使得解算結果誤差較大,難以滿足在信息化條件下,現(xiàn)代戰(zhàn)爭對火炮射擊的“首發(fā)命中”、“首群覆蓋”等高精度要求。而采用精密法,配合氣象通報,可以綜合考慮空中多層的氣象變化,能夠得到高質(zhì)量的解算結果。但是由于時間、經(jīng)濟,成本等條件限制,某些彈種只有射表,彈道方程參數(shù)不確定,無法采用精密法解算。
此時,通常通過計算“權層”,將氣象通報中離散的多層精密氣象諸元加權平均為相應的簡易氣象,再通過簡易法解算。此種計算方法實際是對氣象諸元做加權算術平均處理,在氣象諸元近似線性分布時截斷誤差較小[2],但不能準確描述更一般的氣象條件。
針對此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連續(xù)函數(shù)簡化方法,將多層氣象諸元擬合成連續(xù)函數(shù)和權層積分處理,轉化為一組簡易氣象。這樣,可使簡易法在復雜氣象條件下也能兼顧多層氣象,提高解算精度。
在外彈道學中,對于中大口徑火炮,通常采用彈丸質(zhì)點運動方程彈道模型,式中各字母的含義以及積分初始條件參見文獻[3]。
在該模型中,氣象條件對于彈道的影響主要在于氣溫、氣壓、風速和風向等。
簡易法與精密法是兩類彈道解算方法。簡易法是假定當前氣象環(huán)境符合標準氣象條件,只考慮陣地海拔高度所在的氣象諸元,即氣溫、氣壓、風速和風向4個因素,作為簡易氣象輸入,依托射表,采用二分法,四階龍格庫塔法或查表修正法等方法進行解算。
精密法是依據(jù)氣象通報,得到精密氣象,根據(jù)每層氣象情況,代入彈道方程,逐層積分,得到彈道曲線后求解。
根據(jù)我國炮兵氣象條件,在標準氣象條件下,氣溫、氣壓和高度具備一定函數(shù)關系。如圖1所示,即為溫度-高度曲線,是一個與高度有關的分段函數(shù)。全大氣高度無風。簡易氣象即地面氣溫、氣壓、風速、風向。假定當前氣象符合標準氣象,可以根據(jù)函數(shù)關系和地面氣象推導高空氣象,同時將地面風看做全彈道風。簡易氣象是簡易法的氣象基礎。
圖1 標準大氣溫度-高度曲線
氣象通報是炮兵氣象站發(fā)出氣象探測成果報告的一種固定格式。氣象通報通常是分層記錄諸元,例如,炮兵防空兵在最大彈道高范圍內(nèi)分十五層,將層高定為:0、200、400、800、1 200、1 600、2 000、2 400、3 000、4 000、5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16 000 m。在氣象要素變化劇烈的近地面層的層厚較薄,如0、200、400、800 m,隨著彈道高的增加,層厚適當增大,如10 000、12 000、16 000 m。氣象通報首先通報海拔、地面氣壓,然后從第1層開始,每層通報氣溫和風向、風速。
氣象通報報告的氣象為精密氣象,對氣象通報的簡化,實際是對多層氣溫、風向、風速的簡化。
實踐證明,在標準氣象條件下,精密法,簡易法的二分法、四階龍格庫塔法等彈道解算方法已經(jīng)能夠滿足實現(xiàn)目前火炮火控系統(tǒng)的技術指標[4]。簡易法采用標準氣象,由于實際氣象與標準氣象有所偏差,導致氣象諸元輸入不夠準確,產(chǎn)生誤差。
假定氣象通報能準確描述當前氣象諸元,在最大彈道高內(nèi),可將氣象通報中各層氣象諸元加權累加,得到全彈道高范圍內(nèi)的彈道氣象諸元,作為簡易氣象輸入。在不考慮氣象通報分層層數(shù)產(chǎn)生的誤差的情況下,則每一層氣象諸元層權(即每層規(guī)定點相對于各種彈道氣象要素的權重因子)的選取,是影響氣象諸元精度的主要因素。
所以問題轉化為,對于氣象諸元Q,各取一組層權,使得射擊誤差最小,簡化公式為
λQ·Q=q
(1)
式(1)中:
Q=(Q0,Q1,…,Qn,…,QN)T;
n=0,1,…,N。
其中Q分別表示D(風向)、V(風速)、T(溫度),λ為層權,N為彈道曲線最高點所在層數(shù),q分別表示d、v、t,為簡化后的風向、風速和溫度。
考慮彈丸在空中飛行的特點,各層氣象諸元對彈丸的影響與相對停留時間成正比,可認為層權的大小由彈丸在各層飛行時間和總飛行時間的比值決定[5-6]。
為了方便計算機求解權層,將外彈道近似看成拋物線,忽略空氣阻力,此時,彈丸飛行時間t和高度h有如下關系:
(2)
其中k為常數(shù)。
由式(2)易證得某高度h相對停留時間與飛行總時間之比ω(h)為
(3)
其中H為最大彈道高度。
據(jù)式(3),可推得氣象通報某層層權λn為
(4)
式(4)中n=1,2,…,N;hn為n+1層層高。
對每層氣象諸元取加層權平均值,然后累加,則氣象諸元最終簡化結果為
(5)
其中,n為層數(shù),N為有效總層數(shù),即彈丸飛過的最大層數(shù),q為簡化后的氣象諸元(氣溫、風向和風速),Qn為氣象通報n層下界的氣象諸元。
這種方法是取兩層間線性插值,當各層間諸元隨高度近似線性分布時,截斷誤差較小。而實際氣象諸元大多為非線性分布,使用離散計算方法不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誤差較大。
為了減小誤差,對精密氣象Q離散點進行擬合,可得氣象隨高度變化的連續(xù)函數(shù)Q(h),通過Q(h)可得到各高度的氣象諸元。
為了計算機處理方便,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項式擬合方法,則擬合多項式系數(shù)向量A為
A=(HTH)-1HTQ
(6)
式(6)中:
A=(a0,a1,…,ak);
H=(C0,C1,…,Ci,…,CN);
以步長Δh對全彈道高H細分,將全彈道高分為k層,則離散法變?yōu)椋?/p>
(7)
其中h0=0,hi=iΔh,k為常數(shù),kΔh=h。但Δh較小時此式計算速度較慢。
當Δh→0時,式(7)化為
(8)
不妨令f(h)=-ω′(h)Q(h),則簡易氣象為f(h)在[0,H)的定積分。為了使計算機處理方便,對上式采用龍貝格(Romberg)數(shù)值積分算法加速求解,算法如下:
其中,m=1,2,…;k=1,2,…。當Tm(k)與Tm-1(k)偏差足夠小時,迭代結束,取q=Tm(k)。
某型榴彈炮,定型使用多年,其彈道解算方法成熟可靠,精度高,本文使用榴彈炮中A、B兩種彈種驗證方法的有效性。將精密法解算諸元視作真值,分別使用離散和連續(xù)函數(shù)法簡化氣象通報,再用簡易法計算射擊諸元,與真值比較,對比兩方法的誤差可得知方法的好壞。
選取一組典型氣象通報,氣象諸元如表1所示。
表1 氣象通報氣象諸元(局部)
分別使用離散和連續(xù)函數(shù)方法簡化氣象通報,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驗證流程
氣象諸元的最小二乘法多項式擬合情況如圖3,確定系數(shù)均在0.99以上,擬合情況良好。
對于A、B兩種彈種,選取最大彈道高200、500、1 000、2 000、3 000、4 000 m,對應A彈種射程從6 600 m到17 000 m,B彈種射程從7 200 m到19 500 m,覆蓋有效作戰(zhàn)射程,選取較為合理。計算各彈道高下的簡化氣象,并將簡化氣象作為輸入,用簡易法計算射擊諸元(射擊高低角),與精密法對比,然后將角度誤差轉化為射擊距離誤差。
則求得的彈種A解算射擊距離誤差如下(表2、表3):
圖3 氣象諸元擬合結果
最大彈道高H/m離散法誤差δ/‰連續(xù)函數(shù)法誤差δ/‰2000.7650.06535001.8500.048210002.2320.018620002.3230.007430002.3410.530040001.6700.2070中間誤差1.4360.1740
彈種B射擊距離誤差:
表3 彈種B射擊距離誤差
(9)
由表2、表3可知,彈種A、B離散法中間誤差分別為1.436‰和1.843‰,連續(xù)函數(shù)法中間誤差分別為0.174‰和0.167‰。連續(xù)函數(shù)法誤差在可接受誤差范圍內(nèi)(小于萬分之五),誤差遠小于離散法,有更好地解算精度。
氣象通報作為多層精密氣象,可通過離散法和連續(xù)函數(shù)法簡化為相應的簡易氣象,再使用簡易法解算。連續(xù)函數(shù)法的解算結果精度更高,誤差更小。使用連續(xù)函數(shù)法簡化精密氣象,擁有射表即可通過查表法處理氣象通報,具有一定的解算精度,一定程度拓寬了簡易法的適用范圍。
[1] 劉平.中國人民解放軍地炮用氣象通報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2.
[2] 李建保.基于遺傳算法的曲線擬合方法在彈道氣象的應用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2.
[3] 宋丕極.槍炮與火箭外彈道學[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1993.
[4] 秦鵬飛,崔青春,李碩,等.基于大口徑火炮的實時彈道解算方法研究[J].火炮發(fā)射與控制學報,2015,36(1):68-72.
[5] 韓子鵬.箭彈外彈道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