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鵬飛,吳加文,楊浩淼,張華,柯逸思
全球能源變革正值起勢階段,開發(fā)海上風能資源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舉措。我國海上風電產(chǎn)業(yè)處于起步階段,相較陸上風電而言,海上風電施工難度更大、風險更高。海上風電起重船是海上風電產(chǎn)業(yè)重要的施工裝備,在海上施工時因受到風、浪、流的聯(lián)合作用會產(chǎn)生一定的運動,當運動響應過大時,其施工安全性將難以保證。
國內(nèi)外學者已經(jīng)對處于施工狀態(tài)下的起重船進行了大量研究,勢流理論可在頻域范圍內(nèi)求解起重船在規(guī)則波中的運動響應,然后通過線性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以及頻率特性得到脈沖響應函數(shù)并進行傅里葉變換,就可以得到起重船在規(guī)則或者不規(guī)則波下的時域運動響應,這也是當前研究船在波浪中運動響應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另一種更加準確的評估方法是進行模型試驗。在具體施工時,起重船應盡量避免長周期波浪,并且應盡量使船首迎浪,避免波浪橫向或斜向入射,從而保證起重船在施工時的運動較??;同時,起重船在進行起吊作業(yè)時應注意起吊速度和時間,盡量避開共振區(qū),以免動力響應過大。
福建海域是我國海上風電重點建設區(qū)域,具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條件。基于福建海域特定的施工環(huán)境條件對起重船在施工時的運動響應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針對該海域復雜施工環(huán)境條件下的起重船運動響應研究卻相對較少。本文以作業(yè)于福建海域的某海上風電起重船為研究對象,分別在頻域和時域范圍內(nèi)對其進行研究,以安全性為前提,確定其可施工環(huán)境條件,為福建海域海上施工提供參考依據(jù)。
圖1 錨鏈布置示意圖
表1 船型參數(shù)
表2 錨鏈參數(shù)
本文所研究起重船最大起重能力3600t,配有4個主勾、2個輔勾;船舷外工作幅度42~46m,起升高度水上108m、水下10m。船型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起重船配備8個定位錨,船首和船尾兩側分別設置4個錨點,每個錨點連接兩個錨纜,兩個錨纜之間的夾角為30°,對稱布置,環(huán)境條件方向以及錨鏈布置如圖1所示。
錨鏈參數(shù)如表2所示。
頻域分析中,基于三維勢流理論計算船體的附加質量、阻尼系數(shù)等水動力參數(shù)以及幅值響應算子(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 RAO)等。速度勢采用Green函數(shù)及邊界元方法求解。頻域中船體的運動方程可表示為:
式中,mij為質量矩陣;μij為附加質量矩陣;λij為阻尼系數(shù);Cij為恢復力系數(shù)矩陣;為傅汝德-克雷洛夫力;為波浪繞射力;為幅值響應算子(RAO)。
在頻域計算的基礎上,基于卡明斯脈沖理論可求得船體在時域內(nèi)受到的波浪力,再考慮風力、流力以及系泊約束力,就可以通過下述方程求得起重船在時域范圍內(nèi)的運動響應,方程為:
式中,M為質量矩陣;A(∞)為頻率無窮大時的附加質量矩陣,K為靜水力回復矩陣;為延遲函數(shù);F包括波浪力、風力、流力以及系泊約束力。
基于DNV-GL開發(fā)的大型商用軟件Sesam進行數(shù)值分析,使用模塊包括GeniE、HydroD以及Simo。根據(jù)Sesam軟件各模塊的功能,首先在GeniE中建立起重船濕表面模型(如圖2);然后將濕表面模型導入HydroD中求解水動力參數(shù);最后在Simo中導入HydroD計算出來的水動力參數(shù),并建立懸鏈線系泊分析模型(如圖3),進行時域分析。
起重船在海上風電場進行施工時,自身具有較小的運動響應是安全作業(yè)的前提,這與起重船設計完成之后的水動力性能密切相關??v蕩、橫蕩以及艏搖三個方向的自由度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系泊系統(tǒng)的約束,而垂蕩、橫搖、縱搖三個方向的自由度運動受懸鏈線系泊系統(tǒng)影響較小,可在頻域范圍內(nèi)分析。
RAO反映的是起重船在不同浪向、不同周期下的運動性能,是分析起重船運動的基礎。RAO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波浪周期,縱坐標表示運動幅值。
(一)垂蕩運動RAO
圖2 起重船濕表面模型
圖3 懸鏈線系泊系統(tǒng)分析模型
圖4 垂蕩運動RAO曲線
根據(jù)圖4可知:
(1)垂蕩運動幅值隨著波浪周期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接近定值。
(2)不同浪向下垂蕩運動幅值不同,當波浪方向為90°時,垂蕩運動幅值最大。
福建海域平均波浪周期在8~12s之間,在此周期范圍內(nèi)垂蕩運動幅值結果如表3所示。
圖5 橫搖運動RAO曲線
表3 波浪周期8~12s范圍內(nèi)不同浪向垂蕩運動幅值(m)
表4 波浪周期8~12s范圍內(nèi)不同浪向橫搖運動幅值(°)
根據(jù)表3,0°、30°、150°和180°浪向下的垂蕩運動響應較小,最大值不超過0.65m。當波浪方向為60°(或120°)時,最大值為0.87m,增幅33.8%;當波浪方向為90°時,最大值為0.99m,增幅52.3%。所以,較小的波浪入射角可以保證垂蕩運動在8~12s周期范圍內(nèi)具有較小值,有利于海上施工。
(二)橫搖運動RAO
根據(jù)圖5可知:
(1)橫搖運動幅值隨著波浪周期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當波浪周期為10s時幅值達到最大,此時波浪周期與起重船橫搖運動固有周期較為接近。
(2)不同浪向下橫搖運動幅值不同,當波浪方向為90°時,橫搖運動幅值最大。
在8~12s周期范圍內(nèi)橫搖運動幅值結果如表4所示。
根據(jù)表4,0°、30°、150°和180°浪向下的橫搖運動響應較小,最大值接近0.82°,其中0°(或180°)浪向下橫搖運動接近零。當波浪方向為60°(或120°)時,最大值為2.8°,增大2.4倍;當波浪方向為90°時,最大值為4.5°,增大4.5倍。相比于垂蕩運動,較小的波浪入射角對改善橫搖運動效果更加明顯,尤其是0°或者180°,橫搖運動接近零。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橫搖運動,應選擇船首迎浪施工。
(三)縱搖運動RAO
根據(jù)圖6可知:
(1)縱搖運動幅值隨著波浪周期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當波浪周期為10s時幅值達到最大,此時波浪周期與起重船縱搖運動固有周期較為接近。
(2)不同浪向下縱搖運動幅值不同,當波浪方向為0°或180°時,縱搖運動幅值最大,接近1.8°。
圖6 縱搖運動RAO曲線
圖7 波浪譜密度函數(shù)
圖8 縱搖響應譜密度函數(shù)
為了研究船首迎浪施工時的縱搖運動,可對其進行譜分析。在我國沿海區(qū)域,波浪譜通常推薦采用Jonswap譜,公式如下:
式中,Swω為波浪譜密度函數(shù),Hs為波浪的有義波高,Tp為譜峰周期,ω為波浪頻率,γ為譜峰因子,σ為形狀函數(shù)。
根據(jù)譜分析法計算原理,可以認為運動譜等于海浪譜乘以響應幅值算子(RAO),即:
式中,Srω為運動響應譜,Swω為海浪譜,為幅值響應算子(RAO)。
取有義波高Hs為1m、2m、3m、4m以及5m,譜峰周期Tp為10s進行譜分析,波浪譜密度函數(shù)Swω如圖7所示。
根據(jù)縱搖運動RAO以及公式(5),可得到縱搖運動響應譜Srω結果,如圖8所示。
通常認為3小時內(nèi)的海況保持不變,并且滿足瑞利分布。對縱搖運動響應譜密度函數(shù)(圖8)進行3小時統(tǒng)計分析,就可以對起重船進行短期預報,結果如表5所示。
起重船的重心位于船中,縱傾時船首垂向下降高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L表示船長,θ表示縱傾角。
根據(jù)表5的結果可知,當有義波高為4m時,最大縱搖角為4.39°,此時船首垂向高度h為4.5m,大于整個起重船干舷高度4.2m,即甲板已經(jīng)入水;當有義波高為3m時,最大縱搖角3.29°,此時船首垂向下降高度h為3.45m,甲板距離水面較近,也不利于海上施工。
因此,根據(jù)譜分析預報結果,當波浪周期在10s附近時,起重船可作業(yè)有義波高盡量不要超過2m。
考慮到起重船和系泊系統(tǒng)之間的耦合作用,尤其是縱蕩、橫蕩以及艏搖運動受系泊系統(tǒng)影響較大,在頻域范圍內(nèi)分析難以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因此,需要借助時域耦合分析技術,在確定的時間域內(nèi)對起重船進行運動響應分析,以此得到起重船在某一時刻以后若干秒內(nèi)確定的運動狀態(tài)。
頻域分析是時域分析的基礎,基于頻域計算結果,采用頻域轉時域的計算方法,在確定的風、浪、流環(huán)境條件下,對起重船進行時域耦合運動響應分析,得到起重船在實際海域的運動時間歷程和統(tǒng)計值。
表5 縱搖運動響應譜特征參數(shù)及短期預報值
表6 時域分析環(huán)境條件
表7 組合工況
表8 不同工況下起重船六自由度運動量統(tǒng)計值
圖9 Case2工況縱蕩運動時程曲線
圖10 Case2工況縱搖運動時程曲線
根據(jù)譜分析預報結果,當波浪周期在10s附近時,為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較大的縱搖角,有義波高不得超過2m。計算時,波浪方向保持180°(船首迎浪方向)不變,改變風和流的方向,風、流與波浪夾角組合參考DNV-GL系泊定位規(guī)范,環(huán)境條件和工況設置如表6和表7所示。
不同工況下,起重船六自由度運動量統(tǒng)計值如表8所示:
(1)Case2工況下起重船整體運動量較大,這表明風、流、浪不同方向作用時可能產(chǎn)生最大運動。
(2) 三種工況下縱搖運動最大絕對值為2.18°,與譜分析的結果基本一致。
(3)對于處于系泊狀態(tài)的起重船而言,比較關注的是縱蕩運動。三種工況下,Case2工況下縱蕩運動最大,最大絕對值為2.6m,小于水深的10%(5m)。API規(guī)范要求浮體在系泊時的最大偏移量不得超過水深的10%,說明系泊系統(tǒng)對起重船的約束較為理想。
以Case2工況作為示意,給出起重船在實際海域、確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縱搖和縱蕩運動時程如圖9和圖10所示。相比于頻域計算結果,時域計算結果更加直觀,可直接得到起重船各自由度和各時刻確定的運動值。時域分析結果表明,起重船可安全施工。
本文以作業(yè)在福建海域海上風電場的一艘起重船為例,對其在頻域和時域范圍內(nèi)運動響應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在頻域范圍內(nèi)分析其橫搖、縱搖和垂蕩運動響應,得到較小的波浪入射角有利于起重船施工操作的安全性。
(2)在頻域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譜分析預報縱搖運動響應,確定了起重船在福建海域可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最大有義波高2m。
(3)頻域分析和譜分析可較好預報起重船橫搖、縱搖和垂蕩運動,但無法準確預報處于系泊狀態(tài)下起重船橫蕩、縱蕩和艏搖運動,因此,需借助時域耦合分析法。在譜分析確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在時域范圍內(nèi)分析起重船全部六自由度運動,得到其縱蕩運動最大絕對值不超過2.6m,橫蕩運動最大絕對值不超過0.82m,均小于水深的10%,滿足API規(guī)范要求,說明該環(huán)境條件下,起重船可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