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燕
年貨變遷的背后其實是改革開放40年來市場的發(fā)展。而伴隨著年貨的變遷,新年俗也在不斷產生,中國年已經附上了濃厚的時代氣息。
從憑票供應到年貨大集,再到鼠標點一點購遍全世界,年貨日益豐盛。如今,人們考慮的問題不再是買不買得到年貨,而是如何買到更好的年貨。
年貨變遷的背后其實是改革開放40年來市場的發(fā)展。而伴隨著年貨的變遷,新年俗也在不斷產生,中國年已經附上了濃厚的時代氣息。
關鍵是收入水平提高了
今年61歲的徐玉華“怕”過年。他是家里的長子,80多歲的老母親健在,過年的時候家里客人多,他得從臘月忙到正月?!白钆逻^年的時候是在二十來歲那會兒,辦個年貨好難?!毙煊袢A回憶,當時有個堂兄在供銷社工作,每到過年的時候,親戚朋友都找他幫忙買東西。
“計劃經濟時代,過年也就買點瓜子、花生、點心,品種很少,有的還需要憑票供應,排隊購買。改革開放以后,越來越市場化,年貨的品種也就越來越豐富,購買越來越便利?!敝袊嗣翊髮W社會學系主任李路路告訴《民生周刊》記者。
最近,徐玉華又開始頻繁逛超市了,“想起什么就去買一趟?!爆F(xiàn)在讓他發(fā)愁的是,過年要買的東西總是太多,自己在超市和農貿市場上買,兒子女兒在網上買,親戚朋友也送一些,各種年貨、禮品一個房間都放不下。“一不留神就過了保質期?!?/p>
兒女們買的東西里有不少是進口的,“各種外國字,看不懂?!毙煊袢A說。不出國門,就能買到全世界的東西,他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近年來,網購年貨、海淘年貨越來越普遍,有人甚至擔心,各種“洋貨”會沖淡年味。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這種擔憂大可不必,海淘只是為了滿足需要?,F(xiàn)在人們的生活跟過去完全不同,這是由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決定的?!百I全世界的產品,是經濟大國崛起的必然。如果有這個能力,也具備這樣的審美情趣,就可以在全世界選購商品。改革開放之前,這樣便利地買進口商品是不可能的,現(xiàn)在可以,這樣也就形成了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年味?!?/p>
在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看來,現(xiàn)在年貨供應豐富了,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更重要的是購買更便捷?!吧r都能快遞,可以說,沒有買不到的年貨,某種產品銷售一空的情況也很少。過去年貨稀少、奇缺的情況已經不存在了,過年守夜的桌子上可以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東西?!?/p>
從憑票供應到集市供應,再到網購全世界,年貨的種類及購買方式都在逐年變化?!斑@背后實際上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另外,電子商務滲透率高,為網購全世界創(chuàng)造了基本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簽訂了15個自貿協(xié)定,在自貿區(qū)實行零關稅,這讓我們有能力、有渠道購買國外的商品,進口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趙萍分析。
她提醒消費者,過年的時候買進口保健品送親友的尤其多,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guī)渠道。比如一般貿易實體店,或者大電商平臺的自營渠道。
擁抱新年俗
伴隨著年貨的變遷,年俗也在發(fā)生變化。過去一到臘月,人們便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如灌香腸、做糍粑、做糯米糖等,但現(xiàn)在這些吃的東西都能很方便地買到,商家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差,很多人圖方便,不再自己手工做了。
“其實手工做的年味,是一種記憶的傳承,現(xiàn)在這種手工工藝逐漸減少了,是有一些遺憾?!比f建中表示。
據他分析,這也是由于家庭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原來家里老老少少很多人,手工做能節(jié)省一大筆錢。現(xiàn)在一家多的也就五六口人,家庭成員少,手工做年味費工費時,做多了還吃不完。 “其實遺憾也是不必要的,這是新的年俗的演變,我們要擁抱新習俗的產生,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選擇出國旅游過年,也有很多家庭選擇在餐館吃年夜飯?!?/p>
網絡已經深度滲透到過年的各環(huán)節(jié)。點開各大購物網站,撲面而來的都是“年貨節(jié)”,微信搶紅包也是新年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
“網絡已經成為年俗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演變,為過年增加了新的內涵,是一種時代氣息。”萬建中說。
再過20年,領著微信紅包、看著彈幕、吃著天南海北的年貨乃至到境外旅游過年的一代人,將會如何看待這些新年俗?
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小茗認為,每一代人都會根據他們的成長經驗和社會認知重塑年俗。只是我們需要辨認,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社會儀式的新舊年俗,究竟如何區(qū)別于一般的消費行為,如何在人們的集體記憶中打下真正的印記,從而使社會可以在這一基礎上,往更好的方向延續(xù)。
作為一種節(jié)日消費品,年貨在年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承載著年味,也寄托著親情。萬建中認為,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應該豐富文化年貨。春節(jié)的文化節(jié)目,不是一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就夠的。“既然我們反對過洋節(jié),那么就應該讓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得更好?!?/p>
他建議,政府應該為過年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多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比如北京的廟會,不應該只是擺擺攤、賣賣貨,而應該有更多的文化內容,可以引入一些地方戲、說唱節(jié)目,邀請民間藝人在春節(jié)期間到廟會或者一些公共場所表演,展示傳統(tǒng)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