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江
一、 五常市水稻倒伏的內在因素
水稻是五常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五常大米聞名全國,近年來部分農戶為了追求水稻高產導致水稻倒伏現象時有發(fā)生,人們對水稻抗倒伏高產栽培技術越來越重視,為了有效提高水稻產量,需要積極對水稻抗倒伏高產栽培技術進行詳細分析。水稻品種自身的抗倒伏,其與莖稈韌性,組織機械強度以及各個結節(jié)的長度有關,水稻品種自身遺傳因素對水稻倒伏起到了決定性影響。不同水稻品種的抗倒伏差異很大,主要在株型,穗莖節(jié),莖稈,根系生長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
1. 株高對水稻倒伏的影響
株高是水稻倒伏的主要內在因素,植株過高導致水稻倒伏。水稻高產育種要求水稻提高株高,并且要不斷增加生物學產量,以此方式來提高水稻產量。
2. 莖稈對水稻倒伏產生的影響
對水稻莖稈與其倒伏之間關系進行研究,從而發(fā)現水稻稈壁厚度與水稻抗倒伏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水稻稈莖越高,彎曲力越大,相比越薄,水稻抗倒伏能力越弱。水稻大小,稈粗,稈壁厚度與其強度存在正相關。相對重心,基部節(jié)間長等都對水稻莖稈抗倒伏有著較大的負效應。
3.水稻莖稈化學成分對水稻倒伏的影響
水稻莖稈對中儲藏的物質含量對水稻倒伏性能起到了決定性影響,尤其是水稻生長后期莖稈中儲藏物質的含量影響水稻莖稈強度,水稻莖稈中主要儲藏有蔗糖,淀粉等化合物,其中的蔗糖能夠形成半纖維素,使彈性增強,莖壁,纖維素等都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成分含量還對莖稈機械強度以及抗倒伏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二、 五常市水稻倒伏的外在因素
水稻倒伏外在因素主要指的是水稻的栽培條件,比如種植過密,氮肥施用量過多,深水灌溉時間長等。根據調查,每年因為水稻倒伏引起的減產量已經達到12%~28%。由于水稻倒伏因此使得水稻產量下降,不僅導致了水稻品質變劣,還影響到農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1. 土壤環(huán)境
根系長勢與水稻質地,耕作層厚度有著一定關系,有機質含量低,耕作層太淺,土壤沙化都會導致水稻根部生長環(huán)境惡劣,由于地上支持力不夠,因此水稻的抵抗力下降,出現了倒伏現象。
2. 栽培密度
由于水稻移栽密度過高,群體內個體間的水,氣,光之間競爭,個體發(fā)育不良,基部節(jié)間增長,水稻莖稈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水稻倒伏。
3. 肥水管理
由于氮肥施用量過多,植株長的過快,莖稈纖細,莖稈韌性小,長時間深水灌溉導致水稻莖稈過高,由于氧氣不足,根系生長受阻,長勢不發(fā)達,一旦遇到強風或者大雨就會倒伏。
4. 病蟲害方面
蟲害防治不及時導致的水稻莖稈組織被破壞,影響到植株的茁壯生長。比較常見的水稻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同時在病蟲害防治中人員發(fā)現,水稻倒伏還與鉀,磷,硅等多種元素有關。適當增加鉀,硅等元素能夠有效提高水稻抗倒伏性,同時節(jié)間鉀含量也會隨著水稻成熟而淀積。
三、 水稻抗倒伏高產栽培技術
1.抗倒伏育種
在解決水稻倒伏過程中,培育抗倒伏品種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為了提高水稻產量,要積極選用倒伏指數低的品種,優(yōu)先選擇分蘗能力中等以上,同時抗倒伏能力的品種,如:哈粳稻3號,龍粳29,龍粳46等都是高產抗倒伏水稻品種的首選;種子質量要達到98%,凈度保證在98%,含水率在15%,發(fā)芽率在85%;先用鹽水浸泡種子,然后使用清水沖洗種子;在浸種消毒中將其溫度控制在11~16℃,每天最好攪拌2次,當芽長到1mm長時,將其溫度調至13~18℃,并在晾曬六小時后方可播種。
2.有效改善土壤條件
改善土壤條件,并進行深度耕作,將耕層土壤深度控制在12~20厘米左右,保證根系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只有確保根系發(fā)達才能有效避免水稻倒伏現象。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主要方式,采用寬窄行種植的方法,有效擴大移栽行距,合理改善后期群體之間的透光性,保證莖葉健康成長,從而有效提升水稻抗倒伏能力。定期施用有機肥,將氮肥,磷肥,鉀肥這些要素的配比控制為:10:5:12,研究表明,施用鉀肥后,水稻倒伏能明顯縮短3節(jié)到4節(jié),植株整體節(jié)間變短,變粗,從而有效增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鈣,硅等元素能夠促進水稻莖稈表皮細胞硅化,增強水稻莖稈的韌性,促使水稻減輕病蟲。
4.強化病蟲害防治
認真做好水稻病蟲害預防,加強對紋枯病,稻飛虱,二化螟等蟲害的防治,及時做好蟲害預防,將蟲害對水稻倒伏影響降到最低。在水稻蟲害防治過程中主要以幼蟲為主,負泥蟲又稱成為背屎蟲,它主要以取食水稻葉片為主,留下透明的表皮,逐漸形成白色條紋,葉尖漸漸枯萎,最終導致葉片發(fā)白、植株死亡,影響水稻產量。稻飛虱繁殖量大,主要以吸食水稻汁液來造成危害,水稻汁葉被侵害后出現了倒伏現象,同時還會引起病毒傳播,因此要做好稻飛虱蟲害防治。每畝使用30%的甲胺磷0.16千克兌水50千克對水稻葉進行噴灑;每畝34%的葉蟬散0.18千克兌水噴灑,每畝45%殺螟松0.18千克兌水噴灑。
(作者單位:150200 黑龍江省五常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