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芳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金山高級中學,江蘇 蘇州)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對于學校教育的綜合性更加注重,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地方,承擔著幫助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擔。高中是學生壓力最大的學習階段,面臨著家人期盼、高考壓力的雙重重擔,體育課程成為了學生可以得到疏解與放松的美好時光。學生喜歡體育課程,一方面是由于體育課程為學生帶來自由活動的時間,另一方面是體育課程不同于學科學習,不會為學生帶去壓力。然而,現(xiàn)如今的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卻與新課程改革的目的相去甚遠,因此,對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十分必要。
對于高中體育,更多的是一種放松學生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學科。然而在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對高中體育課程提出看法,對于高中體育的教學模式提出質疑。第一,高中體育課程流于形式。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學校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對于體育學科的教學不專業(yè),僅僅自是帶領學生在操場上跑步、做健身操等方式草草結束體育課程的教授。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沒有得到放松與系統(tǒng)的鍛煉,反而成為必須的任務,增加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反感,與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教育模式反向而行。第二,教學模式單一。對于高中體育的課程,依舊存在僅僅只有打籃球、跳繩,考核訓練這些單一不變的授課方式,對于學生而言,沒能學習新的體育技能,無法引起學生興趣,也無法提高綜合素質。第三,忽視體育情感培養(yǎng)。對于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對一門課程的情感培養(yǎng)十分必要,而目前的體育教學單純處在于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學生對體育的情感培養(yǎng)較少,沒有建立起學生對體育的情感基礎,無法讓學生真正融入體育課程的學習。
新課程改革下,對于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教師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學校教育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選擇,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問題通過探究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體育教學上引入網絡上流行的運動方式?,F(xiàn)如今是網絡時代,學生對于新興的事物興趣較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網絡健身操,將比傳統(tǒng)的體育健身操更能獲得學生的歡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新的學習方式更容易帶動學生學習,也能夠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形式單一,不足以帶動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熱情。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例如通過室內多媒體播放教學影像方式帶動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欲望,通過帶領學生參加校內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認識,通過與學生進行體育游戲拉進師生感情。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教師所向學生傳播的教學理念極大程度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與學習熱情。對于以往的體育課程,教師一般通過考試、訓練、自由活動進行課程授課,學生對于這種老套的教學模式已經產生了應付心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亟須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源于教師對教學理念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先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并以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師要加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情感體驗,學生對課程的認可決定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教師應建立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情感。例如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聽取學生的意見,上學生建議的課程,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情感認可。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對體育課程的認可。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興趣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于師生而言都是一種新的教學體驗。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情感等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高中體育的情感認可,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目的??偠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擯除老套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才能滿足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